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 使團在威尼斯
- 讓東羅馬再次偉大,1416
- 逍遙宇內
- 4154字
- 2024-11-07 18:15:00
‘威尼斯這座最神奇的城市,黃金豐富,名聲更高,權力強大,美德更強大,建在堅實的大理石和公民的和諧之上,更多的是公民的和諧,而不是周圍的海洋。’
————彼特拉克,十四世紀中葉
-----------------
亞該亞公國迅速落入羅馬人之手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意大利半島。
雖然許多人可能已經預料到羅馬人壓倒性的力量會帶來這樣的結果,但他們仍然對羅馬人再次征服的速度感到驚訝。
羅馬人只用了短短兩個月,就占領了格拉倫扎這座地勢險峻、戒備森嚴的城堡。
考慮到中世紀晚期的圍城戰(zhàn)經常曠日持久、經常存在被圍攻數年都屹立不倒的案例,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壯舉。
拉丁世界人們的好奇心被激起,想知道羅馬人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很快,這個故事就在幸存的拉丁防御者之間傳開了,并為當代的文人所記載,有幸為后世史書留存下來。
原來,羅馬人從未打算過,也沒有能力在堅硬的礫石中挖出一條路。
相反,他們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詭計。晚上,工人們在夜色的掩護下,偷偷將格拉倫扎以外未被發(fā)現的區(qū)域的泥土和沙子運進挖掘營地。
白天,他們假裝在大帆布后面挖土,只是為了把泥土和沙子從營地運出來,建造一個巨大的土堆。
這給防守者一種每天都在挖掘、每一天進展都在加快的錯覺。
當土堆達到足夠的高度的同時,防御者的士氣也降至歷史最低點時,羅馬人通過海路派出一名秘密信使,試圖說服朱斯蒂尼亞尼家族的一名貿易代表。
為了策反這一關鍵人物,羅馬人提出了慷慨的條件,吸引了代表們維護貿易特權的愿望。
這位代表控制著富裕的港口、除了擁有自己的私人雇傭軍外,在城內的騎士和貴族中也擁有眾多關系和影響力。
他對琴圖廖尼沒有絲毫忠誠或義務,他唯一的目的便是代表家族維持他們的貿易特權。
而羅馬派出的秘密信使也向其表達,如果他能夠促成城堡的和平移交,那么他們家族的貿易特權將得到羅馬人的保證和保護。
否則,信使明確表示,一旦帝國軍隊強行占領城堡,勝利者將不會表現出任何憐憫。
貿易代表最終同意并履行了協議中他那一部分。
1417年6月,在名義上作為亞該亞的恩主和保護者的熱那亞,以及在摩里亞和亞該亞擁有最大利益和影響力的城邦威尼斯,幾乎同時舉行了兩次討論亞該亞淪陷后果的重要會議。
在熱那亞,有人提議向莫里亞派遣一支懲罰性的遠征軍——對熱那亞至尊共和國的侮辱必須用希臘人的黃金或希臘人的鮮血來償還。
然而,在場的大多數人表示謹慎,指出熱那亞已經卷入了一場與米蘭公國之間漫長而血腥的戰(zhàn)爭。
他們幾乎沒有多余的船,更沒有多余的人能夠發(fā)起一場僅僅為了面子的戰(zhàn)爭。
鑒于亞該亞一直只是名義上處于熱那亞的控制之下,而君士坦丁堡已經同意維護和保護熱那亞在該地區(qū)的現有貿易利益,大多數人認為軍事干預是浪費寶貴的資源。
與羅馬人的公開沖突也將對位于君士坦丁堡附近的熱那亞殖民地加拉塔構成巨大威脅;要知道那片殖民地是熱那亞最賺錢的資產,每年為母國城邦提供了巨額的資金和貿易。
最終,熱那亞放下自尊,與君士坦丁堡簽署了正式協議,承認了亞該亞主權的變更。
另一方面,作為東地中海事實上的海上霸主,也是貿易利益最大獲益者,威尼斯人的考慮則復雜深入的多。
長期以來威尼斯和羅馬有著廣泛的外交關系和聯系,有時是合作的,有時則是敵對的。
然而總的來說,過去十年的時間里,羅馬和威尼斯的關系整體是相對友好。
