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縣城北城頭上。
知縣于舜,帶著一眾縣衙的屬吏,還有本地的官紳,正在往遠處眺望。
人群中不時還會發出“怎么還沒來”略顯焦慮聲音。
于舜手扶在城垛上,臉上神色帶著幾分期冀,卻是旁邊還是有縣丞李榮走過來道:“知縣大人,咱就這么開城,回頭朝廷追究起來,可能一個都保不住。”
“咋的?”
于舜回頭瞪著他道,“武昌縣的事,沒聽到?人家一個進士出身的文官,要跟武昌縣共存亡,我攔不住。你讓我一個舉人出身的官,去跟這伙賊寇拼命?”
就差說,你也太瞧得起我。
我要是真有那上進心,就算是年過五十,我也繼續考進士當天子門生去。
不然我怎會接受吏部的銓選來這鳥地方當知縣?
當個知縣,還得被你們綁架去跟響當當的中原響馬玩命?
我當官,目的可不是為國盡忠的。
李榮道:“下官并非此意,只是咱這開城,是不是早了點?”
大冶城上下,對于于舜開城獻降這件事,也沒什么意見。
否則也不會有全城有頭有臉的都聚集在城北以迎“王師”的情況出現。
“早什么早?”旁邊聽到談話的本地官紳,曾經做過湖州同知的蘇況,走過來道,“等賊寇來了,再用個什么仙法,將城墻給弄塌,到時想歸降都沒得歸,人家打進來,咱城中百姓不遭殃?我們這是為民著想。”
李榮道:“蘇老爺,你也是舉人出身,為何也這么……”
蘇況很不耐煩道:“開城這件事,是眾人商議的結果,姓李的當時你不在?城南門就在那,你帶著你的人逃命也好,跟賊寇玉石俱焚也罷,沒人攔著你。”
“別吵了!”于舜不耐煩道,“都定好的事,吵吵什么?”
雖然于舜只是個舉人,又是個投降派,但似乎在這群人中聲望很高。
不為別的,就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主動給賊寇開城門獻降,保城內百姓安寧,這點就沒人能比得上。
不尊重也不行,要是他反悔,帶著城內將士守城。
到時城破后各家可就沒好果子吃。
“定好的事,還在這里爭講什么?牲口宰殺完了沒?酒席可都已備好?各家該送的軍糧、衣物可有準備?不自行準備好,還等人自行來取不成?”
“大人息怒。”
“就知道在這亂吵吵,把城中所有樂籍的人都找來,今天城里唱大戲,老爺們可以出門,讓各家把大姑娘小媳婦的都看緊嘍,被義軍給看上搶走,可別怨天尤人。”
李榮問道:“大人,您不怕被朝廷追責?”
于舜撇撇嘴道:“開城獻降,就是投賊,指望有回頭路不成?為了你們,我是操碎了心!”
就在眾人為于舜的犧牲精神而感動時,他又補充了一句,“老子祖籍山東,山東出響馬,梁山好漢沒聽說過?”
在場的人面面相覷。
心說好家伙,感情是你于舜早就想當響馬賊,擺我們一道呢?
……
……
陸陵帶著麾下所部,正往大冶縣縣城趕路。
前面是縣衙的人帶路,看眼城頭在望,義軍眾士兵也精神抖擻,想到進城后的光景,一個個眼睛都賊亮。
“四當家的,會不會有詐?”司馬鹿問道。
陸陵道:“都這會兒了,你跟我說有詐?詐不詐,沒什么,只要他們把城門一開,憑咱兄弟占不下一座城?”
司馬鹿一臉憨厚笑笑道:“說得也是,以往就是城門難進。過了那道門,就歸咱馳騁。不過……大當家是說,讓咱南下這一路,該搶就搶,可這大冶縣都開城了,咱進去后還搶不搶?”
這也把陸陵給難住了。
說好的,我們是江南賊寇,在江北我們才是王師。
咋的現在連本地縣城都主動開城門了?
我進去燒殺擄掠一遍,回去估計就被軍法處置了吧?
“搶他娘的。”馬上有人呼喝。
“停!”陸陵喝止道,“我跟大當家保證過,只要是歸順的,就不殺掠,要是人家真開城的話,咱就這么進去燒殺,跟龍虎寨的那群賊,有啥區別?”
