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走鋼絲
- 挽唐,從安史之亂開始
- 不會飛的虎皮鸚鵡
- 2286字
- 2024-11-14 11:41:00
剛好湊過來的孫孝哲很適宜的插話,“午時一過,本王也會出手,晉王,你不介意吧?”
他很明白沒攻下潼關,安慶緒會受到安祿山的懲罰,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
八千精兵跑來潼關難道只是來打個秋風?
安慶緒抿著嘴,道:“好。”
是時候一致對外了,留給他們的機會不多了。
王思禮在雨聲中聽到這幾聲話語,臉色沒什么變化。
李璘看著傾盆大雨,淡淡應道:“我等著便是。”
潼關外,官道上十分泥濘。
“這雨這么大,要不要躲躲,等雨小點再走?”押送糧草的一名戶部小吏小聲問道。
他問的是隊伍里一名農夫裝扮,實則身份神秘的男子,由楊暄委派,實際上是糧隊真正的話事人。
“不行!”那鷹鉤鼻男子眼睛一瞪,悶聲道:“耽誤了送糧,潼關眾將士餓著了,怎么辦?”
“大夏天,淋點雨又死不了人,用茅草把糧車蓋好。”
“是是是。”戶部小吏在心中咒罵了幾聲,便催促著農夫繼續前行了。
終于,午時到了。
城門緩緩開啟,李璘、王思禮陪著被刀架在脖子上的安慶緒、崔乾佑走到城門前。
“安慶緒,讓你的人都退下,離遠點。不要以為下了雨,我們的人就看不清。”
李璘笑著說道。
“沒問題。”安慶緒神色冷冽,揮了揮手。
披甲的軍士全部散開到很遠的地方,孫孝哲也很識趣的帶著親兵站到遠處。
只留了五十名手持弓弩的叛軍,對準著李璘和王思禮倆人。
一旦安慶緒、崔乾佑有恙,頃刻間李璘和王思禮會被射成馬蜂窩。
“來,我先放了崔乾佑,你們也讓王思禮先進城。”
不等王思禮說什么,看到安慶緒點頭,李璘一聲令下。
河西老兵便分出十人簇擁著王思禮進了城,也把崔乾佑交給了叛軍。
“永王,你糊涂啊!”王思禮被拖著進了城,懊惱不已,他巴不得是他最后留下來。
“來。”李璘又抓著安慶緒的手,一步一步倒退著走向城里。
這時,氣氛也到了最緊張的時刻。
雨倒是有些小了,卻還是胡亂拍在眾人臉上。
兩名河西老兵用刀一左一右架著安慶緒,二十叛軍弓弩對著李璘的腦袋和胸口。
李璘進去了半邊身子,河西老兵也撤了一人。
他仍然拉著安慶緒的手。
“我數到三,我放手放刀,你們的人放下弩。”李璘面無表情道。
“可以。”安慶緒低聲回應。
“一”
“二”
“三”
李璘放了手,河西老兵趁勢緩緩收刀,叛軍也開始有順序放下弩。
終于,李璘完全進去了,城門就要關閉。
橫刀也遠離了安慶緒。
城門只留一線,即將關閉的那一剎,叛軍中最后一名準備放下弓弩的士兵抬手就射,朝著李璘襲來。
他是叛軍中最厲害的神箭手,也擅長用弩。
“嗖!”
那弩支冷不丁,鉆進了城門縫中。
“早知道你會這樣!”李璘一進城門,立刻就側身往一邊。
那弩支撲了個空。
“禮尚不往來,非禮也!”
兩句話接連說出,那名最后的河西老兵傾盡全力,從縫隙中把橫刀朝著剛開始狂奔的安慶緒擲了過去。
“晉王小心!”崔乾佑焦急大喊。
背身的安慶緒連忙下意識閃躲,那刀在雨中劃過一道軌跡。
“唰”
下一瞬,安慶緒的左手應聲而斷。
“快,關城門!”李璘來不及慶祝,立刻組織人關城門并進行加固。
城門關上了,外面的安慶緒在雨中嚎叫。
“給我上,殺了他,殺了他!我要殺了他!”
崔乾佑一邊連忙叫醫師緊急救治安慶緒,一邊迅速組織攻城。
提前準備好的沖車轟隆隆駛離了出來。
這是三日來通過若有若無的眼神所傳遞的軍令,實行的準備。
孫孝哲看著這一幕,心里在放肆大笑,他現在并不敢當面嘲笑儼然像個瘋子的安慶緒。
“可惜沒死,這下戰事不利,又成了殘廢,皇位你恐怕沒資格碰了。”
“老頭子也活不久了,得想想后面的事。”
昨日他收到了洛陽心腹發出的密報,稱安祿山病情忽然加重,眼睛只能看清楚一丈內,身上多處潰爛,臭不可聞。
安祿山的脾氣也暴怒到極致,一連殺了十幾名御醫和左右侍從。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安祿山已病入膏肓,距離入土沒多久了。
到底誰是大燕的繼承人,是叛軍所有高層心中的最關注的事。
孫孝哲想了想,跟著對身后眾將喊道:“都準備好,我們也要上了。”
李璘看著緊閉的城門,稍微喘了口氣。
一旁的工兵迅速推著磨盤、石頭堆積至城門處,又用鎖鏈纏上。
剛做好,沖車便撞了上來。
“咚咚咚!”
連著三聲巨大的聲響,好在未能沖破城門。
潼關,暫時安全了。
“真是一刻不能歇。”李璘長長喘了口氣,便準備上城頭去。
就在這時,他轉身看到潼關城內三千將士,齊齊單膝下跪。
“誓死追隨永王殿下!”
聲如雷鳴,就數梁丘杰與皇甫勁松喊得最大聲,他們的淚水與雨水混在一起,滴滴墜落于地。
站立著唯有高適、王思禮、李琩、李俶四人而已。
“王將軍。”高適動容道:“這支精兵是永王的了。”
“早就是他的了。”王思禮大笑,跟著跪了下去,“末將愿誓死追隨永王!”
高適一愣,立刻也跪下,無比真摯。
李璘以身設局,入虎穴,為潼關爭取了三日喘息之機,也救了眾將士的命。
若說之前還有一些士兵只是敬佩李璘,如今完全轉化為崇拜與誠服。
這一刻,即使李隆基當面,李璘讓將士們揮刀砍去,恐怕也不會有人躊躇。
李璘的淚水也奪眶而出,他極為莊重的朝著眾將士拜了三拜,然后上前扶起王思禮和高適,高聲道:
“我李璘!在此對天發誓,諸位袍澤不負我,我必將待諸位袍澤為親兄弟。我們要活下去!”
“我們要青史留名!終有一日,擋我們者,死!”
“擋我者死!”眾將士跟著竭盡全力嘶吼,聲音傳到了城外叛軍耳中,像極了夏日驚雷。
唯有李琩和李俶,站也不是,跪也不是。
“潼關固若金湯矣。”死里逃生的崔乾祐聽到城里的呼嘯聲,心頭忽然浮上這句話。
城門未能撞開,強攻依然十分艱難,短時間內很難奏效。
安慶緒痛歸痛,腦子倒沒有被憤怒完全占據而失去理智。
他只是叫來了孫孝哲,要求八千精兵與他余下的四萬大軍一起當工兵,打算把旁邊的整座矮山掏空,用砂石和樹木堆積一條便道出來。
李璘站在城頭,盤算著時間。
由于還在下著雨,天氣涼爽,近五萬叛軍的動作非常快。
按照那進度,戌時就能搭建完成。
屆時,就是一場最慘烈的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