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建文時空,太祖朱元璋登場
- 大明:草民朱元璋,拜見永樂帝
- 神羅公子
- 4219字
- 2024-10-24 23:14:20
應(yīng)天府皇宮,奉天殿內(nèi),氣氛壓抑得可怕。
年輕的建文帝朱允炆,身著龍袍,卻難掩臉上的疲憊和驚慌。
他面前,是亂糟糟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惶恐。
“說啊!你們倒是說啊!現(xiàn)在該如何是好!”朱允炆猛地一拍龍椅,怒吼道。
自從燕王起兵,這幫平日里夸夸其談的家伙就一個個變成了啞巴,如今燕王大軍都兵臨城下了,還是拿不出個主意!
“陛下息怒啊!”一位老臣顫顫巍巍地開口,“為今之計,只有讓陛下先逃出應(yīng)天府,召集天下勤王之師,討伐燕賊!”
“逃?”朱允炆氣笑了,“朕堂堂大明皇帝,往哪逃?再說,這應(yīng)天府如今被燕賊圍得水泄不通,怎么逃?”
“陛下,老臣還有一計!”另一個官員連忙接話,“不如效仿太祖高皇帝,削發(fā)為僧,或許能躲過此劫!”
“荒唐!”還沒等朱允炆開口,旁邊一個武將就跳出來,指著那官員的鼻子罵道,“簡直胡說八道!陛下乃天子之尊,豈能做這削發(fā)為僧的勾當(dāng)?這要是傳出去,豈不叫天下人恥笑!”
“你懂什么!”那官員梗著脖子反駁,“如今燕賊的刀都要架在陛下脖子上了,還講什么體統(tǒng)?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都給朕閉嘴!”朱允炆再也忍不住了,猛地站起身,指著殿下的文武百官怒吼道,“一群廢物!平日里一個個道貌岸然,滿口仁義道德,真到了危急時刻,就只會讓朕逃跑,讓朕裝和尚!”
“你們可曾想過,朕是天子,是大明的皇帝!朕要的是堂堂正正地戰(zhàn)勝叛軍,而不是像個喪家之犬一樣逃竄!”
殿內(nèi)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朱允炆突如其來的爆發(fā)嚇了一跳。
朱允炆胸口劇烈起伏著,他環(huán)視四周,眼中滿是失望和悲憤。
“罷了,朕意已決!”朱允炆深吸一口氣,語氣決絕,“來人,給朕剃發(fā)!”
此言一出,殿內(nèi)眾人皆驚。
朱允炆不再理會眾人驚愕的目光,他緩緩走到奉天殿中央,雙膝跪地,朝著北方,重重地磕了三個頭,聲音哽咽。
“皇爺爺,您傳給孫兒的江山,孫兒……孫兒守不住了……”
…
應(yīng)天府城門處,戰(zhàn)鼓聲隆隆作響,喧囂的喊殺聲在宮城的上空回蕩。
帶著滿身血污的燕軍,猶如猛獸般從城門入口殺出。
為首的是燕王的次子朱高煦,他披掛金甲,手執(zhí)長刀,目光炯炯,充滿了殺氣。
朱高煦一路披荊斬棘,揮刀劈倒擋路的禁軍士兵,高聲疾呼:“進宮!殺奸臣,靖難有功者,父王必不忘!”
隨著他的命令,燕軍如潮水般涌入皇宮,直沖奉天殿方向而去。
殿前的守衛(wèi)在這股洪流面前,不堪一擊。
奉天殿內(nèi),朱允炆剛毅地坐在龍椅上,他已決意剃發(fā),想以削發(fā)為僧的方式,保住最后一線生機。
然而,殿門外的喊殺聲越來越近,似乎每一聲都敲擊在他的心頭。
他的臉色慘白,手中緊攥著扶手,指節(jié)因用力而泛白。
他閉上眼,仿佛能看到燕王朱棣那冷峻的面容,想到自己那位曾經(jīng)與他談笑風(fēng)生的叔父,如今卻揮師兵臨城下,意圖將他徹底驅(qū)逐,甚至性命不保。
心中的恨意與痛楚交織,但也深知自己無力回天。四年啊,四年之中,他在應(yīng)天府穩(wěn)坐江山,卻沒想到今日竟淪落至此。
如今,大廈將傾,誰都顧不得誰了。
“陛下,您還是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老太監(jiān)聲淚俱下,苦苦哀求。
朱允炆慘然一笑,拿起桌上的一把剪刀,對著銅鏡,一縷縷青絲飄落在地。
“走?朕還能走到哪里去?這天下之大,竟無朕容身之處!”
