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編輯,公示作品選好了?”
連錦點點頭,長舒一口氣。
最近的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了。十萬份作文,雖然審核組人不少,可為了趕上截止日期,也是每天加班加點地評選。
好在總的來說,壞的文章一眼就能篩下去,而這占據了來稿中的絕大多數。
畢竟是中學生,稚氣十足,文字的運用都很生澀,有些人甚至連話都說不明白就來投稿,也是很沒有自知之明的表現。
初賽的審稿也都是交叉審核,避免有的編輯不喜歡就篩下去的情況出現。
決定好入圍作品以后,他們還要負責對這些作品進行匯總、檢字,然后合并到網頁端進行公示。以往的入圍作品,后期還會編輯成冊印刷販賣,畢竟這也是千里挑一的作品,讓更多人看見總是好的。
至于連錦,他還帶著自己的小組,給其中最優秀的幾份作品寫閱后意見,排版之后放在網頁置頂,以本屆初賽最優秀作品的名義宣傳出去。
即便這些人在之后的復賽中沒有獲獎,也對自己的名氣有很大的提升,更多的高校會關注到他們,給他們提供便利。
“連組長,我發現這兩個人是同一所學校的欸!”
一位編輯興致勃勃地拉著連錦,指給他看。
“白江高中,蘇晝,明令之……白江高中每年都有學生入圍,倒是老熟人了。”
“不愧是十強高中啊,學生素質就是不一樣,但也只有白江高中的學生每年都有入選的吧?”
連錦搖搖頭。
“校風不一樣,白江高中主打開明,文化氛圍濃郁,有些十強高中只是好成績生產機器罷了,跟他們是沒法比的。”
他鼠標一動,點開蘇晝的文章。
“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名字我有印象。”
他眼前一亮,這一次的比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這篇小說,不復雜的語言,卻極有深度,哪怕是正式投稿,他們萌發雜志社也一定是會過稿的。
他又看了看明令之的文章,《周日以后》,是一篇懸疑小說。
“這一屆也算是臥龍鳳雛齊出了,各個品類的文章都有,復賽也會很精彩吧。”
小編輯嘖嘖感嘆了一句。
連錦休息過后,最后審閱了一遍網頁端,將公示名單發了出去。
——
“……本屆入圍名單里最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當屬來自白江高中的蘇晝所創作的這篇《賣火柴的小女孩》,作者用淡淡溫馨的筆調書寫了一出人性悲劇,細致描繪了一個可憐少女死前的美好幻想,最終又將幻想撕毀給人看,殘酷與童話般的溫暖交織,不同于傳統的童話故事,它……”
“……明亮與黑暗的對比,溫暖與殘酷的反差,這位高中生看見的世界竟是如此,這不禁引人深思……”
……
隨著名單公示,以及萌發雜志社的宣傳,蘇晝的名字也出現在了各類新聞媒體的稿件上。
新理念作文大賽參賽人員一年比一年多,社會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僅從加分和特招的角度考慮,這一批學生幾乎已經被各大名校預錄取,在學歷至上的東國不可謂不重要。相應的,社會對他們的關注也不全是鼓勵,更多的媒體其實想要找出大賽幕后的黑幕,只要學生作品不足以承受批評,他們就會蜂擁而上。
就算是蘇晝這樣一邊倒的獲得好評,也不乏有質疑的聲音出現,諸如用詞太簡陋,童話故事是否符合參賽要求這樣的報道并不鮮見,不過目前還沒關注到家庭背景這一層陰謀論。
對于許多人來講,童話故事本身意味著給小孩子看,都是沒有水平的作品,他們的質疑也就理直氣壯了。
“值得注意的是,本部記者查詢到,《賣火柴的小女孩》作者同時還是近日在網上引起熱議的樂隊開始樂隊的成員,擔任作詞作曲的職責,他的作品《倔強》還沒正式上線,但僅從我們可以欣賞到的片段來講也無疑是一首優秀的歌曲,可見,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才不止局限于一個領域……”
祁祈將手機擺在蘇晝面前,給他看自己翻到的新聞。
“連這也能查到?”
蘇晝有點意外,他甚至還沒有接受過記者采訪,盡管他肯定是會借此機會給開始樂隊做一些宣傳的,有流量不用就是傻子了。
現在有人提前做出報道,倒是比他自己在采訪前親口說來得好些,至少在公眾眼中更加合理。
蘇晝本人是完全不懼任何形式的采訪的。不如說,他希望記者挖掘他的信息能慢一點,他在學校的成績,他的身世,都很有利用價值,且幾乎沒有任何負面影響。
一次性被爆出來,就太可惜了,循序漸進才是王道。
“恭,恭喜你!”
祁祈揮了揮自己的小拳頭,表現得比蘇晝本人還要開心。
“你還是好好練琴吧,現在我們倆的工作都才走上正軌,還不是懈怠的時候。”
蘇晝沒有任何自滿的心情,他知道入圍初賽的熱度只是一時的,要是他復賽沒拿到名次,媒體的嘴是不會饒人的。
不過,蘇晝還是決定點一個披薩來獎勵自己。
他打開噼哩噼哩,看見上一個視頻的熱度又有所上升,這是他的熱度帶來的余溫,一些粉絲也在下邊問蘇晝的情況。
他將新的視頻剪好,發了出去。
這期視頻他除了拍攝樂隊花絮,還加上了下周開始樂隊將要在繁星展演廳表演的預告,當然,面試那天的情況他也有簡單地提及,將背景故事寫得更豐富些。
之后,他又打開自己新世紀異聞這個賬號。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酵,他第一個視頻慢慢也積累了幾千的播放,粉絲量增長了好幾百。他估摸著這是自來水的功勞,畢竟視頻網站覺得你沒有潛力,根本不會進行后續推流。
只有可能是有的觀眾覺得不錯,分享給了其他人。
蘇晝趁熱打鐵,之前已經發了第二則短篇故事,《陶像中的恐怖》。
也許是名字更加吸引人,再加上他的制作技術更加成熟,這則視頻有三萬播放,已經能夠給他帶來一筆收益。
“那么,第一個長篇故事,也可以發表了。”
蘇晝看了一眼新作品的名字,《瘋狂山脈》,點擊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