威尼斯人成功地控制了愛琴海主要貿易網絡,目前并不尋求進一步的擴張而是尋求維持現狀以保護他們的既得利益。
因此,他們認為當前衰弱但有一定自保能力的君士坦丁堡,是奧斯曼土耳其統(tǒng)治勢力在地中海東岸擴張的重要緩沖。
更何況威尼斯人從君士坦丁堡的羅馬人那里已獲得了所有可能的貿易特權,以至于可以說羅馬人已經淪為威尼斯人的經濟控制之下。
盡管自在1416年加利波利海戰(zhàn)奧斯曼海軍自慘敗于威尼斯人之后,雙方之間就不再發(fā)生武裝沖突,但奧斯曼仍與威尼斯處于名義上的戰(zhàn)爭狀態(tài)。
此外,奧斯曼國也是唯一能夠真正威脅到威尼斯人的勢力,因此威尼斯也把限制奧斯曼人的擴張和實力增長視為東地中海的主要戰(zhàn)略方向。
正是在雙方關系友好的大背景下,在去年1416年2月,當時任羅馬大使尼古拉斯·尤達莫約尼斯訪問威尼斯的時候,這位大使受到了熱烈歡迎。
在他短暫的停留期間,尼古拉斯提出在威尼斯共和國和匈牙利國王西吉斯蒙德之間進行調解,以達成和平。他還請求援助重建保護莫里亞入口的防御工事,并敦促成立一個反對奧斯曼國的基督教聯盟。
威尼斯參議院欣然接受了拜占庭與西吉斯蒙德進行調解的提議,對建立基督教聯盟的提議雖然沒有直接應承卻也表達了興趣。
然而,1417年羅馬人在亞該亞的勝利戰(zhàn)役改變了威尼斯人的態(tài)度。
作為愛琴海無可爭議的海軍強國,威尼斯的利益深入希臘,在伯羅奔尼撒半島擁有許多港口和城市,并且長期以來一直覬覦脫離自己掌控的兩個重要貿易中心,帕特雷和格拉倫扎。
因此自從羅馬人發(fā)起進攻后,威尼斯人便一直在密切關注該戰(zhàn)役的進展,同時也在籌劃組建一支遠征軍,準備打著增援調停戰(zhàn)爭的名義,尋找機會從亞該亞人手中奪取帕特雷這座重要貿易城市。
然而,羅馬人迅速占領格拉倫扎、緊接著不費刀劍就輕而易舉和平收復帕特雷,這令威尼斯人措手不及,他們的遠征軍尚在籌備過程,使得他們已然錯過了干預的時間窗口。
因羅馬人的快速勝利,威尼斯發(fā)現自己突然陷入不利局面。
格拉倫扎和帕特雷落入羅馬人之手,以及羅馬可能統(tǒng)治幾乎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這將威脅到威尼斯在該地區(qū)的商業(yè)利益,這一前景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威尼斯參議院對羅馬人采取了強硬立場,并迅速向君士坦丁堡發(fā)出了一封官方信函。
在信中,威尼斯人宣稱他們與前亞該亞王子琴圖廖尼已經簽訂了帕特雷的租賃協議,要求羅馬人根據這份協議,將帕特雷的控制權移交給威尼斯。
此外,羅馬人還需要將格拉倫扎和其他幾座城堡和領地歸還給琴圖廖尼。
這是威尼斯人為了恢復希臘地區(qū)的力量平衡,遏制羅馬的擴張。
盡管威尼斯人的要求非常無禮,君士坦丁堡卻必須認真對待。
接受威尼斯人的條件將是一種恥辱,并且會破壞他們來之不易的戰(zhàn)爭成果;然而,帝國也同樣無法承受與威尼斯發(fā)生公開沖突的風險。
因此,某種程度的外交妥協就變得很有必要了。
1417年7月6日,由塞薩洛尼基專制君主安德羅尼卡和聞名意大利的羅馬哲學家、外交家卜列東率領的羅馬外交代表團抵達威尼斯進行談判。
威尼斯官方以禮貌但冷淡的態(tài)度迎接他們,這與之前羅馬外交使團所受到的熱情接待形成了鮮明對比。
7月8日的一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輕輕拂過亞得里亞海的海面,溫柔地灑落威尼斯城上時,安德羅尼卡從下榻的東羅馬帝國駐威尼斯使館的三樓陽臺望去,眼前展開的是這個時代最為繁華的水上都市。
先映入眼簾的是毗鄰使館的圣馬可廣場,它是威尼斯的心臟地帶,也是這個時代歐洲最壯觀的廣場之一。
