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黎明與黑夜
- 挽唐,從安史之亂開始
- 不會飛的虎皮鸚鵡
- 2452字
- 2024-11-05 11:40:00
“李太白?”
高適眼前似乎再次出現了那個瀟灑的嫡仙人身姿。
“永王怎么這個時候突然提起他?”
李璘笑著解釋道:“看到眼前此情此景,本想賦詩一首,無奈有高都將在,實乃班門弄斧。”
“想來想去,唯有李太白能壓高都將一頭了,才問起他來。”
高適一楞,接著搖搖頭道:“我不清楚,我已經十一年沒見到他了,近來也未聽有人提過他的近況。永王與太白也有交情,難道也不知?”
李璘有些遺憾道:“我正是不知道,才問你。”
“哎。”高適嘆氣道:“太白乃天涯浪子,等他該出現的時候自然就出現了。”
王思禮忍不住插話,“眼前這等景象,恐怕唯有尚在北庭的岑參能與高適一決高下吧,哈哈哈。”
笑了笑,他又看著不遠處的遍地尸骸,話音一轉,“馬糧還可供應一日多,明日午時,我們就該.....”
人肉是什么滋味,王思禮沒吃過,高適更沒吃過。
畢竟有違人倫,若非萬不得已,誰都不愿意吃。
李璘苦笑一聲:“我怕我到時候下不去嘴,但人一旦餓到極限,無論如何也是吃的下去的。先從賊軍的尸體開始吧。”
“明天,我先把馬骨弄碎,熬湯喝著先撐撐,人肉我肯定暫時吃不下去。”他又在心里暗暗告誡自己。
念頭閃過后,李璘接著說道:“叛軍不會停歇的,定然還會繼續來攻,我們抓緊休息。”
白晝一閃而逝,入夜后,李璘格外警惕。
黑夜正是人困馬乏之時,乃作戰良機。
也許是白天太過炎熱,一整日叛軍都沒有發動進攻。
夜色下的潼關城內漆黑一片,城墻上倒是充滿了火光,像一條發光的巨龍。
巡視中李璘注意到城樓上負責警戒的士兵中,有幾人昏昏欲睡。
他忍不住大吼道:“都給我打起精神來,盯緊賊軍和城下!”
那幾名士兵立刻驚醒,害怕地應道:
“是!”
李璘很不爽的點了點頭,準備繼續前行。
“永王,小心!”
就在這時,跟在李璘身后的一名伙長一把推開李璘。
李璘一個踉蹌,同時耳邊聽到“嗖”的一聲。
好像有一支箭擦肩而過,隱沒在黑夜中。
緊接著又是幾十支輕箭紛至而來,一名士兵躲避不及,中了兩箭,開始鬼哭狼嚎。
“小心!敵襲!敵襲!”嚇了一跳的李璘顧不上平息內心的恐懼,立即大喊:“往烽火里添柴!”
沒一會兒,高適和王思禮先后趕到,一邊了解情況一邊布置防守。
這時城墻上的火光已經大亮。
借著火光,李璘幾人小心的往下一瞧,才發現一支十余人的輕騎正策馬往叛軍大營方向疾馳。
“他們是善騎射的同羅精騎,那幾十人都是大力士,皆有百步穿楊之能!”
見多識廣的王思禮解釋道:“還好是夜里從城墻下往上射,不然永王恐兇多吉少。”
這些同羅精騎乃是叛軍精銳,趁著黑夜悄悄潛伏到城墻下,欲行使斬首戰術。
聽到李璘的聲音后,便憑感覺循聲盲射,真是好險。
若得逞,后果不堪設想。
“明白了。”李璘道:“賊軍恐怕要攻來了,傳令全軍做好準備。”
而叛軍大營,此時卻燈火黯淡。
崔乾祐聽聞夜襲失敗后,沒有任何表示。
他看向安慶緒,“晉王,一擊不成,恐再難奏效,只能強攻了。”
“嗯!”安慶緒攥緊拳頭,“只能如此了,他們的軍糧短期內恐怕不會缺少了。”
安慶緒猜到了李璘會通過人肉充饑。
“現在是盛夏,即使放在地窖,最多四五日就臭了,怎么吃?”崔乾祐嗤笑一聲,隨即也嘆氣道:“壞就壞在攻城不停歇,會一直有新的尸體。”
“不能等了。”安慶緒下了決心,“郭子儀與李光弼萬一真支援潼關,那我們就功虧一簣了。”
“從洛陽臨走前,我可是向父親許諾會拿下潼關,直搗長安的。”
“鳴鼓吹角!全軍出擊!不惜代價攻破潼關!”