他聲音嘶啞,眼中滿是不甘和絕望。剃去頭發(fā),換上僧袍,這是他最后的掙扎,也是最后的體面。
就在此時,宮殿之外,喊殺聲震天,城門入口處,一道身影如同一柄利刃,撕開了守軍的最后一道防線。
靖難的軍隊,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涌入皇宮之中,所到之處,血流成河,哀嚎遍野。
他們名義上是來誅殺奸臣的,但實際上,誰都清楚,他們真正的目標(biāo)只有一個,那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朱棣騎在馬上,看著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四年前,他就是從這里倉皇逃離,而如今,他帶著千軍萬馬,殺回了這個他曾經(jīng)夢寐以求的地方。
“真是世事難料啊!”他長嘆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復(fù)雜的神色。
“父王,還等什么,我們這就去殺了朱允炆,為靖難的將士們報仇!”朱高煦滿臉殺氣,恨不得立刻就將朱允炆碎尸萬段。
朱棣搖搖頭,阻止了沖動的兒子,語氣平靜地說道:“不急,越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我們此來,是誅殺奸臣的,可不是造反的。”
他心中清楚,這個時候,越是表現(xiàn)得大義凜然,越能收攏人心。
朱高煦雖然有些不情愿,但也不敢違抗父命,只得按捺住心中的殺意,跟隨著朱棣一起前進。
而此時,朱允炆已經(jīng)換好了僧袍,跪坐在大殿佛堂之中,面前的香爐里,檀香裊裊,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香火味。
“陛下,您真的決定了嗎?”老太監(jiān)跪在一旁,老淚縱橫。
“朕意已決,不必再勸了。”朱允炆閉著眼睛,語氣平靜,仿佛已經(jīng)看破了紅塵。
老太監(jiān)還想再勸,卻聽到外面?zhèn)鱽硪魂囯s亂的腳步聲,他知道,大勢已去,一切都無法挽回了。
“阿彌陀佛……”
他長嘆一聲,緩緩閉上了眼睛,任著老太監(jiān)幫助自己剃光了頭發(fā)。
等到朱允炆剃度完,一個老太監(jiān)一把拉住朱允炆。
“陛下!您快走!”他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老奴這就去放火,再找人穿上龍袍,一定能迷惑住燕賊,為陛下爭取逃生的時間!”
昔日在他面前畢恭畢敬的大臣們,如今一個個面色慘白,卻依然圍在他身邊,眼神中還帶著幾分希冀。
“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只要陛下龍體安康,我等拼死也要護送您殺出重圍!到時候再集結(jié)大軍,定能重振旗鼓,恢復(fù)大明江山!”
聽著耳邊臣子們悲壯的呼喊,朱允炆心中卻一片冰涼。
重振旗鼓?
談何容易!燕王勢如破竹,自己節(jié)節(jié)敗退,如今連京城都丟了,還有什么資本與他抗衡?
他無力地閉上眼睛,難道大明的氣數(shù),真的要斷送在自己手里了嗎?
就在這時,一陣詭異的寂靜籠罩了整個大殿,原本嘈雜的喊殺聲、哭嚎聲仿佛被一只無形的手掐斷了。
“怎么回事?”
“安靜,太安靜了……”
眾人面面相覷,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恐懼。
下一秒,大殿外的廣場上,突然爆發(fā)出一陣刺眼的光芒!
“那是什么?!”
“妖法!一定是燕賊的妖法!”
所有人驚恐地望向光芒發(fā)出的方向,只見一道巨大的光門憑空出現(xiàn),仿佛將天地撕裂出一道口子。光門內(nèi)一片混沌,隱約可見電閃雷鳴,讓人望而生畏。
“何方妖孽,膽敢在此作亂!”一個武將壯著膽子大吼一聲,拔出腰間佩刀,卻因為恐懼而雙腿打顫。
光門內(nèi)毫無動靜,仿佛在醞釀著什么可怕的東西。眾人屏住呼吸,大氣都不敢喘,生怕驚擾了這未知的存在。
突然,三個人影從光門中緩緩走出。
“保護陛下!”
大殿內(nèi)頓時劍拔弩張,所有人目露兇光,刀劍出鞘,將朱允炆團團圍住。
然而,當(dāng)看清來人之后,所有人的動作都僵在了原地,眼珠子差點掉出來,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父…父皇?!”
“太子殿下?!”
站在最前面的,赫然是身穿龍袍,不怒自威的洪武皇帝朱元璋!
在他身后,是面容悲痛的太子朱標(biāo),以及一個身穿青衫,面帶微笑的陌生男子。
宮人們只覺得腦海中“嗡”的一聲,仿佛有一萬只蜜蜂在耳邊嗡嗡作響。
他們面面相覷,不知道是該驚喜還是該害怕。
殿內(nèi)的宮人們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嘴巴張得老大,仿佛能塞進去一顆雞蛋。
因為站在他們面前的,赫然是當(dāng)朝太子朱標(biāo),以及……已經(jīng)駕崩多年的洪武皇帝朱元璋!
