第13章 出征
- 封神:北海大圣袁福通
- 仿生薯條
- 2130字
- 2024-11-25 19:01:21
紂王二年,正月初三。
午時,籠罩北海數月的厚重陰云徹底消失,艷陽高照,墨色重甲反射寒芒,城中央廣場之上,一千人的軍隊已經集結。
戰甲沉重,好在都是城內健壯子民,吃肉奶長大的,加上神魔世界凡人的身體素質,完全能夠撐得起他們穿戴上古甲胄廝殺。
袁福通騎馬于最前方審視麾下士卒。
即便只有一千人,但他還是盡量劃分出不同職能的兵種。
首先是兩百騎兵,各配兩匹戰馬,分在左右兩翼。
剩下八百,有三百弓兵五百步卒。
說是弓兵,其實大都是自制的投石器。
這對牧民來說是必備的,在野外放牧時看見不對勁的東西出現,先隔遠了砸幾下是常識。
步卒配的武器則更加參差不齊,基本是自備,鐵器少得可憐,不少人拿牦牛角綁成了長槍。
政務司把庫存武器全拿出來,也只堪堪配齊了騎兵。
沒辦法,太窮了,好鋼得用在刀刃上。
于是就出現了這一幅畫面:
一群穿著華麗戰甲的人,用的武器像原始人。
加上守備隊本就沒有職業軍人,所以軍威基本靠甲胄。脫下面甲,誰看著都像是要出去放羊。
之后便是糧草了,去石國等于串個門,算不得遠征,所以沒有征用民夫,步卒里有三分之二都是運糧的,為了省力甲胄也只穿了胸甲。
但袁福通并未氣餒,反而心底十分樂觀。
早晚會有人送的,或者說他能撿到。
廣場周圍,城內婦孺老人,以及未得出征資格的年輕人們,紛紛以艷羨的目光注視這支袁城有史以來,唯一一支全員具甲的軍隊。
“聽說他們能吃上南方糧食,管飽呢。”
“不止呢!我哥當上騎兵了,跟我說不止有南方糧食,還能喝上用靈果泡出的水!”
“啥叫靈果?”
“不知道,反正我哥說侯爺是這么叫的,還說喝一口比吃一大塊肥羊肉還舒坦。”
…
以袁福通的聽力,這些話即便再小聲也逃不過他的耳朵。
面甲下,他淡然一笑。
靈果自然是要帶給孫悟空的,托人辦事不送點禮怎么成,再小也是情意嘛。
只不過韓青帶了不少靈果,吃了都對人體有裨益,便挑出珍貴的送猴子,其余的想了個泡水的法子。
雖說士兵們吸收不了其中靈氣,但讓靈氣從體內過一遍,還是有些效用的。
他看著眾人,高聲道:
“諸位,今日,我們便要啟程石國,討伐邪魔外道!”
眾人一言不發,在原有的八百守備言傳身教下,新加入的兩百人總算不會交頭接耳了。
但所有人心底對“討伐國外方士”一事并沒有什么概念,一直以來都是與妖為敵,還是頭一次向方士進攻。
袁福通即便看不見他們的表情,也能猜到他們心底在想什么,于是繼續道:
“那妖道控制了石國侯,逼迫石國子民以性命為代價替他尋寶!要是有人違背他的意愿,就要殺了別人的親人!”
“本侯知道你們都不明白外國之事與我們有什么關系,現在就回答你們!”
“那方士控制了石國侯,難道不能控制我?殺死石國子民的親人,難道有朝一日不會殺死你們的親人?”
“我們都是北海人!同樣在寒風里放牧!同樣忍受妖魔侵害!沒有任何區別!是一家人!”
他手里握著馬鞭,指向加入騎兵隊伍的石海:
“這位,是石國世子,未來的石國侯,他的家園落入了邪道的魔爪,子民遭到慘無人道的奴役!”
石海硬著頭皮,根據商量好的話,挺直腰板大聲道:
“還請諸位袁國勇士助我奪回家園!”
北海百姓對國的概念都很模糊,但對家的概念無比清晰,正是家庭里每一個成員各司其職團結,才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生存。
袁福通抓住這一點,拔出腰間彎刀,大喝道:
“傷害了石國,便會傷害袁國!”
“不能讓那邪道繼續活著了,再這樣下去,他會殺死我們的家人,奪走我們的羊群,石頭也好木頭也罷,握緊你們的武器,隨本侯砍下他的頭顱!”
統領薛怯立刻拔刀:
“誓死追隨千歲!”
不敢想象家人死去畫面的士卒們紛紛高呼:
“誓死追隨千歲!”
袁福通彎刀朝前一揮,下令道:
“出征!”
軍令一下,千人隊伍朝著石國開拔而去。
偶爾,眾人能在城內看到翻新的泥土,上面種著一株蘊含點點白光的靈草,與成百上千株的雜草。
眾人已見怪不怪,政務司三日前便派人四處種植這種名為“靈草”之物,并嚴禁任何人破壞。
韓青回一趟方外拿回不少家產,此刻倒也不惜法力損耗,使了個隱身訣走在袁福通騎著的馬旁,語氣嚴肅傳音道:
“侯爺還是謹慎為上,我派去石國的紙人無一返回,唯一接近石國都城的紙人,剛潛入城池,便灰飛煙滅,那邪道恐怕有些手段。”
袁福通在隊伍末尾提了提韁繩放緩速度,說道:
“石國周圍的三國已經聯系了我們,約定好了時間地點合軍一處,這是多年來北海國家第一次合作抵抗外敵,意義不同,冒些風險也無妨。”
韓青聞言,沉默片刻,道:
“想不到韓某離開一趟,竟出了這么多事……”
兩人剛好抵達城門口,他看著城墻上被撕成兩截的蟲尸,沉聲道:
“我冥冥之中有感,北海恐有亂象欲生,就像剛回來時侯爺對我說的水空子,雖未聽過名號,想必也絕非等閑之輩。”
“這話說的,你當一直是你鎮著北海呢?”袁福通樂呵一笑,說道:“亂就亂吧,越亂越好,最好是天下大亂。”
韓青挑了挑眉,也不知袁福通心底哪里來的自信,肉身強大沒錯,可還得要過個兩三年才能完全成長。
他從來都是直來直往,聽到天下大亂四個字,脫口而出道:
“侯爺想造反?”
袁福通笑了幾聲沒有回應。
韓青連忙提醒道:
“可不能有反心,四月你便要去朝歌朝商,聞仲有一只后天神眼,能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一眼就能看出你想造反!”
袁福通的笑容戛然而止。
該死!最近太過順利!忘了這茬了!
原著是從紂王七年講起的,二年的朝覲自己是怎么渡過的?
難不成沒有覺醒前世記憶,“袁福通”一點反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