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縣,一座“破敗不堪”的縣城,整個縣城,連帶著周圍的數個鄉鎮,都給人一種蕭瑟的感覺。
只不過相比于表面的落寞,潛山縣內,卻是呈現出一股別樣的生機。
究其原因,還是和那位“許押司”有關,自從這位押司帶著人馬來到潛山后,那可謂是“青天有了”,百姓得救。
此人剛來便招募鄉勇,每日訓練兵丁,廝殺聲從縣衙校場傳到了大街上,格外安了不少人的心。
而且其開的“二兩響銀”,對于哪怕沒有被山匪劫掠,依然貧苦的當地山民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要知道哪怕如今糧價還算平穩,一石糧食也要一兩銀子,每月二兩銀子就是兩石糧。
這對于山里本就地少,平日里靠粗糧野菜度日的人家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以至于最近縣衙再次招人的時候,據說人頭都快擠不下了,鬧到最后,不得已提高了選兵標準。
你要問選兵有何標準,其實標準規整起來就三條,第一條就是出身,以良家子為先,何為良家子,農戶爾!!
甚至許浩還曾說過:
“小販子弟不用,橫街竄市者不用,商賈子弟更不用,官宦人家絕對不用!!”
數了數去,其實就剩下了農家子弟,一個選擇。
而第二條,其實就是“體能”,這個時代談體能,其實也是虛話,多數百姓飯都吃不飽,能有多好的體能。
所謂測體能,其實就是看你有沒有病,若是能跑完三里地,證明身體康健,若是連三里都跑不完,那基本廢了。
(約等于現代一點五公里,其實就是單純的看看腿腳好不好)
這一條其實也是故意的,因為能跑完的大多數動手每天干農活的農家子,至于那些想著進來混一官半職的“富家子”,這幫人從小養尊處優,能跑完才怪。
若是跑完了,那更要用了!!
第三條相比于前兩條,其實在如今這個時代,卻是很滑稽,但又很符合現實。
那就是“獨子”不要,必須家中二子,乃至三子以上者,才有權參軍。
這一條也是議論最少的,畢竟在如今這個“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純樸時代,許浩這一做法,反而引起了當地不少老古董的好感。
連帶著對他“私設民營”的議論,都少了不少。
就這樣,這個名為“潛山民營”的保鄉軍,就如此將招牌樹立起來。
…………
“城內修整如何??”
縣城府衙內,許浩踩在那個還沒有安裝上去的“明鏡高懸”的牌匾上,看著身側的許濱。
許濱撓了撓頭:
“大哥,你真是聰明,自從你說要召集城內流民修整縣城,以工帳換取糧食后,整個潛山城內,如今是一個流民都沒有了。”
“別說流民,昨天我見一個乞丐乞討,這潑皮,有手有腳,總想占便宜,不勞而獲,被我抓去城外挖壕溝去了!!”
許濱說到這,烏黑的眼珠微微轉動:
“大哥,如今這兵也練了,啥時候去剿匪啊!!”
“兵,什么兵??”
許浩一副“不明白”的樣子,讓許濱氣急緊追:
“大哥,今天早上官軍還派人回報,說是山匪設伏,損失慘重,讓我等在潛山拉人充軍,這,這早晚得上啊!!”
(安慶綠營大多數時候,都是不滿編的,不光安慶如此,大清各地除了那些所謂大營,地方上的,大多都是不夠數的,畢竟喝兵血,拉人頭,那可是從前明就留下來的優良傳統,怎可背棄!!)
許浩的腳下發出“吱吱”聲,明鏡高懸四個字在他的腳下不斷摩擦,一旁的許濱急的直跺腳,卻無可奈何。
“等,等時機!!”
許浩半天吐出一句話,讓許濱差點噎死。
看著“不耐煩”的許濱,許浩嘴角掀起絲絲笑容,上前習慣性拍了拍對方的臉蛋:
“我考考你,如今正兵幾何??”
“這還用考,傻子都知道,四百二十五,不多不少!!”
許濱不高興的撥開許浩的手:
“大哥就是太小心了,那幫賊官留下的銀子,足夠咱們募八百不止,大哥非得只募四百,若不是加了點文員,怕是連這數都沒有。”
“還說什么事急而敗,娘的,聽說書的講,這大清朝的祖宗,那個什么努爾哈的,十三副鎧甲就敢起兵,大哥如今有地有人,還有我和楊大頭,賽師爺,竟然連八百人都不敢募,真是……”
許濱說到這,就打住了。
“咋了,繼續說啊!!”
“怎么不說了??”
許浩眼神淡然的看著閉嘴的許濱:
“你心里想的,我不知道,就你心里那點九九,我不猜都知道。”
“但你要知道,蚍蜉撼樹,不可急,這大清朝,絕對沒有那么簡單。”
許浩頭微偏,眼神好似向西北方向看去。
“那也不能太……”
“太什么??”
“太慫了!!”
許濱眼神堅定的看著許浩:
“大哥如今干的,難道不是謀反,難不成還是忠良??”
許浩沒有回答,而是轉了個話題:
“去把楊立仁給我叫來。”
許濱撇了撇嘴,嘟囔了一句“楊大頭”,就轉身出了府。
待許濱走后,許浩“咔嚓”一腳,踩破了“明鏡高懸”中的“明”字。
………
“楊大人,這弓箭手我們變不出來,附近的獵戶都找遍了,一聽咱們征兵,全跑了。”
“是啊楊大人,真的不是我們不用心,是真的弄不出來啊!!”
馬房前的一處草垛旁,兩個身著“帶標號服”的兵長看著眼前這個楊閻王,說話的時候,心里都打哆嗦。
畢竟楊閻王的威名,在新兵期的時候就領教過。
(新兵期十天不到,典型的速成)
(兵制:士兵,十夫長,百夫長,以及主管訓練的兵長)
“弓箭手不能拖,哪怕趕工也要拉一批出來,我不管你們用什么辦法,也得拉一批人出來。”
楊立仁不留情的模樣讓兩人連連叫苦。
“當然,我也不是不講人情,拉一人我給五兩,十個人直接翻倍,要是誰能給我拉三十人來,我就給他一個百長干!!”
楊立仁說完還不忘又教了一招:
“可以用騙,不,用請的方式,把人給我請過來!!”
“我等愿效犬馬之勞!!”
“遵命……”
看著這兩個說話逐漸“文鄒”的兵長,楊立仁不免心里感嘆一聲:
“還是權力養人!!”
“楊大頭,我大哥叫你!!”
不遠處,一陣熟悉的粗聲傳來,楊立仁轉身揮斥兩個兵長,隨后拱手道:
“許帥有令,我自就來!!”
看著走在自己前面的楊立仁,許濱在身后嘀咕了一聲:
“這個楊大頭,卻是越發不像當初了,走起路來,竟然還真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