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9章 九品官人

  • 畫棺匠
  • 爬溝沿
  • 2704字
  • 2024-10-24 06:55:59

玉漏聲殘,金烏影吐。

徐量起個大早,踱到老面館兒,喝了頭碗湯。

吃面講究趁早,清晨第一鍋煮面湯,湯色清而不渾,香而不膩,這味兒最是地道。

面燙,碗燙,湯燙,陽春白面,雞骨排湯,湯上撒著蔥花,飄著油花,呲嘍一口湯,吧唧一口面,甭提多美啦!

吃碗湯面,一碗梨茶溜溜縫,走街串巷,他過過風。

沿街順水走百十步,前頭圍一堆人,麻鴨似的,伸長脖子,瞅著河邊九層塔樓

徐量湊人前,道了聲早,細問端詳。

這樓叫九品樓,皇上題的字,禮部掛的匾,九龍墨,黃陽紙。

弄嘛的?選拔賢人,升官發財的。

怎么地?這事得往十幾年前細說。

宋國山河破碎,烽火不息,七成怪這皇帝老兒。

皇帝不是庸君,讀四書五經,觀諸子百家,奇技淫巧,兵冊農書,都有涉獵。

修渠挖堰,疏通運河,攤丁入畝,火耗歸公,改驛道,治黃河,鑿農井……

任挑哪一樣,任放哪一朝,挑不出個毛病,都好事兒,利國利民。

就一樣不好,在生產力低下的封建朝代,他一人把這些全干啦。

古人講無為而治,他是無所不為而治。

折騰久啦,宦官當道,藩王起兵,反賊造逆,民不聊生。

可他不歇著,還窮折騰,這九品樓就是他折騰出來的。

歷朝歷代,科舉考試,恩科及第。

想當官,想發財,四書五經,子曰詩云,您走科舉的路子。

科舉制,有利有弊。

好的呢?公平,您有才,飛上枝頭變鳳凰。壞的呢?搖頭子曰詩云,滿口之乎者也,容易掉書袋,書呆子多。

科舉制前,有世襲制,察舉制,征辟制……

皇帝瞎尋思,亂折騰,說科舉制書呆子多,有利有弊,不可偏廢,也不可固守。

他常微服私訪,說民間有賢士,品行端正,善農工,善水利,有治世之才。

可人不掉書袋,做八股文章不成,埋沒了能耐。

他一拍腦門子,說科舉之外,咱再弄個九品官人制!

百姓舉薦,鄉紳共舉。

品行端正,又有能耐的,給推舉上來,不用科舉,也可為官一方,造福百姓。

考察品行跟能耐,上上中中下下,共分人為九品,一品最佳,按品分配官職。

滿朝文武,都呱呱拍手,交口稱贊,說吾皇圣明,遠邁三皇五帝。

他這一拍桌子,下頭干的火熱。

他這想的挺美,可干起來,全不那么回事兒。

什么百姓舉薦,鄉紳共舉?

百姓是可以威嚇的,鄉紳是可以串通的,官兒是可以買的,也是可以賣的。

最后黑的是白的,白的是黑的,壞的是好的,好的是壞的。

九品里頭,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貴子。

這不,禮部瞧的黃歷,定的今兒的日子,九品樓上,考核人品才能,分配官職。

老百姓眼里,升官發財,那可光宗耀祖,誰不想進九品樓?

可說是百姓推舉,里頭那些人哪,有幾個老百姓?

將軍的兒子,尚書的公子,侍郎的二舅,都尉他大爺……

差役把著門,外頭圍著柵欄,堵住老百姓。

有才德兼優的窮人,可沒后臺,得了老百姓舉薦,可一瞅,推舉榜上哪有自己名字?

瞎忙活幾個月,這下大受打擊,禁受不住,站遠處石臺上,哭天搶地,豁楞朝下跳。

再一瞧,腦漿迸裂,一地豆腐腦。

這還沒開考呢,人可就死好些位,都送棺材鋪去了。

這邊死著,不耽誤那邊考著。

推舉榜上的人,魚貫而入,多是青箭衣,紫羅帽,粉底靴子,絲鸞帶,人前一杵,好一團富貴氣。

科舉有考官,考的是四書五經,這里也有考官,考的是人品才德,治世之能。

考官也不敢做太絕,榜上除了富家公子,也弄些寒門充充門面,堵百姓口。

九品樓,九層的樓塔,底下紅樹黃花,畫堂秋水,廊腰縵回,檐牙高啄,金窗夾繡戶,珠箔懸銀鉤。

樓有九層,人有三百,進樓前,主考官先說賀辭。

這主考官是禮部二把手,到底是官場老油條,這一堆長篇大論下來,說了跟沒說一個樣。

您可別笑,這也是能耐,話里嘛內容沒有,愣能說半個時辰,擱咱咱來不了這個。

賀辭說完,三百人邁步進樓,要考啦。

咋考?一個主考官,仨副考官,有對答,問家世,觀品行,考文章。

文章不是考四書五經,考的是士農工商,水利水具,舟船車馬,金銀銅鐵……

文章不用八股文,您上頭寫白話就成,不考文采,考內容。

官鑼一敲,都落了座,關上樓門,考上啦。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按照千字文的排號,挨個問答。問與民同心,問君臣皇恩,問稻谷鹽鐵,問玉石五金……

問了頭兩位,嘛不懂,你問東他答西,你說狗他說雞,驢頭不對馬嘴。

可人使了銀子,官帽早焊腦袋上啦!

