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公式之美
  • 量子學派
  • 1335字
  • 2024-10-28 11:26:43

前言 人類的墓志銘

萬物速朽,唯有公式永恒;

人間虛妄,數學是唯一真理;

存在即數,0和1統治一切;

大道至簡,數是最美的語言……

哥廷根是德國薩克森州的一座小城。它占地120平方千米,有13萬居民。這座小有名氣的“花都”,曾經是數學世界的“麥加”。

哥廷根小城有一個墓園,是科學愛好者眼中的“圣地”。在這小小的墓園里,長眠著數位優秀科學家。走近這個小世界,人能一瞬間變得安詳、靜穆,不再有任何雜念。

第一次來到哥廷根,穿越萊納河,拜訪雅可比教堂,瞻仰高斯雕塑,本以為已經走進了這座城市的歷史深處,了解了它的內心世界——它的沉默和嚴謹讓它站在了19世紀的學術巔峰,它的深刻和純粹使它成為20世紀的數學莊園。

然而,只有走近這片回蕩著數學余韻的墓地,看到這些刻著符號的墓碑,讀懂上面的銘文后才明白,為什么這座面積不足中國香港1/9的小城會在科學史上留名,會吸引足足4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此學習、研究、思考……最后長眠于此。

相比帝王陵寢,這里的墓碑并不恢宏。然而,只要你認真觀察,你會被一塊塊墓碑上的墓志銘所震撼。奧托?哈恩墓碑上的核反應公式,玻恩墓碑上的波函數概率分析,普朗克墓碑上的量子力學常數值……每一道墓志銘背后,隱藏的都是一段輝煌人生。

這些靈魂的偉大難以用文字來描述,每段人生都仰之彌高。唯有由數字、字母組成的極簡符號,即天書一般的公式,才能匹配他們的不朽。

可能有人會質疑,這些數字符號既不能果腹,也不能消遣,還有一些公式至今毫無用處,何以經得起如此之高的贊譽?是的,歐拉公式看似完美,實用性卻不強;三體問題爭論百年,至今懸而未決;還有更多公式始終讓人不明所以……但這些貌似“無用”的公式才是人類至寶。

古希臘幾何學家阿波洛尼烏斯總結了圓錐曲線理論,一千多年后,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才將其應用于行星軌道;高斯被認為最早發現非歐幾何,半個世紀后,由他弟子創立的黎曼幾何成為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基礎。伴隨著杠桿原理、牛頓三大定律、麥克斯韋方程、香農公式、貝葉斯定理等,人類向蒸汽時代、電力時代、信息時代乃至人工智能時代徐徐邁進。

此時,雨還在下,墓園十分幽靜,僅有的一座禮堂也被綠蔭遮蔽。沿著綠蔭大道,走到藤蔓茂盛的蓮花池邊,諾貝爾獎得主普朗克、哈恩、海森堡、勞厄和溫道斯的墓碑一字排開,而極具爭議的科學家海森堡只有一塊紀念碑,他曾經的老師玻恩則靠近墓園東南角,似乎不太愿意與這位弟子待在一起。此地還有無數先賢和隨行的癡者,同伴試圖找到狄利克雷、克萊因、希爾伯特、外爾和閔可夫斯基的墓碑,但墓碑在林間散落,難以一一辨別。

直面每一座墓碑上的公式,聆聽到的都是高維的回聲。雖有綠蔭掩映、雜草共生,但沒有什么能遮蓋這無與倫比的光芒。

回首人類文明,人類如果在熱寂的宿命里要給自己建立一座墓碑的話,那墓碑上應該鐫刻些什么呢?毫無疑問,一定是某個公式。

至于到底是選擇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公式,還是量子世界的薛定諤方程;是開創電磁時代的麥克斯韋方程組,還是洞察宇宙的愛因斯坦質能方程;是接近大統一理論的楊?米爾斯方程,還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熵增定律公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無論是以上哪個公式,它們都會向整個宇宙訴說:在廣袤的宇宙中,有一個位于銀河系邊緣第三旋臂——獵戶臂上的藍色星球,這顆星球上存在的智慧種族,發現了宇宙的規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姚安县| 延寿县| 西丰县| 贵州省| 瓮安县| 运城市| 博乐市| 林芝县| 富川| 香港 | 莱阳市| 涡阳县| 婺源县| 仙游县| 寿阳县| 印江| 延长县| 监利县| 兴化市| 玉树县| 河北省| 汝南县| 库伦旗| 康乐县| 明星| 仁化县| 体育| 汝州市| 桐乡市| 龙州县| 乌拉特前旗| 丹巴县| 万源市| 镇安县| 建平县| 瓦房店市| 磐石市| 明水县| 漯河市| 金平|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