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善用智慧和膽識:邁開事業(yè)的第一步(5)

在微軟內部,視窗對顯示管理之戰(zhàn),已經使公司分裂。接著,新聞報道說微軟要拆細股份。這時,有人問比爾·蓋茨。比爾·蓋茨稍一思索,讓她拿一支鉛筆來。他把鉛筆斷成兩節(jié)又遞給她說:“看,這就是拆細股份。”

這是典型的比爾·蓋茨的奚落行為。它的意思是:你從中學東西吧,你是個無言可說的愚蠢人。

股份拆細于8月1日公布。8月16日,比爾·蓋茨在備忘錄里贊揚了這件事。

比爾·蓋茨指出:“我們謹慎地沾沾自喜,并慶祝我們的成績。我們從戰(zhàn)斗中得到了極大的樂趣。”

董事長比爾·蓋茨在寫下這個備忘錄后,合上筆記本。他的臉上又露出了嚴肅的神色。他開始想新的問題:微軟可能會再滑到第二位,該回到工作中去了。

這是微軟的一個原則。比爾·蓋茨認為吃老本是最可怕的事。

1987年后,微軟公司的壟斷越來越被人們看清楚,反壟斷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還有人說比爾·蓋茨是軟件界的希特勒。有一家公司公開說,微軟是把你帶過河然后吃掉你的狐貍。

軟件界開始打擊比爾·蓋茨。

打擊蓋茨的運動已從庫伯蒂諾傳到整個計算機行業(yè)。在一夜之間,這個帶著大眼鏡的瘦瘦的天真年輕人,已經成為相當于叼著雪茄煙的鐵路大王或石油大王,只不過他是一個軟件大王。

做交易,搞聯(lián)盟,操縱市場,比爾·蓋茨正在用他特有的方法,成為微型計算機工業(yè)的第一個億萬富翁。

他只管游戲、不管規(guī)則的做法,引起了計算機界的反感。越來越多的人對微軟公司提出批評,指責微軟公司正在從事托拉斯式的活動,其行為已經超出合法性。

打擊比爾·蓋茨運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此后《花花公子》雜志取消了一篇對比爾的特寫。作為一個“前”億萬富翁,他不能夠引起人們足夠的興趣。

波爾蘭公司的“語言”戰(zhàn)略,給了微軟不少吃驚。它準備發(fā)行的電子表格,是與“Lotusl-2-3”相競爭的產品。波爾蘭的卡恩,準備把“語言”銷售給羅布·迪克森來做,也就是把他從微軟公司挖走。一個挺好的生意,正在比爾·蓋茨的鼻子底下進行著。這個交易是在1987年11月第一周的秋季激光大會上發(fā)生的。迪克森一直是微軟反對波爾蘭公司的先鋒。微軟或迪克森的手段,始終是進攻性的。

后來迪克森與比爾·蓋茨進行了交談。蓋茨告訴他,微軟有領先的技術優(yōu)勢,微軟公司將率先進入市場,波爾蘭遲早會失敗。接著,比爾·蓋茨說迪克森這樣做,在實質上是出賣微軟的利益,他還詢問波爾蘭公司到底出了多少錢。

比爾·蓋茨后來說:“迪克森是個好青年。波爾蘭提供那么多錢,他不可能不去。”

12.確定自己理想的行業(yè)

對于比爾·蓋茨這個名字,可能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不陌生,人們都把他當成20世紀末的創(chuàng)業(yè)英雄來看待,人們都說他是一位技術天才,更是一位創(chuàng)業(yè)天才。比爾·蓋茨之所以能在創(chuàng)業(yè)方面能得到全世界的普遍贊譽,是因為他的全部財富幾乎都是他憑個人的努力而創(chuàng)造的。他從不到20歲時就開始創(chuàng)辦企業(yè),到1992年成為世界首富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在他短短的10多年的創(chuàng)業(yè)生涯中,他幾乎每天平均創(chuàng)造近千萬美元的財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另人震驚的奇跡。

比爾·蓋茨的創(chuàng)業(yè)成功是多方面的因素取得的成果。但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比爾·蓋茨從一開始就選準了創(chuàng)業(yè)路徑,選擇了他最熟悉,也最能發(fā)揮他個人特長,他最感興趣的行業(yè)。

