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紫色顏料
- 大唐:我一個貪官懂點科學怎么了
- 小二拿筆
- 2836字
- 2025-02-17 00:05:00
深夜,二門之后,內堂。
秦淮剛剛安撫住本來要跟他一起逃跑的陳冊,將帷賬從楹柱上放下來,躺在床上。
封閉空間帶來的些許安全感,讓他稍稍寬心。
不過,秦淮明白,他還未渡過真正的危險。
今天的會議,他點出這千匹綾紗之局不是針對他一人,并不是他為了逃脫懲罰故作虛言,而是他的真實想法。
煉鐵一事,他憑借腦海中的知識,和前身對整個丹徒縣的認知,他有信心繞過如今‘鹽鐵管控日甚一日’的難關,完成一萬斤生鐵的冶煉。
但是難的是,如何讓這萬斤生鐵為自己所用,保住自己的性命。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而且,熟讀唐史的他,雖然認知里沒有涉及到浙西道具體詔令的事情,但是一些大的紀事他還是知道的。
這一年,圣人詔,諸道外鎮兵并令刺史統轄。
也就是說各道外鎮的軍隊都由刺史統轄。
李翛身為浙西道觀察使兼任刺史,按照詔令要求,以后鎮海軍也歸他節制了。
但是詔令是一回事,實際情況又是另一回事。
此時的李翛上任不過兩年,而且在京在野確實無甚根基,根本就沒有實際節制鎮海軍。
否則,他也不會在潤州辦公,直接去鎮海軍治所升州了。
現在的李刺史,自己培植了兩千親軍,與鎮海軍兩萬人井水不犯河水,除了按期給與銀錢軍資以外,根本沒有節制的權力。
既不聽調,也不聽宣。
但是一旦自己煉出萬斤生鐵,此等重要軍資,他想都不用想,李翛一定會見物心喜,據為己有。
不管是留給自己的牙親軍還是用于招攬鎮海軍,都比救他一個靠著門蔭入仕的小貪官的人頭重要的多。
自己該怎么活下去呢?
伴隨著白蠟的熄滅,秦淮在黑暗中進入了夢鄉。
...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秦淮便被陳冊叫醒了。
他的縣丞,劉傳之回來了。
這位臨陣跑路的縣丞,此時衣衫破舊,褲腳沾滿了泥濘和塵土,看到秦淮,一把跪倒在了地上。
鼻涕一把、眼淚一把地訴起苦來。
原來,這劉縣丞跑到升州地界,經過了一個叫陳家村的村落,這村莊前幾日突遇山洪,土地盡數被毀。
一伙由散兵組成的匪盜趁亂對村莊進行了劫掠。
劉縣丞的車隊也是被堵在了此處,被盜匪們劫掠一空。
許是看出劉縣丞并非常人,盜匪們怕徒增事端,劫掠之后便迅速遁去,沒有傷他性命。
“劉縣丞,你是說整個村子不僅土地被毀,而且財物也都被搶走了?”
“是的,若不是下官命大,怕是再也見不到您了!”
“那些村民豈不是沒了生計?”
秦淮沒有詢問劉縣丞的遭遇,而是把關注點放到了村民身上。
“除非有親人投靠,否則那些村民必定成為流民。”
秦淮皺了皺眉,兩稅法施行幾十年來,土地兼并嚴重,這些村民大都早已成了佃戶,沒什么積蓄,如今土地被毀,根本沒有什么可以接納容身的去處。
沉吟一會兒,看著這位之前算是與他沆瀣一氣的同僚,秦淮似笑非笑道:
“劉縣丞,你這可是臨陣脫逃,現在回來,無非是走投無路了。”
見秦淮要治他逃跑之罪,劉縣丞連忙叩頭道:
“縣令,我還有土地百畝,愿全部獻給您,只求讓我繼續在您身邊效力。”
秦淮思襯片刻,故作為難道:
“傳之,你我共事許久,所幸你此番未釀成大禍,此事,我便暫時保了你,以后,你得忠心為丹徒辦事才行呀。”
劉傳之怎么聽不出這話里的意思,不過此時他的身家性命都在這秦淮身上,再次以頭嗆地,應聲允諾。
“現在就有一事。”
“縣令您盡管吩咐。”
“你著官袍,帶些吃食,現在速回陳家村,將村里百姓悉數帶到大關煉鐵場。”
“大關煉鐵場?那里不是廢棄許久了嗎?”劉傳之下意識問道。
秦淮卻不回答,眼神冷冽,直視而來。
劉傳之被這眼神嚇得立刻噤聲,顫巍巍“喏”了一句,便快步退了出去。
剛送走劉縣丞,不待秦淮吃點早飯,一人急匆匆從正門跑入,邊跑邊喊道:
“秦縣令,不好了,不好了!”