到第六位,仨副考官一頓問,人家鼻孔朝天,一字不答。

考官怒啦,你使了銀子,也得說兩句啊,弄太荒唐,糊弄不過去。

等鬧明白,都愣住啦,怎么地?感情這位爺,是個啞巴。

這會主考官過來啦,這一打眼,掩嘴一陣咳嗽:“哎……這人是我侄子,為了避嫌,我得回避!”

避嫌自古是美名,這一番避嫌,他落了個好名聲,侄子得了大官帽。

考核簿上,仨考官寫的分明:士農工商,三教九流,問其百余條,無一處錯話,當世奇才也。

您可別笑,這類荒唐事兒,宋國可多著呢,這只是一景兒。

考官挨個問,一個一個對答,都問完啦,記考核簿上,下個名目是考文章。

出題不一,有的考農種,有的考賦稅,有的考水利,有的考鹽鐵……

筆墨紙硯伺候著,點斗筆,松煙墨,赤亭白紙,辟雍瓷硯。

九品樓里,一時筆走龍蛇,沙沙有聲。

趕在這當口,外頭來一官兒。蟒袍黑帽,紅袍粉靴,皇上派的監官。

皇帝尋思,大宋河清海晏,清官好民,考弊之事百里無一。

可萬一有這個一,也得揪出來,所以派出個監官。

有嘛用?考官監官早串通好啦,監官他兒子,南邊椅子上坐著哪!

不考四書五經,不作八股文章,這文也不好寫。

譙樓之上,鼓響兩回。

金鑼一敲,到時候啦,幾百篇文章收上來。幾個考官現瞧現看,現點現評。

多是紈绔子弟,能寫出啥勞什子?

您瞧這頭一位,王將軍的長子,紙上春蚓秋蛇,橫七豎八,字像狗啃的一樣,打眼一瞧,嗬!九個錯字。

您尋思這也不多啊,那咱再瞧第二行。

甭管字錯多少,您瞧考官可一頓夸:“字如其人,不拘小節,成大事者也!”

酒三巡菜五味的功夫,輪到那啞巴啦。

這啞巴仗著是主考官侄子,有恃無恐,鼻孔朝天,轉著筆,弄一手墨。

您朝他這紙上,瞧了您可別樂。

怎么?紙上密密麻麻寫滿蠅頭小字,但他嘛也沒答,就把題抄了一遍。

仨副考官腦門子直冒汗,心說孫子兒,您這也太對付了,有這么糊弄的嗎?

心里罵歸罵,話可不敢說到嘴邊,嘴里的話可甜著哪!

“謄寫毫無差錯,足見奇才可造!”

多會功夫,到重頭戲啦,哪位啊?坐最南邊那個,監官的兒子。

幾個考官皆知他是紈绔,不學無術,尋思甭管答多差,嘴上得給找補找補。

哪怕他也謄寫一遍,睜眼說瞎話,也得捧著他,不能讓他掉榜。

赤亭白紙收上來,幾個考官一瞅,都傻眼啦!

怎么?滿紙蒼白,一字沒有,這貨呈上一份白卷!

考官一額頭汗,憋了半天,說了句石破天驚的話。

“不輕易下筆,足見行事慎重。如此沉穩,真國之巨士,社稷棟梁也!”

話音落下,挑著拇指,拍著手掌,嘖嘖贊嘆。

這一番九品官人考核,考官稱心,監官如意,紈绔心喜。

考場寒門子弟呢?誰敢說嘛?

你敢胡言亂語?妖言惑眾帽子扣你頭上,官服甭想啦,這里有獄服!

九品官人考核,一年一次,明年不想好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仁化县| 玛纳斯县| 广汉市| 新乐市| 安顺市| 乐清市| 石屏县| 双桥区| 山阴县| 和政县| 肥城市| 都兰县| 吉隆县| 乐平市| 大安市| 衡水市| 皮山县| 邯郸县| 龙岩市| 什邡市| 麟游县| 什邡市| 屏东市| 莫力| 怀仁县| 富民县| 福鼎市| 湟中县| 临朐县| 博爱县| 阜阳市| 虹口区| 凤翔县| 缙云县| 巴林左旗| 广德县| 潞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达拉特旗| 慈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