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有心無力,大案將起
- 靈堂質問朱元璋,請陛下稱太孫
- 竹子葉熊貓
- 2130字
- 2024-10-19 22:13:52
蔣瓛一路心驚肉跳。
他步伐極快,近乎是橫沖直撞。
入得殿內,蔣瓛捧著奏本,一個滑跪到達御前。
他已經感受到朱元璋那份不耐。
戰戰兢兢的奉上奏本。
蔣瓛頭低垂著,靜待朱元璋的旨意。
奏本上所書,皆是洪武十五年,所有侍奉東宮的內侍名單。
朱元璋打開奏本,細細翻看。
奏本上內侍,經過十年時間,死的死,出宮的出宮。
還有些,則是經過宮廷中人員調動,分散在皇城內各處。
十年時間,東宮內侍早已經是換了一大波。
剩下部分,十年前人微言輕,做的都是最卑賤的活計。
朱元璋眼眸微沉,將奏本放在桌案上,直接開口:“蔣瓛,說說你的看法?!?
身為皇帝,他負責作出決定即可,執行過程,自然有手下人代勞。
事事都要他親自去思考去完成,豈不是如諸葛武侯一般,被活生生累死在五丈原前?
朱元璋廢丞相,權歸中央,為的是徹頭徹尾的把控住決策權力。
并非是所有事情,都需要他親力親為去做。
否則,要六部臣工何用?要天下官員何用?
如今東宮內侍變動消息都已經擺在案頭,短時間內他思索不出太多東西。
可蔣瓛應該要做好調查,包括具體的信息,以及對信息進行整合之后,得出的結論。
蔣瓛自知會有此事,并不驚訝,一板一眼的回答:“回陛下,經過臣緊密調查,東宮內侍變動,應當是屬于正常變動。”
“十年時間,東宮內侍變化,每年都在進行,并非突然大變動?!?
“其中死亡出宮的內侍,雖說數量不少,但大多身份低微,接觸不到什么機密事宜?!?
“而現如今還在東宮之中的內侍,十年前已經有一定地位身份?!?
“東宮內各太監、少監,幾乎未曾有太多變動,變動的只有底下的內侍?!?
“在皇城之內,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臣以為,并沒有值得在意的地方?!?
朱元璋聽蔣瓛一頓分析,微微點頭。
蔣瓛說的的確在理。
皇城之內,內侍眾多,其人員變動,也極其頻繁。
這件事情,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出現,從始至今,都是如此。
首先,皇城之內需要的內侍數量大,每年都有新進增補,變動頻繁,實屬正常。
其次,朱元璋自己心里也清楚,內侍不斷地往上爬,到了監丞,才算是有些許身份。
剩下的,可以說都是底層炮灰,在皇城之內,就是受人欺辱凌虐的對象。
所做的全都是最底層的臟賤活計,累死打死的不知道多少。
最后,則是皇城中內侍來源的問題。
如今皇城之中,內侍大多數,都是高麗進貢而來。
這番邦屬國送來的牛馬,在皇城之內,數量眾多。
因為出身卑賤,語言不通,宮中人并不信任。
變動頻繁,都已經是正?,F象,即便是朱元璋,也頻頻進行調動。
朱元璋心中思索,那日朱允熥所說,或許僅僅只是嘩眾取寵,為的是引起他的注意。
如呂氏這樣的弱女子,進入宮門之后,人微言輕。
即便后面被扶正為太子妃,行動也受到極大地限制。
如果說她有為自己兒子爭一爭的想法,朱元璋相信。
大位在前,誰不心動?
呂氏又被扶正,自家兒子子憑母貴,同樣是可能的儲君人選。
如果不心動,那呂氏早就成了圣人。
可天底下哪有圣人,朱元璋嗤之以鼻。
她呂家的老祖宗,可是降了蒙元,得了高官厚祿。
而她的父親呂本,為了榮華富貴,不還是背主而投?
難怪她呂家自此絕后,背信棄義之輩,自有上蒼懲處!
朱元璋確信,太子妃呂氏,肯定有過爭儲的心思。
尤其是在她被扶正為太子妃之后!
但呂氏不會有這個膽量,更沒有這個能力,去暗害他的好大孫。
如果十年前的呂氏就有這個能力,暗自加害他的大孫。
那他朱元璋,豈不是成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話?
朱元璋思緒逐漸清晰,陰沉的面色稍有所緩和。
“蔣瓛,這件事情朕不希望有任何風聲傳出來,因你這次調查而驚動的內侍,該殺的就殺,無須顧忌身份?!?
“臣遵旨。”
“還有,就是這枚香種!”
朱元璋毫不猶豫的下令,“東宮中現有內侍,咱要你狠狠地刷一次,凡是牽扯進香種一事之人,不論身份,全給咱抓了?!?
“咱倒要看看,這幫混賬東西,這些年搞出了什么事情,讓咱孫兒,如此惶惶不可終日。”
作為錦衣衛指揮使,朱元璋的心腹鷹犬,蔣瓛自然知道皇帝的調查。
此刻聽得皇帝下令,他心底一顫,“陛下,如果牽扯到太子妃和三皇孫殿下,臣該如何處置?”
朱元璋神色一冷:“會牽扯到他們嗎?”
蔣瓛身體一僵,深吸一口氣,果斷回答:“回陛下,絕無此事。”
“退下吧,不要讓咱失望?!?
“臣遵旨!”
蔣瓛弓著身體,緩緩地退出大殿。
直到殿內那一道陰冷的目光不在身上時,他才伸手擦了擦額頭上豆大汗珠。
殿外陽光有幾分刺眼。
蔣瓛卻感受不到半點暖意。
后背上黏糊糊的,滿是濕冷。
他內襯已經全濕了。
方才那一句話,蔣瓛感覺自己就像是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如果不是他腦子一激,機靈回話,恐怕過幾日,這錦衣衛指揮使,就要換做其他人了。
伴君如伴虎,即便他是陛下最忠誠的鷹犬。
可牽扯進皇家內部傾軋之中,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
好在,十年前的事情,再次查探,依舊沒有半點問題。
否則,他真不知該如何收場。
至于現今發生之事……
蔣瓛面色冷厲。
只好委屈那些卑賤東西了。
……
朱元璋將奏本塞進桌下,閉著眼,消化著近來的消息。
隨著年歲增加,他越發感覺到力不從心。
以往能夠很容易就處理好的事情,現在也開始需要他仔細思索了。
這不是一件好事。
雖說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
可朱標猝然薨逝,還是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他花費一生心血,建立起來的大明,不能夠二世而亡。
一個合格的儲君,是他現在最需要的,也是大明最需要的!
他老了。
時間不多了。
所以,儲君人選,該盡早確定下來。
半晌。
朱元璋睜開眼。
“去把那個小兔崽子叫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