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 1418年的春天
- 讓東羅馬再次偉大,1416
- 逍遙宇內
- 4276字
- 2024-11-15 18:15:00
“她和五月一樣新鮮。”
“還有什么比智慧更好呢?女人。還有什么比一個好女人更好呢?什么都沒有。”
————杰弗里·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約1380年
-----------------
1417年的圣誕節和隨后1418年的新年,君士坦丁堡的新年慶祝活動幾乎沒有減弱,這座城市的街道上仍然回蕩著市民的歡樂笑聲和喋喋不休。
在莊嚴而宏偉的圣索菲亞大教堂內,1417年的圣誕節慶典場面蔚為壯觀,充滿了濃厚的宗教氛圍與節日的喜悅。
隨著夜幕的降臨,教堂內外被璀璨的燈火裝點得如夢似幻,君士坦丁堡內的貴族們身穿最華麗的盛裝禮服,手持蠟燭,絡繹不絕地涌入教堂,他們將在皇帝陛下和普世牧首的引領下,在耶穌基督的圣像的注視下行圣誕的禱告禮。
圣索菲亞大教堂的穹頂下,懸掛著五彩斑斕的圣誕燈飾,與年代悠久、甚至傳自近千年前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的馬賽克壁畫交相輝映。
祭壇前,新任普世牧首約瑟夫二世身著華麗的祭服,手持圣經,引領著信徒們進行莊嚴的祈禱儀式。
隨著普世牧首低沉而有力的誦經聲,整個教堂沉浸在一片肅穆之中,眾多正教信徒們低頭默禱,期望著帝國的復興、昌盛,家庭的美滿、身體的健康等美好愿景。
禱告結束后,眾人在教士們的引領下前去分享葡萄酒和面包,互相表達著對彼此的祝福與關愛。
與往年的圣誕節不同,隨著這幾年帝國局面的改善、亞該亞行省的收復、與威尼斯人的和平協議,讓君士坦丁堡的勛貴們對帝國的未來增添了不少信心。
話語中,對未來的憧憬和祝福首次壓倒了擔憂,人們在不知不知覺中已用更積極的心態去看待帝國的未來。
而教堂內的曼努埃爾二世陛下和共治皇帝約翰陛下,更是頻頻與大家互動對話,鼓舞著眾人的士氣,并當場公布了一個重要的好消息,引得貴族們歡聲連連。
而這個好消息,很快便傳遍了君士坦丁堡的大街小巷,使市民們也能在節日里分享喜悅。
一位新任教皇馬丁五世的特使于圣誕節前夕從意大利來到了君士坦丁堡,帶來了一個值得慶祝活動的消息。
在東羅馬外交使團的努力交涉下,為了展示基督教的團結和表示友好的誠意,馬丁五世教皇提出了由三位天主教意大利貴族婦女與羅馬王子安德羅尼卡、西奧多西和約翰之間的婚姻聯盟的提議。
如果君士坦丁堡決定接受,新娘的人選和婚禮的時間將在稍后階段確定。
這個提議被曼努埃爾皇帝在圣索菲亞大教堂圣誕夜正式公布接受了。
很快,與意大利建立新婚姻聯盟的消息在君士坦丁堡市民之間像野火般蔓延開來,引發了一陣興奮和流言蜚語。
新娘的身份、外貌、服裝和嫁妝成為了城里最熱門的話題,空氣中彌漫著猜測和好奇。然而,對于帝國中有影響力的人來說,這場偉大的婚姻聯盟代表了西方對帝國的希望和支持。
各種傳言開始在帝國的社會上層流傳,竊竊私語著天主教世界即將由新任教皇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聯合發起一次新的十字軍東征,旨在將奧斯曼國的威脅趕出帝國的邊界。
如果不是因為過于自信的法國騎士的愚蠢沖鋒,上一次尼科波利斯十字軍東征幾乎摧毀了奧斯曼國,幸好上帝保佑雷霆蘇丹·巴耶濟德隨后被帖木兒擊敗,挽救了帝國。
而這一次,奧斯曼國比以往虛弱很多,它仍在恢復實力的過程中。如果再次發起一場十字軍東征,將肯定會完成這項未竟的事業。
當君士坦丁堡沉浸在慶祝活動中時,結婚的消息也傳到了已經回到了塞薩洛尼基的安德羅尼卡。
與他熱切的下屬不同,安德羅尼卡以一種內斂的態度接受了這一消息。一方面是他對政治聯姻毫無興趣,雖然這可能給他帶來豐厚的政治及經濟收益。另一方面,是他的心思已然都在索菲亞的身上了。
