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辨體:學科的基點

以“辨體”為“先”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的傳統與首要的原則:“故詞人之作也,先看文之大體,隨而用心”[1]、“文章以體制為先,精工次之”[2]、“先體制而后文之工拙”[3]、“論詩文當以文體為先,警策為后”[4]、“文辭以體制為先”[5]、“文莫先于辨體”[6]

“先”,不僅是時間和邏輯上的,也是價值觀上的。“大體”“體制”“辨體”,主要是通過對某一體裁、文類或文體一定的內在質的規定性的把握,劃分各種體裁、文類或文體之間的內外界限,劃分各種體裁、文類或文體內部的源流正變的界限,并分別賦予高下優劣的價值判斷。

中國早期文體學的文體之辨是和政治人才之辨、人物品鑒、作家才性之辨等在同構、平行的框架之中進行討論的。

漢魏六朝社會十分重視“位”與“職”是否符合、“才”與“位”是否般配,只有政治人物的實際才能和具體官職的要求相一致,才稱得上是政治上的選人得才。如三國時吳國陸景《典語》說:“夫料才核能,治世之要也。凡人之才,用有所周,能有偏達,自非圣人,誰兼資百行,備貫眾理乎?故明君圣主,裁而用焉……若任得其才,才堪其任,而國不治者,未之有也。”[7]這里樹立的是一個“圣人”的理想,面對的是“能有偏達”的現實。與此相映發,曹丕、劉孝綽從文章的角度各明一義。曹丕《典論·論文》說:“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備其體。”[8]劉孝綽《昭明太子集序》說:“竊以屬文之體,鮮能周備……孟堅之頌,尚有似贊之譏;士衡之碑,猶聞類賦之貶。深乎文者,兼而善之。”[9]他們都把作家和文體緊密結合,理想是“通才”與“兼善”,實際上卻是“能之者偏”“鮮能周備”。

以上數例讓我們在多重關系的同構中、在凸顯其價值首要性的意義上理解了古人所說的“先”。雖然樹立了一個“辨”的理想,但現實的缺陷幾乎是天生的,所以這個“辨”是有分寸的:一方面,往往從小處、從細部入手,注重對各種文體的辨名析理,囿別區分,又往往從大處、從整體著眼,注重對文體特征的直觀、整全的領悟;另一方面,“辨”的是內在性質上的規定性,但在劃界的同時,能夠考慮“越界”的可能性,包容和處理“越界”的現實性。在明確這個意義之后,我們接著討論“辨體”的“劃界限”“比高下”,討論“辨體”的“劃界”與“越界”。

就“劃界限”而言,古人常說的“文以載道”“詩以言志”,古人常辨的“以文為詩”與“以詩為文”,“以古入律”與“以律入古”,“以詩為詞”與“以詞為詩”,都較嚴格地預設了文、詩、詞和古詩、律詩之間的疆界,同時又承認和包容了疆域之間的跨越與滲透。

就“比高下”而言,在古人建構的文體譜系里,文體與文體之間并不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各體之間有著尊卑、雅俗的等級之分。如在文、詩、詞、曲之間,在詔、策、奏、啟之間,都存在著一個不同價值的序列[10]。各體之間尊卑、雅俗的等級界限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同樣存在著“越界”的相對性和可能性。詞相對于詩是俗體,相對于曲又是雅體;詞本身在發展初期是俗體,在文人介入后的成熟期又是雅體。今天位極眾體的小說,在古代卻只能入于第“十流”,“小說”的名稱本身已明確表明古人對此文體的價值評判;《文心雕龍》幾乎不論“小說”,或為今人所不解,這正反映出古今文體尊卑觀的變遷。同一文體也有得體與失體之別,正體與變體、殊體、別調之辨。如同樣是詩,古體詩高于近體詩;破體為詩,“以古入律”與“以律入古”,“以詩為詞”與“以詞為詩”,評價并不一樣[11]

不僅“體制”之“辨”是“辨體”,風格類型之別也同樣可以說是“辨體”。如同樣是“清”,胡應麟在《詩藪》外編卷4中則說:“靖節清而遠,康樂清而麗,曲江清而澹,浩然清而曠,常建清而僻,王維清而秀,儲光羲清而適,韋應物清而潤,柳子厚清而峭,徐昌穀清而朗,高子業清而婉。”[12]清因為與遠、麗、澹、曠、僻、秀、適、潤、峭、朗、婉等結合,而顯現為不同的樣貌,批評家也顯然是在長期思考和感悟的基礎上才作出這樣的辨體判斷的;各種“清”體之間可以說是毫厘之差,但又不可不辨,“辨體”因此既是辨析之辨,也是體悟之體,是辨析而達于神悟的境界。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古人首先在認識觀念上視“辨體”為“先”在的要務,又在具體的批評實踐中通過對“劃界”與“越界”的分寸的精微感悟與把握,從而使“辨體”成為古代文體學中貫通其他相關問題的核心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丰市| 厦门市| 元谋县| 拜城县| 宕昌县| 察雅县| 皋兰县| 宁强县| 梁河县| 高清| 中卫市| 宾阳县| 漳平市| 丰宁| 阳谷县| 军事| 通江县| 奉新县| 虹口区| 旌德县| 峨眉山市| 广东省| 灯塔市| 全州县| 通化县| 贵州省| 西和县| 碌曲县| 格尔木市| 绥中县| 阿拉善左旗| 克拉玛依市| 万年县| 鱼台县| 元阳县| 南溪县| 榆树市| 呼图壁县| 贺兰县| 法库县|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