秦淮看清來人,是織坊何場頭身邊的小廝,頓時心頭一緊,莫不是織坊出了事情?
“何事驚慌?”
“秦縣令,顏...顏料被毀了!”
…
…
丹徒織坊。
顏料庫。
原本密封良好的顏料罐,此刻已經被撬開,不知道被加入了什么液體,散發出刺鼻的氣味。
“何場頭,織坊的顏料,現在是什么情況?”
“秦縣令,這些顏料被加入了‘金汁’,已經無法使用了。”
“顏料毀壞了多少?”
“毀壞的并不多,只是...全是紫色。”
“紫色?”秦淮暗道不好,最近紫色在長安的富人圈子中很是流行,甚得宮中婦人喜歡,這圣人詔令特地要求千匹綾紗均著紫色。
毫無疑問,這損壞顏料一事,就是沖著這圣人詔令來的。
“這里是倉庫,必定有鎖,平日里都有誰可以進入這里?”
問話的人正是丹徒縣的縣尉,高歷本,年方三十,身材健碩,談吐不凡。
秦淮知道,這高歷本出身安東都護高氏旁支,和那位著名的詩人高適算是近親,為人頗有傲氣,素來不喜秦淮的貪污作派。
不過,在織坊發生如此嚴重的治安事件,而且涉及到圣人詔令,高縣尉職責所在,不管他喜不喜歡這個貪污縣令,此事都必須要一查究竟。
“除了我之外,還有三人。”
何場頭指了指身后的二人。
“還有一人呢?”
“不知道,他今天沒來上工,我已經派人去叫他了。”
高縣尉看著何場頭身后被嚇得有些微微發抖的二人,眼神冷厲。
不待他出聲詢問,從門外匆匆跑回一人,道:
“報,小人剛剛去尋了張小安,他不在家,而且...”
“而且什么?你快說呀!”
“而且他家里都被搬空了。”
“什么?你是說,張小安跑了?”
“是的。”
很明顯,這個張小安有著重大作案嫌疑。
高縣尉看向秦淮,得到應允的眼神示意后,直接帶著衙役出去了。
秦淮沒想著跟高縣尉一起去找人。
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查案尋人,他并不在行。
他的當務之急,是解決紫色顏料的事情。
看著被嚇得面無人色的何場頭,秦淮知道現在不是追究他責任的時候,于是輕聲問道:
“何場頭,如今紫色顏料被毀,可有應對之策?”
“秦縣令,我們織坊屬于官營,顏料都來自長安印染署,如今之計,應該盡快安排人去長安購買補缺。”
秦淮皺了皺眉,即使快馬加鞭,輕車簡從,從長安這一去一回少說也要二十幾日。
根本來不及。
事情比他想象中的要棘手很多。
“能不能從別處借?”
“借?怕是不行。一來是我們所需紫色顏料數量龐大,一般的小織坊根本就沒有這么多存貨;二來是,各地紫色顏料制作方法又不完全一致,色差極大,怕是渲染效果差異很大。”
“那套染呢?”
所謂套染,就是將不同的顏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得出新的顏色。
據秦淮了解,這個時期,已經有了套染之術。
“套染?從來沒有聽說過紫色也可以套染出來呀?”
何場頭面露不解,他在織坊幾十年,從來沒有見過還能套染出紫色的方法。
秦淮沒有答話,反而是詳細問起了這顏料的制作方法。
原來,最初的顏料,都是礦物做的,比如赤鐵礦,磨成粉末,就可以用作紅色顏料,還有常聽說的朱砂,也是一種礦物顏料。
不過礦物顏料用于紡織,耐受性差,容易干裂。
所以,現在的織坊顏料,都是從植物里面提取的。
這里面,尤其紫色最難提取,雖然原料可以從菜籽、葡萄、藍靛選擇,但是制作工藝十分復雜,需要多次浸泡、清洗、晾曬,耗時良久。
這也打消了秦淮自制紫色顏料的想法。
就在秦淮思考對策之時,司戶李參軍到了,他也聽說了顏料被毀一事,急匆匆趕來。
李施群看到這一地狼藉,氣地當場安排人控制了織坊的大門和各處關隘。
一幅嚴陣以待的樣子。
“以后,織坊的安防由我負責了!”
秦淮沒有阻攔李施群的部署,現在來看,這千匹綾紗一事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復雜。
加強治安工作,也是應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