為了妥善處理這件事情,他特地向君士坦丁堡的父親曼努埃爾寫信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他可以與意大利的貴族女性聯姻,但是新娘必須由他來挑選,他不能接受未經自己同意的婚姻。
而另一方面,他也給遠在曼托瓦的索菲亞寄出了第三十封信。
信中他介紹了政治聯姻提案的情況,但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自己不會將命運交由他人擺布。
回到塞薩洛尼基后,他便一直堅關注著西方的十字軍東征的準備跡象,一封從康斯坦茨寄來的機密信件告訴了他最關切的信息。
信件的撰寫者,尼古拉斯·尤代蒙尼奧安內斯向安德羅尼卡詳細匯報了十字軍東征準備工作的最新進展,以及近期拉丁世界發生的其他情報。
尼古拉斯在信中以令人遺憾的語氣向安德羅尼卡描述了康斯坦茨會議的后果。
新教皇馬丁五世當選后,由于拉丁教會幾十年來一直處于分裂狀態,教會之間的重新統一和整合的工作非常艱難,各派系的主教和紅衣主教們不得不就教會內的權力劃分、人事和財務再的重新分配等核心問題進行艱苦的談判,用利益的均衡尋求各派妥協。
同時,因為多年的內戰,如今的羅馬城早已破敗不堪,市民們對康斯坦茨會議懷有敵意,而周遭的治安環境也極為惡劣、羅馬城內綁架勒索謀殺盛行,并不適合作為新統一的教皇的常住地。
在馬丁五世遷入羅馬之前,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維護治安和安全,而到目前這支軍隊尚沒有影子。
因此,尼古拉推測,教會內部的混亂至少將再持續一個冬天,在此之前,他們什么也做不了。
天主教會的注意力不僅完全轉移到了內政上,反奧斯曼十字軍東征的另一個主要支持者神圣羅馬皇帝西吉斯蒙德也因波希米亞日益加劇的胡斯派異端騷亂而受到關注。
在康斯坦茨議會被處決的異端傳教士揚·胡斯的數千名追隨者提出了不可接受的宗教寬容要求,西吉斯孟德沒有心情接受無禮的要求。
由于天主教會和西吉斯蒙德皇帝的注意力都因各種不可抗的因素而有所偏移,十字軍東征的時間表并未能像之前所設想的那樣,在康斯坦茨會議之后就能進入倒計時。
面對天主教世界所傳來的不甚理想的消息,讓安德羅尼卡明白此前的政治聯姻,或許只是馬丁五世暫時安撫羅馬人的一種手段。
然而西方的漫不經心的態度,很難讓真正理解局勢的羅馬人感到安心。
東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國之間巨大的實力差距可以讓任何具備理智的人絕望。
無論是軍力、人力、財力、物力、國土的遼闊,奧斯曼國都至少十倍甚至二十倍于帝國!
安德羅尼卡雖然樂得看見十字軍的召集,但是他明白僅僅依靠十字軍盟友的支持是不明智的。
如果羅馬人要想擊敗奧斯曼人,他們九必須做好充分的長期防守戰的準備,必須能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孤獨的抵御如史前怪獸般兇猛的奧斯曼軍的進攻。
但是,當前羅馬帝國分散的領土,和尚且弱小的軍隊,給防御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羅馬人根據加利波利條約所恢復的領土主要是沿海地區的城鎮,整個國家的領土嚴重缺乏戰略縱深。
而盡管羅馬軍隊這次在亞該亞戰役的勝利中顯示出了潛力,但它的規模仍然太小,無法和具備壓倒性人數優勢的奧斯曼軍隊抗衡、更無力承擔如此零碎國土的防守。
而羅馬領土的分散也同樣意味著領土內缺乏凝聚力,使得力量難以集中,而這樣糟糕的局面瞞不過任何理智的人,因此許多羅馬的臣民對帝國的未來并無太多信心,也不足為奇了。
安德羅尼卡相信,想要擺脫困局,就需要以塞薩洛尼基為核心,將整個希臘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憑借北部多山的地理環境,哪怕是少數軍隊也可以憑險據守。
