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兄友弟恭,冠冕堂皇
- 靈堂質問朱元璋,請陛下稱太孫
- 竹子葉熊貓
- 2105字
- 2024-10-18 23:58:49
“哥哥來得如此早,可曾用過早膳?開祥,愣著干嘛!快去盛一份藥羹來。”
朱允熥熱切的拉著朱允炆,“哥哥可別看這藥羹其貌不揚,這可是好東西?!?
“弟弟每日吃這藥羹,味雖清苦,但是對身體頗有益處。”
“哥哥每日勞累,夜間還在守靈,身體怎扛得???”
“拿這藥羹補一補,也好恢復些元氣,以免垮了身子,叫弟弟傷心?!?
朱允炆輕拍了拍朱允熥雙手,面上滿是感動之色:“好熥弟,不用這么麻煩?!?
“我起居生活有母妃照料著,總不至于出什么問題。”
“倒是熥弟受了苦,近來母妃心中哀痛,事情難免疏漏,熥弟不要怪罪。”
“誒,哥哥說的哪里話,做兒子的怎么敢怪罪母妃。”
“這些粗俗事情,交代給下人去做就是了,哪能勞累母妃親下?”
朱允熥瞧著沒有動靜的開祥,佯裝發怒,呵斥道:“你這奴婢怎么回事?叫你去你還在這拖延怠慢,我說話不好使?”
開祥無奈,您這眼神,是想讓我去嗎?
“無妨無妨,我已經吃過了,熥弟用不著麻煩?!?
“這次,有件事情要叮囑熥弟?!?
提及正事,朱允炆語氣嚴肅幾分,“以前熥弟不愛讀書,欠下不少功課,你年紀小,父王和母妃也不強迫?!?
“可現在父王猝然薨逝,東宮內只剩下母妃一人操持,勞心勞神?!?
“你我都是母妃兒子,自該為母妃分憂,好好讀書,完成功課,不叫別人看扁了去?!?
“熥弟,你今年十三,也該脫去稚氣,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了。”
“哥哥教訓的是,弟以前糊涂,辜負了父王和母妃一番心血。”
朱允熥感動落淚,大顆大顆往下掉,他伸手抹了抹,聲音一時哽咽。
“等父王喪期一過,弟必定努力讀書,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只是現在還在父王喪期之內,弟身體好些,便去守靈,讀書之事,還得往后延遲些。”
“哥哥近來疲累,弟心中過意不去,等弟身體好些,就與哥哥一同守靈,以盡孝道?!?
還有一日就可除服,這消息朱允熥心里清楚。
可眼下正是故作不知情的好時機,運作得當,還能麻痹一下朱允炆。
營造出一種他身處東宮,消息不通,能夠隨意拿捏的感覺。
朱允炆不疑有他:“熥弟有心盡孝,父王泉下有知,也會感到高興?!?
“昨日皇祖父傳旨,再過一日,便可除服?!?
“除服之后,諸皇子皇孫入大本堂修學,往后可數日一祭?!?
“熥弟,后天,你就要入大本堂修學了,切記勤學好問,明學篤行,不可惹出禍事來,明白了嗎?”
“可……可弟只為父王守靈一日,就要修學,弟心中惶懼,能不能推遲幾日,容弟為父王盡孝?!?
朱允熥懇切請求,神色間滿是懊惱,“弟慚愧,父王病重,不能親自侍奉湯藥。如今父王薨逝,弟只守靈一日,怎能如此?”
“哥哥,能否為弟向皇祖父討一個恩典,讓弟能略盡孝道?”
“這……”
朱允炆搖了搖頭,“熥弟有這份心,父王泉下有知,就不會怪罪你了。皇祖父既然下了旨意,你我作為晚輩,遵從就行,不必橫生枝節。”
“父王真不會怪罪弟嗎?”
朱允熥滿眼期待,望著朱允炆,神色間滿是期許。
不知怎的,朱允炆心底閃過幾分陰暗想法。
若是現在狠狠擊碎朱允熥這點幻想,不知他會是什么模樣。
這陰暗想法轉瞬即逝,朱允炆暗自消化掉,隨即飽含鼓勵:“熥弟,父王對我們向來關切,只要你好生讀書他必會高興,又怎么會怪你?!?
“好,弟必定努力讀書,不讓父王在天之靈失望。”
“熥弟能如此,善莫大焉。這兩日你好好休息,讀書也苦,沒有一個好身體可不行?!?
“哥哥也該好生休養,都瘦了,弟心疼哥哥?!?
兩人一番兄友弟恭,言辭懇切。
又寒暄幾句,朱允炆起身離開。
朱允熥親自送至端敬殿殿門口,目送朱允炆離開后,又站了小片刻,這才回殿內。
“你倒是手腳麻利?!?
殿內東西都已經收拾好,朱允熥夸了一句,漫不經心的問一句,“開祥,你說我這好二哥,是不是有圣主明君之象?”
開祥低著頭:“奴婢不知?!?
“你就說實話吧,我又不會說出去?!?
“奴婢實在不知,殿下開恩?!?
開祥絲滑下跪,腦門貼著地面。
“無趣,實在無趣。”
朱允熥不再戲弄開祥。
他能確定,開祥就是在他身邊,負責監視他的錦衣衛。
他的一言一行,都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
今天同朱允炆所說的話,不用半日功夫,就會到朱元璋案頭。
否則他也不必裝出這副兄友弟恭的模樣。
朱元璋最是重視親情。
朱允熥能有懷疑,也能有出格舉動。
但那是在朱元璋面前。
平時,該兄友弟恭,該母慈子孝,該心念孝道。
天下的事情,不怕唱高調,也不怕冠冕堂皇。
最怕裝都不裝了,什么齷齪事都搬上臺面來。
前綴無敵的李二,在砍了兄長,淫亂嫂嫂之后,還是老老實實當了幾個月皇太子。
為的就是順禮法,聚人心。
至少天下百姓,看見的是太子暴病而亡,秦王哀慟,不得不順應天命,繼承大位。
如今情況雖然大不相同,但是底層邏輯,有相似之處。
朱元璋是千年的狐貍,在他面前談聊齋,玩的就是膽大心細。
因此,有些話,通過開祥,走到朱元璋案頭。
而后,便可以帶來連鎖反應。
這倒是個機會。
朱允熥心中思索。
他大可膽大一些,給朱元璋一點小小的精神震撼。
這次朱允炆能如此友善,過來耳提面命,全在于大本堂,本就是他的基本盤之一。
靠著在大本堂中仁厚孝直恭順的表現,朱允炆積聚起了文名。
他久經經營,聲勢已成,自然不擔心朱允熥從中作梗。
想從朱允炆的基本盤上咬下一塊肉,難度不小。
但并非沒有機會。
天下事,因勢利導,沒有絕對的盟友,只有絕對的利益。
朱允熥可不相信,大明的文人,都是如方孝孺這樣的硬骨頭。
今日文人可助朱允炆,明日文人便可助他朱允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