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2章 劍拔弩張

御史大夫是從三品中地位最高的官職,集監督百官、整肅綱紀之權于一身,位高權重。

遇上較真的御史大夫,連宰相都得忌憚三分。

改元很正常,但是一下子提名兩個宰相,一位是舊相,一位早該做宰相,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眾臣紛紛看向張均和陳希烈。

陳希烈雖賦閑在家,可頂著一個貨真價實的許國公頭銜,完全有資格今日列朝。

張均和陳希烈心里震驚萬分,強忍著狂喜,保持著鎮定。

李璘昨晚和王思禮商議后,一點風聲都沒放出來,甚至都沒找張均和陳希烈商議。

所以,這兩人今天是抱著看戲的態度參加早會的。

他們清楚,有些官員自今日始,再也不會出現在宣政殿內了。

無論再怎么清算楊國忠的余孽,也牽扯不到他們頭上。

看到張均和陳希烈十分鎮定,眾臣再把眼光投向龍椅上端坐的李隆基。

李隆基看起來很贊同,他拍了拍龍椅扶手,道:“準奏。”

終開元乃至天寶期間,宰相常有兩人,此次增設為四人,乃是不得已為之。

李璘的時機抓的很好,韋見素前腳代表朝廷,當著百官夸獎了李璘一通,那李璘后腳提出一些政治要求,而且涉及的三人都和他不熟,只是泛泛之交,李隆基有什么理由拒絕呢。

這時候公然唱反調是不明智的。

韋見素內心一陣苦澀,本以為楊國忠死了后,自己可以任首相,出一口長期被楊國忠壓制的悶氣,沒想到平白無故多了三個對手。

王思禮這時出聲了,先看向張均,再看陳希烈,笑道:“二位還不謝圣恩?散朝后,某得稱呼二位為閣老了。”

張均和陳希烈還沉浸在喜悅中。尤其是張均,終于坐上了夢寐以求的相位,比肩父親,名列族譜單頁,心中對李璘大為感激。

聽見王思禮提醒,倆人猛然驚醒,立刻出列朝著李隆基跪下,叩首道:“謝圣人恩典,臣當死而后已。”

看著倆人臉上壓抑不住的笑容,明眼人都知道倆人名為感謝李隆基,實際卻是在感謝李璘。

“起來吧,朕此前受奸臣蒙蔽,對你們多有冷落,別往心里去。如今永王提醒了朕,自當對你們器重,不要讓朕失望。”

“臣不敢有半分怨言,當感恩戴德圣恩。”

“嗯,退下。”

“是。”

張均和陳希烈回到隊伍里,執禮的中書舍人問道:“還有何人上奏?”

李亨立即站了出來,“稟圣人,兒有奏。”

“講。”

“昨夜楊賊伏誅,然其余孽未除,兒愿帶人一一查之。”

李亨瞅準時機,想要搶這么一個差事。

清除楊國忠同黨是博得名聲,施展影響力的好機會。哪些人可殺,哪些人不該殺,采取何等懲處手段,有很多彈性。

李亨料定李璘剛剛占了便宜,應該不會再搶這個功勞,所以急著當著百官面說了出來。

李隆基很樂意見到李亨跳出來爭,他正要說聲“好”,卻被王思禮先一步出聲打斷。

“誅殺楊賊及其余孽是永王份內之事,太子殿下我看就別插手了吧。”

“我阿爺乃儲君,也是圣人之子,也應為圣人分憂。十六叔處理軍國大事,抽不開身,由阿爺來做最合適不過了。請圣人允我阿爺做此事。”李倓緊跟著王思禮,替李亨發聲,十分堅持。

這才過了半夜,李璘與李亨的爭斗就擺到了臺面上。

高適挺身而出,厲聲道:“天底下哪有做事做一半的道理?昨夜我們天策軍連夜除掉了裴柔、楊曉、楊晰等人,還有些余孽也被關了起來,等候永王定奪,怎能現在轉交他人?”

雖然高適還是個小小八品監察御史,按照往常,這種規格的大朝會上,只有站著聽的份。

但他還是天策軍的支柱之一,待天策軍改制后,定然居于高位。何況,其背后站著李璘。

因此,他完全有資格發聲。

高適開了口后,李俶也不甘示弱,他揚起腦袋高聲道:“楊賊余孽不止長安這點人。安慶緒大軍已占潼關,隨時西進,天策軍應將重心放在抵御賊軍之事上,何必做這臟手的事?”

“某為大理卿,主刑名,這件事交由我大理寺來做最合適了,某可擔此事。”張均適時也表了個態。

他雖被提名為宰相,但畢竟還沒經詔令文書確認生效,大理寺卿還在他身上掛著。

陳希烈一看張均如此識時務,心中暗道不好,可他目前還只是個不問政事的國公,不方便發言。

李隆基看著臺下看似很正常的辯論,實則劍拔弩張,臉色十分平靜。

朝臣們則是臉色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李璘與李亨沒再說話,靜心凝神,看樣子是在等待李隆基最終定奪。

李隆基沉思少許,垂眸看向韋見素,“左相說說這事交由誰辦比較合適?”

韋見素欲哭無淚,搞一整,燙手山芋到了自己手里。

他明白下一位皇帝不是李亨就是李璘,到底誰贏,沒人能說得清,誰都不能得罪。

“怎么?”李隆基看到韋見素一臉猶豫之色,冷哼一聲,“你拿不定主意?”

李隆基要不就是逼著韋見素站隊,借機試探他心里更向誰,要不就是只想把難題拋給韋見素,自己想在李璘和李亨之間保持平衡。

韋見素頓覺頭更疼了,他支支吾吾,“臣認為——”

“楊賊余孽涉眾者多,有主動為其當豺狼虎豹者,也有迫于其淫威不得已而從之者,需要仔細調查。”

“如今賊軍逼近長安,可以暫且先放一放,將涉案人員抓起來等候處理。”

“此案涉及者多為朝廷要員,臣奏請由御史臺主導,憲部和大理寺協從,由三司共審之。”

“即將任御史大夫的顏真卿鎮守平原未歸,不如待其歸來后,再細查余孽也不遲。”

急中生智的韋見素想到了兩全之策,那就是拖,而且由尚未表態的顏真卿來主抓,是很合適的。

三司共審也叫三司推事,是唐朝的一種刑法制度。每逢大案,常常由大理寺會同刑部、御史臺共同審理,以便于做出最公正的裁決。

事實上,很多時候,三司推事還是看皇帝的心意辦事。

顏真卿雖然被李璘提名為了御史大夫,可他是個非常正直、清廉、公正的人,不一定會倒向李璘。

李隆基大有深意看了韋見素一眼,打心里認為韋見素真是個聰明人。

“太子、永王,你們覺得左相的建議如何?”

“甚妙。”李亨道。

“我贊同。”李璘接著說道。

至此,這件事就定了下來。

“好。”李隆基點了點頭,“那就這樣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城市| 剑川县| 开化县| 东源县| 岳西县| 井陉县| 通化县| 通江县| 金秀| 长汀县| 东平县| 平罗县| 当涂县| 兖州市| 固原市| 清水县| 岢岚县| 泗阳县| 余江县| 洪湖市| 九龙坡区| 泗洪县| 万年县| 蚌埠市| 九江县| 炎陵县| 岳阳市| 岢岚县| 甘肃省| 马关县| 志丹县| 涪陵区| 宁都县| 竹北市| 筠连县| 山西省| 乡城县| 威海市| 普陀区| 武功县|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