對于比爾·蓋茨來說,他從小就很幸運。1967年,他的父母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即送他到著名的私立中學湖濱中學去讀書,這所學校是西雅圖最著名的中學之一,這所中學在60年代就購置了一臺計算機,而且在1968年學校作出了一個對比爾·蓋茨一生有著決定性意義的重大決定,即在學校里開設計算機課程。從一開始接觸計算機,蓋茨就迷上了這個神秘的玩意兒,而且由于共同的愛好,他還和高年級一個叫艾倫的學生成了好朋友。1971年,湖濱中學計算機程序編寫小組接到了一項業(yè)務,為波特蘭市的信息科學公司編寫工資表程序。這是蓋茨第一次將計算機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并且還賺了一些錢。1971年,蓋茨和艾倫買了一臺英特爾8008微處理器,并創(chuàng)辦了他們的第一個公司——交通數(shù)據(jù)公司。

后來,蓋茨上了哈佛大學,艾倫和蓋茨決定用剛上市的“奧泰”電腦來開發(fā)BASIC語言程序,1975年2月,他們終于完成了第一套微電腦程序的開發(fā),并且這套程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居于市場領先地位。蓋茨后來說:這是我人生最關鍵的時刻,我已確定了今后發(fā)展的方向!也正因為蓋茨和艾倫的努力,微電腦從此開始邁向很多領域,電腦科技的市場急劇擴張。

巨大的創(chuàng)業(yè)機會悄然而至,當絕大多數(shù)人認為微電腦充其量只能是一種高級玩具的時候,蓋茨和艾倫則透過這種“玩具”看到了巨大的商業(yè)機會,這種看法在70年代是絕對超前的意識,在那時全世界能預測到微電腦會進入尋常百姓人家的人也寥寥無幾。但兩個年輕人憑著這種超越時代的意識觀念邁出了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步。1975年7月,他們作出了對世界電腦業(yè)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的決定,創(chuàng)立了微軟公司。在作出這個決定之后,蓋茨又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從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學退學。

當蓋茨和艾倫的公司創(chuàng)立后,美國開始刮起一股普及微電腦的旋風,真是天賜良機。由于他們選擇的這個行業(yè)是一個很少有人涉足的行業(yè),再加上他們兩人在微電腦業(yè)方面出色的技術天賦,他們很快就與蘋果公司簽約,使蘋果公司成了微軟剛開始時的最大的客戶,創(chuàng)業(yè)當年,微軟公司的營業(yè)額就達到了50萬美元。到1978年,微軟公司僅有13名員工,但就是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它的營業(yè)額卻突破了100萬美元,比1977年整整翻了一翻,微軟公司逐漸步入了一個飛速發(fā)展期。

一些人在研究了比爾·蓋茨及他的微軟王國的經驗后認為:如果從創(chuàng)業(yè)的角度來看,蓋茨并不能算典型的創(chuàng)業(yè)者,因為他在創(chuàng)業(yè)時既沒有切實可行的創(chuàng)業(yè)計劃,也沒有創(chuàng)業(yè)資金,社會交際能力一開始也并不出眾,與銀行之間也沒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甚至管理、營銷等等都是邊做邊學的。的確如此,如果從創(chuàng)業(yè)理論來衡量的話,他們在要什么沒什么的情況下能夠成功創(chuàng)業(yè),這確實是一個奇跡,確實不能算一個典型的創(chuàng)業(yè)者。

然而,事實勝于雄辯,他們創(chuàng)業(yè)成功了,他們創(chuàng)造了世間奇跡,他們用他們的行動本身為這世界又增添了一個千古流傳的神話。那么,究竟是什么東西讓他們創(chuàng)造了世間奇跡呢?可以肯定地說,是蓋茨選擇了他最熟悉、最熱衷、最能發(fā)揮他才能的微電腦行業(yè)。他從創(chuàng)業(yè)開始時就入對了行,因而他才能在創(chuàng)業(yè)道路上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世間的奇跡。