在絕望的當下,必須要讓民眾看到未來的希望,而安德羅尼卡堅信,只有占據希臘地區,才能重新打造一個完整的國家出來——民眾才會相信東羅馬帝國的未來,才會自發的支持復興的事業。
而這份事業,必須以塞薩洛尼基為核心。
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國的大片領土完全包圍,被孤立和圍困,距離希臘太遠,無法成為核心。
然而,這座帝國的首都、世界欲望之城,的象征意義和政治重要性,加上堅固的狄奧多西城墻和優越的地理優勢帶來的絕佳防御,使其成為一個最佳的吸引敵軍攻擊的誘餌。
安德羅尼卡思考著希臘當前的局勢:
自去年亞該亞戰役勝利后,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除威尼斯掌控的瑙夫林、莫東、阿爾戈斯等沿海城市,其余幾乎盡歸羅馬所有。
科林斯海峽彼岸,新帕特雷城堡由羅馬人把守,它連接著伯羅奔尼撒的羅馬軍隊與色薩利南部的拉米亞,羅馬還控制著色薩利行省沿海的一半地區,而塞薩洛尼基則位于一片連綿的土地上。
此刻,阻礙這一區域成為穩固且可防御領地的,唯有雅典公國。
自1406年與威尼斯發生沖突以來,雅典公國公爵安東尼奧一世實際上已成為奧斯曼國的附庸,他不時通過快速突襲騷擾威尼斯和羅馬領地,以此維持存在感。
雅典公國如同楔子般插入羅馬連接塞薩洛尼基與伯羅奔尼撒的通道,同時威脅著威尼斯對重要貿易中心埃維亞的控制。
相較于其他附庸國,奧斯曼國對雅典公國尤為關注,常慷慨提供武器物資支持,有時甚至直接派軍協助其軍事行動。
兩年前,即1416年的奧斯曼與威尼斯戰爭中,奧斯曼與雅典聯軍曾在埃維亞襲擊威尼斯人,但因海軍力量不足而未能取勝。
原本,在奧斯曼國的強力支持下,羅馬人似乎難以對安東尼奧一世構成威脅。然而,羅馬在亞該亞戰役中的迅速勝利,加之奧斯曼國在應對大規模宗教叛亂中的分身乏術,改變了局勢。
羅馬人士氣高漲,實力增強,而奧斯曼國則因忙于平叛而力不從心。
安德羅尼卡而言,此時正是襲擊雅典的良機。
2月初,他致信君士坦丁堡的共治皇帝約翰,闡述了自己的計劃,并與約翰就進攻雅典公國的可能戰役進行了詳細討論。
與防御薄弱的亞該亞公國不同,雅典公國在安東尼奧的領導下防御堅固,且能組織起相當強大的抵抗力。此外,奧斯曼國也可能進行有力干預。
盡管如此,共治皇帝與專制君主還是達成了初步共識,雖未敲定戰役細節,但已開始認真籌備,以待時機成熟時采取行動。
對安德羅尼卡來說,進攻雅典的關鍵在于提升武器,特別是火藥槍支的性能。
亞該亞戰役讓他親眼見證了這些武器的強大,尤其是大炮在圍城戰中的破壞力。因此,無論是為了防御還是進攻,大炮都顯得至關重要,格拉倫扎圍城戰就是一個明證。
為了迅速進攻阿提卡地區的雅典公國,減少奧斯曼國干預的機會,安德羅尼卡深知速度的重要性。
長期圍攻像格拉倫扎那樣的堅固城池,對羅馬人來說將是致命的。因此,他必須確保軍隊能夠迅速行動,避免陷入持久戰。
安德羅尼卡在亞該亞戰役中通過掠奪和沒收拉丁人的財產,以及從歐洲籌集的資金,積累了大量財富,手上光現金就達到了足足六萬三千多金杜卡特,其中大部分來自勃艮第公爵的慷慨捐贈。
在支付士兵戰利品后,他仍保留了足夠的資金來啟動他的計劃。
整個1418年春天,安德羅尼卡忙得不可開交。
他一邊籌備印刷廠和古籍局的設立,接待來自意大利的投資人的手下雇員;一邊大量購買城外廉價的土地,同時投資建立了一個小型兵工廠,模仿威尼斯兵工廠的模式。
他聘請了一名經驗豐富的前工頭,開始在塞薩洛尼基的兵工廠內嘗試流水線生產基礎軍械。
此外,他還邀請了來自意大利各地的工匠來到塞薩洛尼基。
4月初,他們成功復制了從格拉倫扎繳獲的威尼斯火炮,這標志著羅馬人首次自主生產了火炮。
安德羅尼卡利用從威尼斯和勃艮第帶回的資金,不僅建設了工廠、擴充了軍隊,還大規模贖買了土地,使自己成為了塞薩洛尼基最大的地主之一。
他幾乎沒有一刻空閑,每天都在處理各種事務,一步步推動著自己的目標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