“這……這怎么可能……”有人喃喃自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而朱允炆,在看清來人之后,原本毫無血色的臉上,此刻卻浮現(xiàn)出一絲希望的光芒。
“皇爺爺!您…您怎么來了?”他掙扎著從地上爬起來,踉蹌著朝朱元璋跑去。
然而,朱元璋卻看都沒看他一眼,目光冰冷地掃過大殿,最終落在了一臉驚慌失措的朱允炆身上。
朱元璋面色冷峻,目光如電,掃視了一眼大殿,最終落在那個癱坐在地,狼狽不堪的身影上。他冷哼一聲,語氣中充滿了失望和憤怒:“這就是咱的好孫子,建文皇帝?”
朱允炆渾身一顫,眼中閃過一絲恐懼,他想要開口,卻發(fā)現(xiàn)自己喉嚨干澀,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朱標(biāo)則是一臉痛心疾首地看著自己的兒子,他萬萬沒想到,當(dāng)年那個聰明伶俐的允炆,如今竟然會落到這般田地。
“標(biāo)兒,這就是你教出來的好兒子!”朱元璋怒火沖沖地指著朱允炆,恨鐵不成鋼地說道,“咱當(dāng)年是怎么跟你說的?要以史為鑒,要善待兄弟,要體恤百姓!可他呢?他做了什么?他登基才幾年,就把咱大明的江山禍害成什么樣了?!”
“父皇息怒……”朱標(biāo)急忙跪下,想要解釋,卻被朱元璋一把推開。
“你給咱閉嘴!”朱元璋怒吼一聲,“咱還沒死呢!輪不到你來教訓(xùn)咱!”
“咱乃是大明太祖高皇帝,爾等見了咱,還不跪下!”
接著,朱元璋怒目圓睜,聲如洪鐘,在大殿之中回蕩。
他這一聲怒吼,猶如平地驚雷,炸響在眾人耳邊,震得他們頭暈?zāi)垦#瑤缀跽玖⒉环€(wěn)。
“太……太祖高皇帝?”
“孝康皇帝?”
眾人面面相覷,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神色。
孝康皇帝駕崩多年,太祖高皇帝更是已經(jīng)作古近百年,他們怎么可能出現(xiàn)在這里?
“這……這不可能!”
一位老臣顫顫巍巍地站了出來,指著朱元璋和朱標(biāo),高聲說道,“孝康皇帝和太祖高皇帝已經(jīng)逝世多年,來人必定是邪祟無疑,還請陛下速速下令,將這兩個妖孽拿下!”
“沒錯,一定是妖孽!”
“來人啊,快保護陛下!”
大臣們紛紛附和,一時間,整個大殿亂成一團。
朱允炆此時也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他看著眼前這一切,心中五味雜陳。
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苦苦等待的救星,竟然是已經(jīng)逝去的皇爺爺和父親!
“父王,皇爺爺,你們要為允炆做主啊!”
情急之下,朱允炆“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道,“四叔他,他大逆不道,對抗朝廷,允炆無能,無法平定叛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明江山……”
“放屁!老四他為何要造反,你心里沒點數(shù)嗎?”
朱元璋聞言,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他指著朱允炆的鼻子,破口大罵道,“你個不孝孫,你削藩就削藩,為何要將你那些叔叔們趕盡殺絕?你,你這是要逼死他們啊!”
“皇爺爺,我,我……”
朱允炆被朱元璋罵得抬不起頭來,他支支吾吾地說道,“削藩是朝廷大計,我,我也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著想啊!”
“為了大明江山社稷?我看你是為了你自己吧!”
朱元璋冷笑一聲,毫不留情地拆穿了他的謊言,“你怕你那些叔叔們功高蓋主,威脅到你的皇位,所以才想方設(shè)法地想要除掉他們,是不是?”
“我,我沒有……”
朱允炆臉色蒼白,無力地辯解道。
“你還有什么好說的?”
朱標(biāo)失望地搖了搖頭,說道,“你看看你現(xiàn)在的樣子,哪里還有一點帝王的風(fēng)范?”
“父王,我……”
朱允炆還想再說什么,卻被朱標(biāo)揮手打斷。
“夠了!事到如今,你還有什么好解釋的?”
朱標(biāo)深吸一口氣,語氣平靜地說道,“削藩之事,本就應(yīng)該徐徐圖之,可你卻操之過急,最終導(dǎo)致兄弟鬩墻,叔侄反目,你,你真是太讓為父失望了!”
“我,我……”
朱允炆臉色慘白,無力地癱軟在地。
他原本以為,只要搬出“大義”的名頭,就能為自己開脫罪責(zé),卻沒想到,朱元璋父子二人根本不吃他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