13.幫人和利己雙贏

在市場激烈競爭中,誰都會遇到強大的對手,但對手不是敵手,當對手落難時,能夠伸出一支援助之手,對自己也是大有益處的。

近些年來,微軟和蘋果一直是計算機市場上的“重量級拳王”,互為對手,在市場競爭中斗智斗勇,各逞風流。

1997年8月6日,計算機界傳出了一項令人驚奇的消息,微軟公司的總裁比爾.蓋茨宣布,他要向陷入危機中的蘋果電腦公司注入資金1.5億美元。消息一傳出,電腦界無不為之愕然,世界人士一片嘩然。

蘋果公司虎落平陽、龍臥淺灘,昔日的王者風范已經逐步消退,差一步就要被淘汰出局,若微軟再出重拳,肯定會將蘋果逼到絕路,微軟非但沒有這樣做,而且還解囊拉蘋果一把,著實令世人為之大吃一驚。微軟的此番行動意寓何為呢?

蘋果電腦公司是一家大名鼎鼎的高科技企業(yè),20年前,喬布斯與伙伴烏茲尼克在美國硅谷的一個破舊車庫里創(chuàng)立了引起電腦產業(yè)革命的蘋果電腦公司。

喬布斯第一個將電腦定位為個人可以擁有的工具,就像汽車一樣,可供每個人使用,這在那時可是破天荒的觀念。對一般人而言,過去的大型電腦簡直是一頭巨型怪物,被供奉在電腦中心的冷氣房中,精心保護著,只有少數(shù)受過專業(yè)訓練的人,才可以接近并利用它來做點事。

喬布斯基于自己的想法,推出供個人使用的蘋果電腦,從而引起了電腦迷們的重視。尤其是蘋果所開發(fā)的麥金托什軟件,是一件異想天開的劃時代之作,開創(chuàng)了在屏幕上以圖案與符號呈現(xiàn)操作系統(tǒng)的先河,大大方便了使用,是軟件業(yè)的革命性突破。

靠著這些制勝法寶,蘋果公司剛剛誕生便一鳴驚人,它的銷售業(yè)績連年遞增,經營規(guī)模不斷擴大,企業(yè)實力迅速增加,它在個人電腦市場的占有率曾經一度超越老牌巨人IBM公司。蘋果公司志得意滿、威風八面,大有傲視群雄的派頭。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電腦的網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全球互聯(lián)網絡成了人們的熱門話題,許多電腦公司都意識到,要抓住90年代的價值增長機會,需要抓住時機及時搭上互聯(lián)網這趟快車。

實際上,這次機遇確實也造就了一大批電腦業(yè)的后起之秀,如微軟公司、大陽微及網景公司等等。這些電腦業(yè)的新秀充分利用網絡化這一趨勢,著重確立自身在某一方面的優(yōu)勢,從而站穩(wěn)了腳跟并獲得了迅速發(fā)展。蘋果公司在這一大潮中卻反應遲緩,行動滯后,它的優(yōu)勢逐漸喪失,市場占有率急劇萎縮,財務收支狀況連年惡化,1995、1996年都連續(xù)處于虧損狀態(tài),虧損數(shù)額竟高達數(shù)億美元。

為了挽回昔日聲譽,重現(xiàn)蘋果雄風,蘋果公司也做了諸多努力:

1996年蘋果公司曾宣布裁員計劃,試圖靠降低人員開支來降低成本,達到阻止經營惡化的目的。

近幾年,蘋果公司又頻繁地更換公司領導人,甚至又請出了蘋果公司的創(chuàng)業(yè)元勛喬布斯出任總裁,希望藉此恢復蘋果元氣。

盡管如此,蘋果的經營業(yè)績仍然不盡人意,昔日的王者之氣已消失殆盡,蘋果帝國已處于風雨飄搖之中。

在蘋果公司焦頭爛額、度日如年之際,昔日的對手微軟公司突然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僅讓蘋果深感意外,也讓所有的電腦界人士迷惑不解。

真的有雪中送炭的救世主嗎?