“也對,人家把咱當成幫他們平盜寇的義軍了。”很多人心中瞬間升起為保一方安寧的使命。
但馬上有人罵道:“咱本就是當賊的,再說,大當家也允許咱搶,為啥不搶?”
陸陵心下犯難,打量著一旁不做聲的張潤道:“張兄弟,你有何意見?”
“我?”張潤苦笑道,“幾位大王太看得起小的,我就是個歸順的小兵,不敢有意見。我聽你們的。”
陸陵道:“昨天要不是你,也拿不下龍虎寨,大冶縣的人也不會派人來談歸降,你是功臣,聽你講。”
張潤看眾人都在打量自己,瞬間也覺得心中有使命感,挺直腰桿道:“我認為,還是不要搶了吧。既然他們開城,肯定是做好準備的,難道啥東西都不給咱,就白開城?”
“有道理。”陸陵笑道,“官府出來的,見識就是與眾不同。弟兄們可有聽到?張兄弟說了,進城之后,先看他們給多少,要是給得不夠,咱再搶。”
“好咧!”
被張潤和陸陵這一說,瞬間所有人又有方向。
讓我們白走一遭,那是不可能的。
搶不搶的前提,是要看你們給多少,不讓我們滿意,那就只能自取。
張潤再提醒道:“一定要記得跟他們招募人手,幫咱運鐵。”
“嘿,聽你的。”陸陵很高興。
自己都沒做好安定隊伍的任務,被張潤三兩句話給解決了。
……
……
“來了!”
城頭上見到義軍的隊伍出現,那叫一個興奮啊。
近乎是一片歡呼聲迎接王師到來。
“等什么?開城門啊!”于舜急切往城頭下而去,等他下城頭之后,但見城北門內街路兩旁早就是百姓。
于舜也很驚訝,道:“不是讓人都在家中,這是作甚?”
李榮一臉生無可戀的神色道:“城中百姓聽說龍虎寨被平,都想出來瞅瞅那群人的嘴臉,這是夾道歡迎呢。”
于舜笑道:“那你還如喪考妣作甚?本官這是替百姓做了正確選擇!看看百姓們的反應就知道了!”
李榮翻個白眼。
好似在說,你這自我安慰的本事,也是沒誰。
就不想想以后怎么跟朝廷交差?
……
……
城門開啟。
大批的百姓直接從城里出來,地方官紳負責在前開路,迎出城二里遠。
這也把陸陵一眾人給整不會。
開城門獻降也就算了,這架勢……咋越看越迷糊呢?
張潤嘀咕道:“四當家,我咋覺得,他們是把咱當官兵了呢?這你好意思上去搶嗎?”
陸陵砸吧砸吧嘴道:“人家就站在那歡迎你,上去搶……不太像話呀。”
隊伍中的老弟兄也給整郁悶了。
原先的計劃似乎都要落空,眾人只能收拾心情,繼續往前走。
也不用擔心詐降。
陸陵策馬上前,看到穿官服的人迎過來,他直接跳下馬,走過去之后,但見一個官員走過來,老遠拱手道:“在下本地知縣于舜,久仰義軍威名,今日特地帶全城百姓來犒勞三軍,迎義軍進城,共商大事。”
陸陵看起來斯斯文文的,但他就是個沒讀過書的義軍領袖,靠仁義以及與劉寵兄弟的關系,才爬到今天位子上。
他還真沒什么跟官府中人接洽的經驗。
張潤倒是個場面人,他道:“這是我們義軍的四當家,奉命前來大冶縣,既然爾等開城,我們這就進駐到城內。煩請于知縣引路吧。”
陸陵用略顯敬佩的目光望著張潤。
“好,來人,讓路讓路,讓義軍好漢進城。”于舜回頭招呼道。
等重新上馬之后,陸陵顯得很激動道:“張兄弟,你本事很大,不但會放炮,還知曉本地情況,連應付事都有一套。回去后我就跟大當家說,讓你以后跟我混,弟兄們都挺敬佩你的,不如……你就就當我們的這一路的二當家。”
“對對對。”旁邊的弟兄也附和道,“張兄弟真乃人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