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調與文明:維多利亞時代極情盡致的浮世生活
- (英)露絲·古德曼
- 1844字
- 2024-11-06 10:30:32
權威推薦
《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
露絲·古德曼為寫作《格調與文明》,整整一年像19世紀的先輩一樣勞作、打扮、飲食和沐浴。如果你想知道他們的外表、音容笑貌、想法和體味,那么再也沒有比這本書更好的指南了。
《科克斯書評》
(Kirkus Reviews)
緊身胸衣、童工以及性道德恐懼,這本書通過描寫維多利亞時代男女的“日常生活”,展現了一幅幅真實的歷史圖景。英國社會歷史學家古德曼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農場待了一年,寫成了本書。她像個親切的朋友,與我們分享了維多利亞時代各個階層的生活,時間跨度長達60年。
《華爾街日報》
(Wall Street Journal)
如果將與現在截然不同的過去看作一個陌生的國度,我們能有博學的古德曼做向導是多么幸運……雖然古德曼著迷于過去的事物,但她并不盲目崇拜它們,或者將它們浪漫化。她是一位令人欽佩的實事求是者……這本書對我們有巨大的啟示。
《紐約客》
(The New Yorker)
這本書非常有趣……古德曼將專業知識與歷史情境結合起來,為了解釋女性為什么穿緊身胸衣,她甚至自己動手做了一件來穿……這本書巨細無遺地描寫了諸多細節,比如購買一張新的地鐵票,用有麻醉作用的奎寧水為嬰兒治病,追蹤同性戀,等等,不得不說它使人如臨其境。
《明尼阿波利斯星壇報》
(Minneapolis Star Tribune)
古德曼的研究無可挑剔,她滿腔熱情地引領著讀者穿越到普通的一天中,深入淺出地向我們揭示了生活的種種怪誕……這本書分了很多章節,但我是像讀小說一樣一口氣將它讀完的,我實在很想知道這本書接下來會說些什么。
《波士頓環球報》
(Boston Globe)
本書用詼諧的筆法對英國君主統治時期人們的生活進行了描摹……古德曼對史實力求精準,為此她甚至對婦女胸衣和家庭治療方法做了親身試驗。為了寫就此書,她“深入調查了饑餓、疾病、超負荷工作和虐待”等沉重話題。其中最讓人痛心的是,維多利亞時期小孩的工作負荷比現在的成年人還大,他們常常餓著肚子工作,有時甚至需要在危險和可怕的環境中作業。本書意義極大,描述了那些受難的孩子和他們的家庭。
《出版商周刊》
(Publishers Weekly)
在這本無可挑剔的研究報告中,古德曼自身的冒險“生活史”肯定會讓讀者驚奇萬分……(她)妙趣橫生地為我們描述了面臨著時代巨變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成功向我們展示了一段“更加私密、個人化和客觀的歷史”。
馮瑋瑜
BBC紀錄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第三季)主角之一廣州市當代藝術研究院理事長、《時間的玫瑰》作者
《格調與文明》以獨特的文筆風格,講述了維多利亞時代的種種故事和傳奇。它以作者親身體驗的方式記錄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以及藝術與文化的繁榮。一個鮮活的大英帝國黃金時代躍然紙上,時尚、文化領域對這個時代抽象的追求在翻開這本書的一刻變得具象生動。一個時代的格調與精神能經久不衰,說明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我們追求的維多利亞式,不僅是一種裝束,更是一種態度。這本書,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廖 杰
江西廣播電視臺《讀書廖理》主持人
《格調與文明》的作者古德曼,既是歷史學家、暢銷書作家,又是紀錄片主持人,這本書就像是無數個攝影機位,全天候全覆蓋無限細致地記錄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通過主觀鏡頭,由古德曼帶著你進入那時的真實生活場景。這是一部“舌尖上的維多利亞,也是裙擺上的、禮帽上的、馬桶上的……維多利亞”。無法想象,那時候的人居然可以不脫光衣服,體面地完成洗澡;無法想象,那時候人們骨子里的優雅,偏執到何等程度。這本書告訴你,拮據也可以保持格調,平民也可以構筑歷史。忘記那個風靡幾十年的“維密”吧,眼前這本《格調與文明》,才真正精彩解讀了維多利亞的秘密。
費萼麗
鳳凰衛視原資深記者和編導、《女性的力量》作者
對人類文明極佳的繼承方式之一,是回溯歷史過往并從中吸取華美的精粹。作為曾經日不落帝國的鼎盛時期,維多利亞時代成為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精致生活理念的部分源起。作者露絲·古德曼充分發揮自身體驗式歷史學家的風范,以歷史考證和個人實踐的完美結合,以微觀自我的細致體驗穿越近兩百年時光,完美呈現了宏觀社會中的迷人細節,更成為當代時髦人士探索品位且雅致生活格調的靈感繆斯。
盧克文
知名時政自媒體人
英國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圖》,充滿了生活的細節。像是一部記錄維多利亞時代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紀錄片。讀歷史書可以多讀細節豐富的作品,過于宏觀的作品很難做到邏輯自洽,也容易不接地氣。這本書文字十分樸實,并不涉及理解不了的艱深思想,而是事無巨細地交待了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一個普通人的洗漱、服裝、如廁、妝容、食物、教育、性愛,滿足了讀者對維多利亞時代的好奇心,可以作為一本有一定趣味性的參考書籍來讀,很是開闊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