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序

戲劇夙有綜合藝術之稱。在中國,因其脫胎于古之散樂,所包括之事物,尤為繁復。即以劇本撰作而論,非惟傳奇雜劇,系統上有南北之分,而宮調之配合,曲牌之取舍,字句之斟酌,聲韻之調協,無不有其一定限度。至于故事,結構,關目,排場,則其次焉。職是之故,往昔論劇者,審音斠律,辨章析句,所論幾皆為曲而非劇。實則曲為文體之一,因其應用于作劇,乃名戲曲。中國之有戲劇,固遠在未有曲體之前。若僅言南北曲,實不能包舉全體,亦猶單論劇本,不足以概括整個戲劇也。蓋戲劇本為上演而設,非奏之場上不為功,不比其他文體,僅供案頭欣賞而已足。是則場上重于案頭,不言可喻。設徒根據劇本以辨源流,終屬偏頗。往者,予曾以不多篇幅,著《中國戲劇史略》一書。因感于場上情形,所敘過簡,復另撰《中國劇場史》一種,借資補救。兩書雖能并行,然已離案頭與場上為二。昧厥初心,不無耿耿。當時即萌改編之念,而苦無余晷。抗戰軍興,潛居多暇,乃以年余之力,從事撰作。初稿既成,較前兩書擴充不止十倍。方謄真待印,嗣以珍貴曲籍,續有發現,復一度易稿。其時脈望館所藏雜劇尚未印行,雖獲消息,而原本仍為私人枕秘,不容問津。輾轉數月,始鈔得目錄一紙,而內容何似,仍屬茫然。迨《孤本元明雜劇》出版,方得據以補正。至是稿凡三易,字數屢有增刪,冥搜暗索,不敢遽以為允當。每獲一新證,輒牽連數節,重加改寫,務使明其本源,識其流變。寒齋書本不多,旁征博采,不免借助他山。一瓻往來,無間雨雪,歷境雖艱,不以為苦。本書脫稿之后,已與某書局有成約,將付排矣,而太平洋戰起,遂遭擱置。全國解放以后,始由田漢同志介紹,交中華書局出版。但因屬稿之日,距今已十余年,當時社會情況不同,觀點未明,論斷容有舛誤。出版以后,曾承各方加以指正,初擬毀版重寫,嗣經與戲劇界同志商討,認為本書對于資料之引用,尚無大謬,但能糾正缺失,仍可有助于中國戲劇發展之研究。乃以兩月時間,細加增改,并另撰《各地方戲劇的發展》一節,改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以期疏明百花齊放,各有根源。時代進展,一日千里,本書雖有修訂,錯誤必所難免,明知不符作史之旨,但請作為資料以備參考可也。

1957年9月10日,周貽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塞县| 横峰县| 萝北县| 福泉市| 台湾省| 桦甸市| 徐闻县| 怀化市| 江门市| 阿荣旗| 邢台市| 江山市| 清新县| 忻州市| 泸水县| 新津县| 宿迁市| 堆龙德庆县| 木兰县| 兰考县| 长岭县| 腾冲县| 涡阳县| 锡林郭勒盟| 拜城县| 孝昌县| 抚顺市| 赤峰市| 鄢陵县| 襄汾县| 色达县| 青浦区| 长垣县| 天祝| 丰城市| 都江堰市| 武川县| 吉林市| 灵川县| 怀柔区| 龙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