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孤的手里也提著刀呢
- 大明:老朱一家子都想殺我
- 鶴疆
- 2384字
- 2024-11-01 00:01:00
太子東宮,朱標的案頭,擺放著厚厚兩本冊子,這兩本冊子,朱標已經反復了看了三遍。
湯和就坐在一旁,耐心等候。
“這兩本奏疏,都是崔塵那小子寫出來的?”朱標終于問話了。
“回太子殿下,若不是老臣一直守在旁邊看著他寫完的,老臣也是不敢相信的,崔塵小小年紀,怎么知道如此多的事情,而且其中很多還都是老臣聞所未聞的。”
朱標拿起《民生防疫疏》,愛不釋手,又拿起《軍旅防疫疏》,依然是愛不釋手。
“就算不是潑天的功勞,這也是大功一件,他就什么條件都不提,就拿出來了?”
湯和苦笑道:“崔小子說這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報答老臣對他的援護之恩,其實,老臣是沾了太子殿下的光了,這些事情,若沒有陛下口諭,太子鈞令,哪里輪得到老臣來做。”
朱標道:“信國公是在替孤充當馬前卒,這份光你沾得天經地義啊。”
湯和起身行禮:“老臣多謝太子殿下。”
朱標道:“信國公一定也看出來了,近年來,各地天災不斷,民生不穩,糧食持續欠收,大明立國十三年,依然是餓殍遍野,而道士泰安求雨之事,無疑給朝廷給各地官府給百姓帶來了一線希望。”
“什么得道半仙,什么怪力亂神,陛下和孤都是不信的,但此事已經發酵,各地求請得道半仙前去施法的奏折不斷,現在,就連朝堂上的某些大臣都開始上折子了。”
說到這里,朱標放下兩本冊子,卻依然用手撫摸著。
湯和道:“太子殿下,請恕老臣直言,這些上奏的人中,只怕大多都是為了掩蓋瀆職推卸責任的吧,或許還會有人居心叵測呢。”
朱標抬頭,略感驚奇的看著湯和,在他的印象里,湯和可不像是能說出這種話的人。
“呵呵,太子殿下一定很奇怪,老臣一向謹小慎微,從不做那出頭的椽子,能混到國公那也是圣上恩典,今日怎么會如此尖銳了。”
朱標道:“信國公不妨說說。”
湯和道:“老臣不過是被崔塵那小子給觸動到了,小小年紀,一個鄉野的孩子,只怕何謂忠君何謂愛國他都不甚明白,要不然他怎敢在太子殿下您的面前行端無狀、出言不遜呢。”
“但是他,看破了被人設計卻不計較,反而巧妙的利用了拱衛司的人給全城做出了一個抗洪排澇的標桿,然后蔫不出溜的就跑了。”
“再說應天府衙,這小子身上還背著案子,盡管已經可以確定他不是兇手了,但他想的卻是大水之后必有大疫,好心提醒老臣上奏早做防范。”
“老臣當時讓他來寫防范措施,其實心存的是偷個懶的意思,卻沒想到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什么條件都不提,就寫成了這兩本冊子。”
“太子殿下,老臣真心覺得崔塵這小子是個純良之人赤子之心啊。”
“所以,老臣也想效仿這小子,忠君之心不變,卻要更加的純良赤誠。”
朱標低頭不語,腹誹道:
“湯和你個老貨,你當孤是傻子嗎,這些話還用你來說,你怎么不提這小子咒孤的英兒早夭的事情,現在這件事情就連母后都知道了,母后可是說了,先留著他的小命,案子結了,她要親自過問此事。”
湯和略顯激動,平復了一下情緒,重新坐下,道:
“民間請河神、請龍王、求雨祭祀,自古有之,可聽說過有幾個能成功的,各地官員不思恪盡職守躬于政事,卻揪著泰安求雨之事大做文章,都是何人上奏的,老臣斗膽向太子殿下討要一份名單,身為御史大夫,老臣一定要上折子彈劾他們。”
朱標笑著從書案上拿起一張紙,遞給了湯和,湯和接過來一看,好么,太子殿下原來早就準備好了。
“陛下圣心明斷,太子殿下慧眼如炬,老臣慚愧,還在太子殿下您的面前如此慷慨激昂,讓太子殿下您見笑了。”
朱標笑道:“湯御史甘當馬前卒排頭兵,孤心甚慰,想必陛下也會高興的。”
湯和道:“太子殿下,老臣身為御史,一直都是尸位素餐,這種能打散彈打群攻一彈一大片的機會,千載難逢,老臣多謝太子殿下將這個機會給了老臣。”
朱標道:“那就辛苦湯御史了,此事必須按住,不能繼續發酵,那張玉霄好說,孤已經有所安排,不會讓他好過,只是崔塵……”
湯和道:“這小子運氣不好,認了個牛鼻子做師父,張玉霄招搖撞騙已成事實,至于欺君之罪,啊,老臣明白了,陛下一直沒有召見他們,一方面是因為事態發酵故有所衡量,另一方面,是不想立刻就判他們殿前欺君啊。”
朱標道:“孤也是這么認為的,陛下如果真的召見了他們,不管是金鑾殿,還是御書房,都必有決斷,陛下會向天下百姓昭告真的有得道半仙嗎?”
湯和搖了搖頭道:“老臣現在還真是替崔塵這小子慶幸,要是他們剛進京城就得到陛下召見,現在只怕已經走完黃泉路喝了孟婆湯過了奈何橋轉世投胎去了。”
朱標道:“所以,崔塵這小子能不能活命,變數還有很多,要知道,孤手里也提著刀呢。”
湯和不敢再多說什么,也不敢再提那兩本冊子的功勞,太子這里,崔塵或有一線生機,但皇帝那里,一向賞罰分明,功是功過是過,功過從來是不能相抵的。
他一直閉口不提朱雄英的事情,就是不想讓朱標總想著,可是現在就連馬皇后都知道了……
崔小子,你前師父自作聰明裝神弄鬼,搞什么求雨呢,還敢騙到皇帝面前來。
這件事情現在已經發酵,陛下之所以一直不處理,不是舍不得殺你們,而是為了朝堂和民心安定。
現在,你被張玉霄拖累,已經卷進了這場漩渦里,皇帝的召見圣旨是不可能撤回的。
殿前面圣,必有決斷,欺君之罪是沒跑了。
崔小子,你自求多福吧。
想到這里,湯和嘆了一口氣,對著朱標躬身行禮:
“太子殿下,老臣告退,老臣這就回去寫折子,彈劾這幫家伙。”
朱標道:“對了,既然崔塵洗脫了嫌疑,那就放了他,把他交給孤的親軍衛,孤來收拾他,至于青云觀的案子,讓他們盡快結案,還有,那個叫做葛慶天的,信國公怎么看?”
湯和道:“老臣在那里盯著,他自然是中規中矩的,至于破案,老臣認為他并無建樹。”
朱標道:“陳文山尸位素餐昏聵無能,孤會給陛下上折子,請陛下圣裁,不日應天府尹的位置就會有新的任命,既然信國公這么說,那葛慶天,孤不將他跟陳文山連坐,也不會提拔他,就隨他去吧。”
葛慶天只怕做夢也想不到,他夢中的大好前程,就因為崔塵的一句話,而化為泡影。
湯和走后,朱標立刻對長隨太監喬繼恩道:
“繼恩,這兩本冊子,你親自謄抄一份,務必仔細,孤擔心一旦送去了父皇那里,就拿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