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方方面
- 四合院:釣魚佬拯救世界
- 郭豐年
- 2054字
- 2024-10-20 12:41:38
許大茂被開除后的某一天。
許富貴兩口子回到了四合院,悄悄的收拾了一些財物,又悄悄的離去,沒有驚動院里任何人。
。。。。。。
軋鋼廠病號食堂。
何雨水低頭忙活,郭富貴指揮,于莉在一旁觀看。
“這么硬?這樣能行嗎?”
“沒事,你等上幾分鐘它就軟下來了。”
“真的軟了,嗚,真好吃。”
只見三人面前一個鍋中,里面有半鍋奇怪的面條。
三人拿了碗筷,一人盛出一些,吃的不亦樂乎。
“這就是你說的面?倒是挺好吃的,就是做起來有點費油。”
“也可以不油炸,切完后直接烘干,只是肯定沒有油炸的好吃。”
“做法倒是跟伊府面挺像的。”何雨水一邊吃一邊給出點評。
伊府面就是方便面的前身,到底是誰發明的眾說紛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清朝出現的。
后世那個號稱方便面之父的島籍灣灣人,據說最初的靈感就是來自于“伊府面”,甚至后來方便面成功量產進入香江后也是叫“伊面”。
何雨水絕對跟傻柱一樣,有一個“神級廚藝悟性”的被動天賦。郭富貴只是簡單復述了一遍方便面的做法,何雨水兩天就給研究出來了,甚至口感能達到后世的七八成。
前世郭富貴在網上看過方便面的生產視頻。
壓面、切面、刷油、蒸面、油炸或不油炸、烘干,就是這么簡單。
自己只是提出個概念,至于能否量產就是專業人士考慮的事情了。
聽說郭富貴折騰出了一種新吃食,私下以美食家自居的李懷德當然要過來嘗嘗,還帶著幾個后勤處的干部。
“就用開水泡3分鐘?這個好吃么?”
李懷德好奇的看著眼前的幾個飯盒。
說話間三分鐘時間到,眾人打開飯盒,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
李懷德眼睛一亮,拿起一個飯盒嘗了一口。
“味道不錯嘛!”
其他領導也各自端起飯盒品嘗。
“嗯?香!真的香!”
“就是量少了點。”
李懷德快速吃完,擦了擦嘴道:“富貴同志,這東西以后可以多來點。”
郭富貴笑道:“廠長,我做出這個來可不是只在我們廠里吃的。”
“這個面烘干后只要保存得當,一個月都不會壞,方便攜帶味道還好,您就沒點想法?”
李懷德是聰明人,被郭富貴一提醒,一拍大腿。
“對呀,這面只要有開水隨泡隨吃,像上夜班的工人、出差的同志、駕駛員肯定都會喜歡。”
“富貴同志,這面做起來麻煩嗎?”
“很簡單,我還有辦法試試能不能工業化批量生產,但是需要專業人士配合。”
李懷德剛當上副廠長,正是想進步的時候。經過幾個月相處,也知道郭富貴不是那種放空炮的人。
一咬牙一跺腳說:“既然富貴同志這么有信心,我相信你。”
“我馬上跟廠領導匯報,那個面你多做點,后續應該會有很多人要來嘗嘗。”
“放心吧廠長,早準備好了。”
“對了,這面叫什么?”
“這面的靈感來自于'伊府面',但是做法又有一些不同。”
郭富貴指著飯盒。
“這面主要是用飯盒泡著吃,以后肯定要做成方形的,不如就叫‘方方面’吧。”
李懷德贊道:“好形象的名字,朗朗上口。”
軋鋼廠行政樓大會議室。
主要廠領導基本都在了,煙霧繚繞間,李懷德把方方面的事情介紹完畢。
“我的意見是向上級領導申請個新車間,先小規模的試一試。”
廠長楊立軍彈了彈煙灰道:“咱們是重工軋鋼廠,搞食品不是逼張飛繡花嘛,能搞得好嗎?”
軋鋼廠書記也姓楊,知道楊立軍跟李懷德不對付。但是因為過兩年就退休了,無欲無求。所以平時看著兩人斗,都是作壁上觀,這次也不例外。
“如果這個‘方方面’真能方便夜班工人飲食,又能解決出差在外同志的吃飯問題,我同意搞。”
工會馬書記雖說名義上是廠里的三號人物,但是很少在廠里行政問題上發表意見,只有涉及到工人權益時才會說話。
其他幾位副廠長則是選擇觀望,都沒說話。
李懷德見狀,掃視一圈沉聲道:“那就舉手表決吧。”說完舉起了右手。
候副廠長跟李懷德穿一條褲子,自然跟上。
緊接著馬書記舉了手。
楊書記看馬書記都舉手了,索性賣一個面子。
另外兩個副廠長看這局勢已成定局也跟著舉了手。
楊廠長見狀臉色很難看,沉聲道:“那就一起給上級部門提交報告吧。李副廠長,這件事是你提出來的,如果上級領導同意了,就由你主導實施,沒問題吧?”
“沒問題。”
李懷德發動了所有資源,短短一周,上級部門就同意了紅星軋鋼廠的申請。
工業部派來了兩名機電工程師。李懷德又從兄弟食品廠要來了五名技術員,加上軋鋼廠技術部的一些人員,準備大干一場。
方便面的生產線說簡單很簡單,說難也難。
包括了由鹽水混合器、鹽水計量裝置、和面機、熟化機、壓延機、蒸面機、方塊面切割分排機、油炸機、風冷機、輸送機等等組成。
這些在這個年代肯定是不能實現的,只能用笨辦法。
能用人工操作的全用人來,不能用人的再用機器。
這樣就簡單了很多,說白了就是和面、壓面、切面、抹油、蒸面、風冷、油炸或熱烘、完成。
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來到軋鋼廠后,經過評估一致認為組建方方面生產線的可行性很高。
上級領導很重視,要人給人,缺物給物。
饒是這樣,一群人也是忙到五一前,才是建成了一條簡陋的方方面生產線。
干凈整潔的車間中,一條東拼西湊的生產線上,擺放著各樣設備,蒸氣迷漫,油香四溢。
路過這個車間的人總是喜歡停下來吸一口香氣再走。
“我宣布,方方面生產線建造成功!”
經過最后一次試生產,李懷德紅光滿面的宣布。
車間已經從一開始的十幾號人變成了現在的五十多號人。
眾人齊聲歡呼,激動的相互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