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劉琨的號召力
- 家父劉琨,東晉天命人
- 熒光斑馬魚
- 2584字
- 2024-11-24 08:25:00
另外一邊,已經奔赴豬口的甘卓,還沒等來劉遵,先遇到了自己的侄子甘卬(yǎng)。
豬口在夏水入沔水處,沔水則是漢江的古源頭。此地距離武昌已不遠。
甘卬身為王敦的參軍,此行目的自然還是勸甘卓退兵——畢竟現在也不需要甘卓一同攻占建康了。
甘卬說:“叔父此舉是符合臣節的,王敦不會責怪你。我家主公也是見形勢危急,不得已才這樣做而已。如果叔父能回軍襄陽,那大家自然重歸于好。”
甘卓猶豫不決,在豬口停留了十來天。劉遵還沒到,這給了他一個非常好的理由。
朝廷的使者隨后也帶著騶虞幡抵達。騶虞幡是為了平息戰事,甘卓一看,心中打起退堂鼓,也為司馬睿的安危擔憂。
豫州及壽春離建康城較襄陽近,若然叛亂平息,劉遵必定比他更早得知消息,自然會第一時間告知。
如今來的卻是朝廷使者,甘卓知道王敦此行沒有空手而回。
他一邊感傷流淚,一邊和甘卬說:“吾之所憂,正為今日。且使圣上元吉,太子無恙,吾臨敦上流,亦未敢危社稷。
“如今我以大軍壓迫武昌,一旦王敦受驚,必劫天子以絕四海之望,不如先退還襄陽,再思后圖。”
都尉秦康與樂道融等人苦苦相勸。甘卓完全沒有理會,他猶豫不決的毛病,此刻一下子就痊愈了。
眾人爭論之際,使者也登上了戰船。
誰知使者一見甘卓,便聲淚俱下,痛斥王敦如何不顧君臣大義,勾結周札,企圖竊取皇位。劉隗等人不敵叛軍,還好太子和溫嶠在危急時刻鼓舞士氣,又帶頭指揮,建康城才暫時堅守住。
“此逆賊斗膽以假詔書讓大將軍退兵,他好得以把握時機,完成篡位之事。末將雖無才,但未敢忘忠義二字,大將軍萬萬不能退兵,晉國安危,現在就在將軍一念之間!”
史書上王敦的確派了使者讓甘卓和陶侃退兵,不過是假借朝廷的名義。至于甘卓眼前這名使者,自然是劉遵讓手下冒充的。
這時候,劉遵終于到了。他帶著水陸士兵出現在北方,祖納和段文鴦分列劉遵兩側。
三人在船頭昂首挺胸,英姿勃發,大有當年劉關張風范。
兩岸鼓聲雷動,山頭上出現了數不清的士兵,都拿起長弓勁弩,對準甘卓等將領和使者。
甘卓的士兵也匆忙撿起武器,嚴陣以待。
甘卓見對方士兵一身行頭也是晉國的制式,決定不貿然行動。雙方距離近了,他認出了祖納。
三人之中,甘卓只見過年紀最大的祖納,但猜到站在中間的俊偉男子,定是劉遵。至于另外一個鮮卑相貌的將軍,一時沒有頭緒。
劉遵見使者背向甘卓,暗中和他打了個手勢。看來一切進行順利。
“來晚了幾天,為的就是逮住王敦的使者。王敦千算萬算,也算漏了謝鯤會通風報信,更沒想到我敢殺了朝廷使者。我可不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
原來在得到謝鯤的書信后,劉遵命令豐祁在使者途經的要道上伏擊。豐祁帶著幾十騎兵很輕松就完成了任務。
使者被扔到江里喂魚,劉遵找了體型相似、性格機靈的手下來代替。
使者繼續著表演。他整理了衣冠,對甘卓說:“此乃何人,是要領兵造反?”
甘卓本是性格溫和之人,他不解劉遵之意,一時之下無所適從。劉遵的戰艦駛近甘卓,也不上船,就離十來米隔空對話。
劉遵揮手讓鼓聲停止,然后向甘卓行了禮,才開口說:
“建康之危,遵已得知。甘大將軍,吾等不可再坐視不管了。太子雖然勇武過人,也絕不是王敦敵手!”