毫無疑問,在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資本主義市場競爭當中,是不可能出現(xiàn)這種奇跡的。盡管比爾·蓋茨曾是蘋果公司中的一員,曾參與過風靡一時的麥金托什的研制開發(fā),但和自身的經濟利益比較起來,這一份對蘋果電腦的舊情無疑就顯得分量太輕了。

蓋茨不是什么普渡眾生的“救世主”,他向蘋果公司注資1.5億美元以幫助蘋果渡過難關,是有他自己的打算的。

蓋茨深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蘋果作為一家輝煌一時的電腦霸主,盡管其目前元氣大傷,窘境連連,可是它潛在的實力卻不可低估,連賴以異軍突起的制勝法寶“視窗”操作系統(tǒng)軟件,也有蘋果的麥金托什軟件的影子在里面。

許多電腦公司也都抓住蘋果乏力的機會,紛紛提出與他合作的建議,如1996年蘋果就與康柏、迪吉多等公司結成了聯(lián)盟。微軟公司的一些主要競爭對手如國際商用機器公司(1BM)、大智公司、太陽微系統(tǒng)公司,特別是網景公司都在借助與蘋果的合作來和微軟明爭暗斗。

目前世界上使用“視窗”軟件的個人電腦已經達到85%,但微軟公司仍不敢無視蘋果與其他大軟件公司的合作,它們一旦取得某種突破,則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市場沖擊,影響到微軟公司的經營業(yè)績。

若及早將蘋果拉到微軟這一邊就可以減小對微軟的不利影響,提高微軟公司的經營安全度。

蓋茨還考慮到了法律方面的狀況。美國《反壟斷法》規(guī)定,如果某個企業(yè)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一定標準,市場中又無對應的制衡產品,那它就要面臨壟斷方面的調查。

若蘋果公司徹底垮了,那么以微軟公司操作系統(tǒng)軟件的市場占有率(約92%)就要受到美國司法部門和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按反壟斷法進行質疑,若真那樣,微軟公司為這場訴訟付出的費用將大大超過它從蘋果讓出的市場份額中賺取的利潤。屆時大批的麥金托什愛好者們也將紛紛投入到微軟的競爭對手的陣營里。而若是把蘋果拉過來,兩者操作系統(tǒng)軟件相加就差不多占領了全部個人計算機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微軟與蘋果的軟標準實際上成了整個行業(yè)的標準,別人只有跟著走的份兒了。

在此時,由于微軟實力大大超過蘋果,因此它也可以左右局勢,不必擔心受到蘋果的牽制。保留蘋果公司顯然是對微軟有利的。

此外,在網上瀏覽器方面,微軟一直心存不平。當初,判斷稍慢,讓網景公司捷足先登,占領了大部分市場,微軟一直在暗中尋找機會,企圖奪回自己在網絡方面的優(yōu)勢。

通過與蘋果聯(lián)手,微軟公司可以將自己生產的因特網瀏覽器附裝在每一臺蘋果電腦的包裝盒里,用戶如欲用網景瀏覽器,就得自己去買軟件,自己安裝,極不方便,這就為微軟的因特網瀏覽器增加了競爭獲勝的籌碼。

由于目前太陽微系統(tǒng)、大智與IBM等公司在聯(lián)手開發(fā)功能強大的開放性LINUX程序語言,有意把它開發(fā)成繼“視窗”之后未來的網絡標準操作軟件。那將嚴重威脅到微軟的“視窗”軟件,是微軟最不愿意面對的前景。

微軟對蘋果憐香惜玉,計劃讓其他軟件公司應付“爪哇”構成的挑戰(zhàn),可謂用心良苦。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右旗| 西乌| 淮阳县| 慈利县| 资溪县| 海原县| 天峻县| 贵定县| 青州市| 华宁县| 罗田县| 阳谷县| 富宁县| 福泉市| 张家界市| 广东省| 临湘市| 莱阳市| 长寿区| 额济纳旗| 玉山县| 江永县| 泰安市| 连州市| 横山县| 揭东县| 灌南县| 新和县| 宜君县| 宜昌市| 和顺县| 招远市| 沙湾县| 嘉荫县| 扎兰屯市| 新巴尔虎右旗| 金坛市| 河池市| 富蕴县| 青龙| 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