他惡狠狠道。
站在城墻上的李璘看到叛軍大營火光轉瞬間大盛,接著鼓聲號角聲大躁。
立刻明白叛軍要發起進攻了。
“來了!”王思禮握緊了陌刀。
叛軍的鼓聲越來越近,箭矢如雨點般先一步襲來。
“前進!他們箭矢有限,只要我們突破潼關,長安便是囊中之物,任我們索取!”安慶緒嘶吼著,揮舞著長矛,和崔乾祐策馬沖鋒。
潼關這邊,儲存的箭矢、巨石、火油等物資幾乎消耗殆盡。
好在附近能就地取材找一些不大不小的石頭,現在都被堆在城墻上,用于防御,可惜時間有限,并不太多。
白天修整的時候,安慶緒命人又緊急制造了一些簡易的竹梯和輕木梯,配合云梯攻城。
沖在最前方的叛軍士兵被城墻墜下的石塊紛紛砸的頭破血流。
但并未有人后退,前面的士兵倒下,后面的士兵又接上。
“放箭,放箭,不要停!”
叛軍的一名小首領在大聲呼喊。
城墻上的士兵紛紛躲在城垛后面,以躲避箭雨。
盾牌是不敢立起來擋箭雨的,因為還有投石機,一旦被巨石隔著盾牌砸中,非死即傷。
趁著這個空隙,一些云梯、木梯、竹梯終于搭在了城墻上。
“找幾個人去把落下的箭矢收起來,‘送’于賊軍。”李璘隨口對箭營的校尉吩咐道。
“小心點。”
“是。”身材壯碩的箭營校尉應聲道。
“殿下。”梁丘杰有些期待地問道:“弩箭只余百支,是否啟用?”
他看到城墻外激戰正酣,卻因為缺乏弩箭,心癢癢。
“急什么?”李璘沒好氣道:“好鋼要用到刀刃上,現在還不是時候。”
“你們去幫忙搬運和扔石頭吧,小心賊軍的箭。”
“是。”梁丘杰領命而去。
李璘湊到墻剁和高適擠在一起,斜著看向城外。
只見密密麻麻的竹梯和木梯豎起依附在城墻上,梯子下面用石頭頂著。
叛軍紛紛登上梯子,奮力向城墻上投擲長矛。
長矛的威力較弓箭要大不少。守軍一旦被刺中,幾乎必死無疑。
“石頭不要停!”
“注意躲避長矛。”
城墻上的指令接連發出。
守兵們雖然躲在城垛后面,并不敢露頭仔細看竹梯位置,但憑著感覺扔一些石頭還是沒問題的。
叛軍們哀嚎連連。
“扔滾釘木!”
李璘吩咐道。
滾釘木是李璘的發明。
將長而粗壯的巨木用水浸泡使之變重變滑,再倒釘許多鐵釘,像刺猬一般。
才于今日白天制作完成,可惜時間倉促,只做了十根。
無一例外,每枚釘子都布滿紅銹,且沾了金汁。
士兵們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將滾釘木托起。
“一二三!”
他們堪堪只把手露出城墻,喊著號子,將滾釘木奮力推了下去,接著又是第二根,第三根.....
“什么東西!”
“我的眼睛!”
“痛!”
無數哀嚎聲傳來,許多登上梯子的叛軍被刺的渾身飆血,從梯子上跌落下去。
這些竹梯和木梯形成的斜坡恰巧又助了把力,滾木順勢沿著梯子向城墻下洶涌的叛軍襲去,帶著不可阻擋之勢。
“閃開,都讓開。”
然而,雙腳哪里跑的過這龐然大物,八根滾釘木足足向前沖了近十丈才停下來,沿途皆哀嚎遍地。
第一波攻勢被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