甘卓多年來與王敦并肩作戰,對王敦自然相當了解。他對司馬紹竟然能抵擋住王敦精銳的進攻,感覺非常詫異。
“看來太子也是個很棘手的人物。要是司馬睿走了,又來一個更難對付的,那我們這群老家伙走了之后,后人只會被奪去軍權,回老家種田。”
甘卓神色凝重,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在為司馬睿憂心忡忡。
“不過溫嶠在劉琨手下,曾與胡人多次交戰,經驗豐富。看來溫嶠才是真正指揮之人。”
“兩虎相爭,必有一死。現在勝負未分,我還是別去摻和了,想個理由回襄陽吧!”
甘卓還是沒有改變主意,他一時沒想到理由,正躊躇不已。
劉遵早就幫甘卓找好了理由,不過現在要先讓段文鴦出場。他揮了揮手,船稍微移動,貼在甘卓的戰艦旁。
段文鴦聽完劉遵的指示,幾名士兵已經鋪好木板。段文鴦大步踏過木板,一跳就站到甘卓主戰艦的甲板上。
“諸位,請聽我段文鴦一言!”
甘卓的將領基本都是南方人,沒有見過此鮮卑將領,正互相低聲猜測。但聽“段文鴦”三字一出,眾人均臉色一變,有人臉上露出景仰之情,也有人流露出懼怕之意。
鮮卑鐵騎天下聞名,段文鴦又是段氏鮮卑里的頭號猛將,即使身處南方,將領間也傳頌過其大名。
甘卓之前一直為王敦之事分心,根本沒留意到劉遵已經把段文鴦納入麾下。
段文鴦豎起怒目,一一向船上眾人掃過。
無形的壓迫感頓時籠罩在甘卓諸位將領心頭。那是不怒自威的氣勢,是從死人堆里殺出來的強悍自信。
“王敦逆賊昔日已懷有貳心,劉越石正是為此逆賊所害!吾雖勉力勸止,仍無力回天……”
段文鴦以當事人的身份,簡明扼要地講了王敦數年前派使者到薊城,編織謀反罪名陷害劉琨之事。
這些往事劉遵當然清楚,畢竟他自己就是親歷者。但段文鴦當時是段匹磾一方,以這樣的身份說出真相,說服力無疑要強上百倍。
船上眾人聽完之后義憤填膺,各種對王敦難聽咒罵之語沖口而出。甘卓雖然對此事早就有所耳聞,今天聽親歷者復述,那體會也恍如身臨其境。
劉遵見火候差不多,也該輪到主角出場了,于是走到段文鴦身旁,舉起手上寶刀:
“此乃當今圣上御賜寶刀,可斬敵寇,更可斬奸臣!今王敦禍亂朝廷,建康形勢萬分危急,諸位可愿助我劉遵一臂之力!”
劉遵說完,鏘一聲拔出寶刀,高舉上天,銳利的刀鋒閃出攝人寒光。
船上已經群情激昂,連后面的幾條船也躁動起來,眾人熱血沸騰,恨不得現在就沖進石頭城,砍下王敦項上人頭。
劉遵微笑著看向甘卓,心里想的是,家父劉琨還是有用吶,這號召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要是我穿越成一個無名之輩,在東晉這年代,有人看他一眼都算不錯了。
即使老練如甘卓,此刻也慌了神,他心想:劉遵這一手真陰險吶,這是想在我面前奪走我的兵權!我要是不答應,分分鐘都下不了這船。
都怪我自己表現得那么猶豫,算計來算計去,我可不能為他人做嫁衣!
甘卓決心不能那么輕易就讓劉遵得逞,他咳嗽了幾下,讓氣氛冷卻些許,然后對劉遵說:
“劉越石為奸臣所害,老夫萬分悲痛。如今我當親自掛帥,直取武昌,以解建康之圍,何如?”
劉遵慢慢收起臉上笑容,他知道甘卓這是想以聯軍盟主身份,奪回主動權。但他豈能讓甘卓如愿?
劉遵嘴角一斜,幽幽地開口說:“甘將軍似乎是忘了一件事,王敦既然會陷害家父,也不會顧念與將軍的舊情。”
“將軍難道以為,襄陽城如今還在自己手中?”
“無后顧之憂者方有殺敵之心,將軍自當回守襄陽。遵一介匹夫,可以為晉室身死,無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