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考較突來,建文心計
- 靈堂質問朱元璋,請陛下稱太孫
- 竹子葉熊貓
- 2060字
- 2024-10-17 23:59:03
藥羹依舊清苦。
朱允熥皺著眉頭吃下。
他年紀還小,用不著表現出喜怒不形于色的姿態。
該演戲的時候演戲,不用演戲的時候,還得做個正常人。
匆匆將藥羹吃完,他又去殿外踱步。
開祥緊跟在后頭。
“御醫可會五禽戲、八段錦?”
“奴婢問了,御醫不會,只是會些按摩針灸的方法。”
“那想必是個年輕御醫了。”
“模樣不大年輕,臉上還有刀疤,說話也沖。”
朱允熥起了興趣:“行伍出身,難怪說不會五禽戲。”
御醫常見,軍醫可不常見。
朱允熥原以為這是個得了父輩福蔭的,沒想到是從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兵。
軍醫嘛,文縐縐的五禽戲定是不會,拳腳功夫,那肯定不差。
說不定救的人還不如殺的人多。
朱元璋不給個正經御醫,派了個軍醫來要做什么?
他細琢磨著其中意味。
“之前聽你說,皇祖父還賞賜了幾個廚子?”
“是的。”
“那這藥羹里的肉,是他們做的?”
“不是。”
“那派來做什么?”
“奴婢不知。”
“無趣。”
“奴婢有罪。”
開祥跪的一氣呵成。
“你做什么?起來吧。”
朱允熥往前走了幾步,又扭頭道,“御醫醫術精湛,我感覺身體好上許多,不該在東宮懶睡,明日還是去守靈盡孝。”
“陛下發了旨意,要等御醫檢查之后……”
“連五禽戲都不會的御醫,哪里會檢查身體。”
朱允熥做無賴狀,“我就是要去,不去我就拿針扎自己。”
“……”
開祥一時無言。
沉默片刻。
開祥拋出消息。
“奴婢聽宮里人說起,陛下已經傳了旨意,還有兩日除服,皇子皇孫殿下都要去修學。”
除服,也就除衰服,著素服。
意味著不用每日去靈前守靈。
除服的時間,一般由禮部議定,上呈皇帝。
皇帝覺得可以,那便照著辦就是。
當初馬皇后崩,禮部引宋制為請,在京文武官及聽除官,都著斬衰。
二十七日除服,服素服百日。
定制在前,后面徐皇后崩,也是二十七日除服。
仁宗皇后張氏崩,同樣衰服二十七日而除。
朱允熥算了算日子,再有兩日,就是二十七天。
“旨意什么時候下的?”
“奴婢不知。”
“之前可聽說過?”
“奴婢之前不曾聽過。”
“那就是今日咯?”
朱允熥心底盤算著。
太子朱標在朱元璋心里的份量,有目共睹。
之前不曾下旨意,現在突然多出旨意。
莫非是禮部官員,冒死進諫?
大明的官員,有這份骨氣?
他搖了搖頭。
八成不是。
朱允熥追問一句:“都要去?”
“奴婢聽宮里頭是這樣傳的。”
“我也要去?”
“奴婢不知。”
“那就是要了。”
朱允熥心中思索。
他要去,那朱允炆也得去。
其他皇子皇孫也都在。
還有翰林院的官員。
皇子皇孫修學,又能鬧出不小動靜。
打擂臺?
朱允熥福至心靈。
他心底有幾分興奮。
大漢棋圣誠不欺我。
這盤外招簡單粗暴,直接將這盤棋,給盤活了。
朱元璋不愧是一代雄主,心思狡詐如狐,手腕又是果斷。
這么快就做下決定。
眼下棋盤上他依舊劣勢盡顯。
托前身的福,之前比分是1:99。
他一番破釜沉舟外加旁敲側擊,成功打開些局面。
比分雖然還是1:99,好歹不限時了。
朱元璋的考較嗎?
他忽的輕松不少。
前世面對的考較還少嗎?
區區朱允炆。
不過是些許風霜罷了。
……
長善殿。
“母妃。”
朱允炆從殿外走進來,“允熥氣色好了不少,應當沒什么大礙了。”
呂氏不置可否,點了點頭:“你也疲累了,吃些東西,今夜還得守靈,不要耽擱了。”
“孩兒明白。”
“你們先下去吧。”
散退了周圍服侍的內侍,呂氏面色陰沉下來。
“允炆,你得小心這小子,他絕對不安好心。”
朱允炆吃口粥,稍稍沉默片刻,才道:“他爭不過我。”
“母妃知道,可不得不防啊。”
“前日他在靈堂前與我對答如流,一改往日言語不清之象。”
“我懷疑他蓄謀已久,過往表現,不過是掩人耳目。”
“現在得了機會,狐貍尾巴也就露出來了,那點心思,無非就是為了儲君之位。”
“他現在有了這個想法,只會不斷地鉆營,允炆你得小心在意才是。”
呂氏小聲勸誡。
朱允炆將肉粥吃完,才回答:“母妃放心,該做什么,孩兒心里清楚。”
“熥弟與孩兒之間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他想要追上孩兒,無異于癡人說夢。”
“母妃不用過于憂慮,以免自亂陣腳,只需要穩扎穩打,熥弟對孩兒造不成任何威脅。”
“再者說,母妃也可以熥弟身體不適為由,將他留在東宮之中。”
“一個出不去的皇孫,對孩兒來說,不會有半點威脅。”
呂氏聞言輕聲一嘆:“唉,這才是母妃煩惱之處。”
“陛下今日下了旨意,再過兩日,就將除服修學,到時候所有皇子皇孫,都會進修功課。”
“陛下雖沒有明說,可意味不言而喻。”
朱允炆眉頭微微一皺,“母妃將這消息瞞下便可,父王喪期之內,母妃自可說心傷過度,精神恍惚。”
“你說的倒也算是個辦法,不過昨日陛下賞賜如此多宮人,母妃懷疑,里面有不少眼線。”
呂氏壓低了聲音,“之前東宮由你父王掌管,密不透風,陛下也十分放心,故此母妃才能有諸多手段。”
“但現在你父王薨逝,陛下即便是陷入悲痛,也反應過來了,這一番賞賜宮人,處處透著不對勁。”
“母妃又不是你父王,這種事情攔不下來的。”
朱允炆聞言微微點頭:“母妃難處,孩兒自然知曉,既然瞞不住,那索性就不要隱瞞。”
“明日孩兒親自去與熥弟說,將此事告知,勸他好好入學。”
“如此做,更好!”
……
……
注:
1、洪武十五年,皇后馬氏崩。禮部引宋制為請。于是命在京文武官及聽除官,人給布一匹,令自制服,皆斬衰二十七日而除,服素服百日。(《明史》志·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