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趙炎武入獄,于白提出北方專場恩科
- 替身皇帝:我從傀儡到蓋世人皇
- 小魷魚兒
- 2038字
- 2024-11-04 00:20:19
第二章
等到趙炎武被侍衛帶走后,負責會試的官員也紛紛從御書房出去。
御書房中只留下李志一人,隨后他緩緩坐下,指尖敲擊著桌面,發出細微的聲響。
沉重的檀木書案,仿佛也跟著他一起低沉下來。
他并非真的責怪趙炎武,他心中深知趙炎武有著一顆火熱的赤子之心,對他對大漢無比忠誠,絕不可能行貪污納賄之事。
只是這次科舉案牽扯甚廣,他擔心有心之人會拿此事大做文章。
為了大局,也為了安撫民心,同時為了保護趙炎武不被那些有心人再借題發揮,李志不得不將他關入大牢。
這更像是一場權衡,一場不得不做的政治犧牲。
這時,黃惇尖細的聲音在門外響起:“于大人求見。”
李志擺擺手,示意讓他進來。
于白進來后,對著李志躬身行禮,而后便抬頭看著李志,目光中帶著一絲探究。
御書房內,光線幽暗,只余案上燭火搖曳,映照著李志略顯疲憊的臉龐。
于白輕聲說道。
“陛下,可否讓老臣看看科舉的卷子?”
他語氣平靜,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堅定。
李志沉默片刻,手指仍然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面,“不必了,”他語氣低沉,聲音略顯沙啞。
“此事已定,不必再提。”
于白卻并沒有就此罷休,他走到李志身邊,緩緩坐下,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
“陛下,此事蹊蹺,臣心中不安。”
他微微側頭,看了眼窗外,夜幕已經降臨,皇宮外依舊燈火通明,但卻無法照亮李志心中的陰霾。
“南方學子紛紛中榜,而北方卻一人不入,這其中……恐怕另有隱情。”
他頓了頓,語氣稍重,似乎在提醒著什么。
李志抬起眼,看著于白,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
于白說得沒錯,這次科舉,南方學子幾乎包攬了前列名次,而北方學子卻全軍覆沒,這怎能不令人懷疑?
這背后,隱藏著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多少利益的爭奪?
他的目光變得更加深邃,沉默良久,才緩緩開口。
“于卿,朕也知道此事不尋常,但現在,只能先讓趙炎武背負這個罪名。”
李志嘆了口氣,眉宇間盡是無奈,他揉了揉太陽穴,疲憊的神色更甚。
于白靜靜地聽著,他理解李志的苦衷,也明白他所面臨的壓力。
片刻后,他抬起頭,眼神堅定,“陛下,臣有一計。”
他頓了頓,輕聲道:“可否為北方士子,專門開設恩科?”
李志一愣,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看著于白,思考著這個方案的可行性。
單獨開設恩科,這無疑會引起朝野震動,但他不得不承認,這或許是解決目前困境,平衡南北矛盾的最好辦法。
他再次沉默,在御書房里,只能聽到燭火噼啪作響的聲音以及二人各自輕微的呼吸聲。
最終,李志思考了半響后緩緩點頭。
“好,就依你所言。”
李志的聲音低沉而無力,卻也帶著決然。
他的手停下了敲擊桌面的動作,緩緩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背對著于白,望著窗外漆黑的天空,他的背影顯得格外孤寂。
李志轉身,走到御案前,提筆在奏折上龍飛鳳舞地寫下“恩科”二字,筆鋒力道之大,都將宣紙壓得微微卷起。
他寫完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肩頭似乎卸下了千斤重擔。
御書房內,燭光搖曳,映照在他略顯蒼老的面容上,更添了幾分疲憊。
“于卿,”
李志將毛筆擱在筆架上,發出輕微的“叩”的一聲,他轉過身,對著于白,語氣緩和許多。
“此事,需謹慎處置,切不可操之過急。”
他頓了頓,目光深邃。
“北方專場恩科的章程,以及具體細節,都要仔細斟酌,務必做到公平公正,以免落人口實。”
于白微微蹙眉,似乎在思考著什么,手指輕輕摩挲著胡須。
御書房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以及一絲凝重的氣氛。
想了一會后,于白微微頷首。
“陛下放心,臣定會妥善處理此事。臣會立即著手準備,擬定恩科的詳細方案,并廣泛征求意見,力求周全。”
他說著,眼神堅定,語氣中帶著一絲沉穩,讓人感覺他胸有成竹,隨后他向李志微微躬身,以示尊敬。
他深知恩科的設立非同小可,這不僅關乎北方士子的命運,更關系到朝廷的穩定與團結,他必須謹慎,必須周全。
“嗯。”
李志輕輕應了一聲,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漆黑的天空,仿佛在思考著什么更深層次的問題。
他沉默了一會,才再次開口。
“此事必須保密,暫時不宜公開。朕要先安撫朝中那些心思各異的官員們。”
他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和疲憊,顯然,他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南北學子之爭,還有來自朝中各方勢力的博弈與壓力。
他緩緩踱步,每一步都沉穩有力,卻也帶著一種揮之不去的憂慮。
于白退下后,李志獨自一人留在御書房內,他再次拿起剛才寫好的奏折,仔細端詳著上面的“恩科”二字,目光中充滿了復雜的情緒。
他揉了揉眉心,深深地嘆了口氣。他想起之前趙炎武為自己辯解時的神情,心中五味雜陳。
盡管他知道趙炎武絕不可能貪污受賄,但這場科舉案,終究需要一個替罪羊來承擔。
而趙炎武,便成了那個不幸的犧牲品。
他拿起桌上的茶杯,輕輕啜了一口,茶水微苦,卻也讓他略微平靜了些。
他抬頭望向窗外,夜色深沉,星辰點點,卻無法照亮他此刻沉重的心情。
李志批閱完奏折,已經接近深夜。
他吩咐內侍準備休息,獨自一人步入寢宮。
寢宮內燈火通明,宮女們依舊忙碌著,準備著明日的朝會。
李志靜靜地坐在龍床上,看著宮女們井然有序地工作,心中卻仍然無法平靜。
他想起于白提出的恩科建議,心中既有希望也有擔憂。
恩科的設立,勢必會引發朝野震動,也必會面臨各種阻力。
他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