廣場周圍環(huán)繞著宏偉的建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圣馬可大教堂,其金色的圓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大教堂前的東羅馬式鐘樓和于1204年從君士坦丁堡掠奪來的飛獅銅像,展示著這座城市與東方和羅馬帝國時好時壞,千絲萬縷的聯系。
安德羅尼卡的目光轉向大運河,這條貫穿威尼斯的水上動脈。
河面上,貢多拉和小型船只已開始忙碌起來,它們或載著游客,或運輸貨物,穿梭于兩岸色彩斑斕的房屋之間。
河兩岸,富麗堂皇的宮殿和貴族府邸一字排開,它們的建筑風格獨特,融合了哥特式與羅馬式的元素,其主人們所擁有的財富和權力足以令每一個君主羨慕。
不遠處,里亞爾托橋橫跨大運河,這座古老的橋梁不僅是威尼斯的交通要道,更是商人云集、市井繁華的象征。
橋上,商販們已經開始擺攤,售賣著各種商品,從新鮮的水果到精美的手工藝品,應有盡有,為這座水上城市增添了幾分生活的煙火氣。
沿河兩岸,房屋緊密相連,多為二至三層高的建筑,以紅磚、白石或木材建造,色彩斑斕且裝飾華麗,許多房屋底層直接延伸至水面,形成了獨特的水上陽臺和拱廊。
陽臺上,偶爾可見家庭主婦忙碌的身影,或是晾曬著衣物,或是準備早餐,生活氣息濃厚而溫馨。
市場區(qū)域已經開始熱鬧起來,商販們擺出了各式各樣的商品,從新鮮的魚類、水果到精美的手工藝品,吸引著早起的居民和游客。空氣中彌漫著烤面包的香氣和海鮮的咸鮮。
這番極致的繁華景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東方帝國的凋零衰退。
文明的圣火似乎已從君士坦丁堡、從塞薩洛尼基、從特拉比宗轉移到了威尼斯、佛羅倫薩、熱那亞。而在這威尼斯商人手中如流水般淌過的無數金幣背后,承載著無數羅馬商人往昔的榮光與如今沒落的哀歌。
安德羅尼卡收拾起復雜的情緒,將注意力轉到了今天的行程。
在隨外交使團抵達威尼斯后,那些外交上的細節(jié)由使團的官員們去安排處理,而安德羅尼卡此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廣泛結交西方拉丁世界的貴族們,爭取他們對帝國的同情和對帝國事業(yè)的支持。
而就在昨天,他已收到了威尼斯豪門洛雷丹家族的熱情,邀請他參加一場專門為他舉辦的宴會。
宴會將在下午三點于洛雷丹家族府邸召開,在晚宴開始之前,安德羅尼卡決定先對威尼斯城內的風土人情進行一番短暫的探索。
雖然他早就對威尼斯的繁榮而有所準備,卻依然被繁華似錦的商業(yè)氣氛所震驚。
無數的商品、資金每天都在這里流通,金融、貿易、制造、外交、軍事,通過掌握生財之道進而撬動政治,這座城市所散發(fā)的活力、所聚攏的力量,足以媲美任何歐洲列強國家。
然而,最令安德羅尼卡感到驚訝的,還是威尼斯在制造領域的卓越實力。
以官方經營的威尼斯兵工廠為代表,威尼斯人通過嚴謹而高效的生產流程和流水線作業(yè),以驚人的速度和低廉的成本大規(guī)模地生產著武器、船只、防具等軍事用品,展現出了在前工業(yè)時代令人嘆為觀止的強大制造能力。
從隨行的東羅馬駐威尼斯外交官介紹,這座兵工廠占地近50畝。其中包含了承接各項艦船制造工序的廠房,以及能容納上百艘大小船只的干船塢。
當龍骨與船身在兵工廠搭建完畢后,它們就順河而下,然后按順序通過各個車間做相應組裝,先是索具,然后是儲物設施,再然后是刀劍,之后則是投射機和火炮……林林總總應有的一切皆先后被舾裝妥當。
“威尼斯人雇傭了八千名工匠,日夜生產,平均每兩天就能打造一艘嶄新的新銳戰(zhàn)艦、據說里面的庫房有著堆積如山的軍械,武器和盔甲足足可以武裝十萬人。”
站在兵工廠外,在外交官的言語和眼神中,安德羅尼卡聽到了無比的羨慕。
一直參觀到臨近宴會的時間,安德羅尼卡才返回大使館,在門口看到了印有洛雷丹家族徽章的,裝飾豪華的。
他上樓重新整理了一番衣裝,換下便服穿上參加宴請的華麗服飾,在一名舉止優(yōu)雅的管家的陪伴下登上船只,船夫輕輕撐桿駛向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