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想辦法把這些配方搞到手?
- 年代:從魔都知青飯店開始
- 墨舞煙柳
- 2473字
- 2024-11-09 18:40:34
晨曦微露,第一縷陽光,映照在黃浦江上,波光粼粼。
王福生乘坐公交車來到郭琦紅的家。
他來的次數逐漸減少,對方已能熟練包餃子餛飩,雖說還不夠美觀,但生意已經明顯不錯。
街坊們一開始是抱著同情心來支持她。
由于面皮、餡料里面加了科技與狠活。餃子皮不沾粘,不破不爆,餛飩餡大皮薄,二者味道也非常鮮美。
精明的魔都人很快就發現,自己做,還不如買郭琦紅的水餃餛飩劃算。
這些師奶們私下里算了成本,自己搟皮買肉剁餡,加上肉票和面粉票,仔細算下來,和郭琦紅的售價差不多。
找郭琦紅買水餃餛飩,還不用肉票、面粉票,師奶們手指頭七掐八算,都覺得買郭琦紅的水餃最為劃算。
再者,她們忙活大半天,味道還不如郭琦紅做的好吃
就這樣,郭琦紅的水餃餛飩生意慢慢的好了起來。
王福生剛進屋,看郭琦紅正艱難的將她母親扶起來,準備換床單。
“哎,慢點,”王福生放下東西,趕緊幫忙將她母親抱起放在另一張小床上。
“這里臟,你趕緊出去吧,”郭琦紅母親有些惶恐,畢竟常年臥床,有異味,連忙阻止王福生幫忙。
“一起動手,速度才快。”王福生倒是沒想那么多,前世農村娃,家境一般,什么臟的臭的沒見過。
郭琦紅看他動手幫忙感到有些不安和尷尬,再看王福生一副滿不在乎的模樣,這才漸漸放松了些。
母親看著王福生和女兒在忙碌著,心里很是感激。
自從王福生來教包餃子之后,家里的環境衛生大變樣不說,琦紅整個人的心境都在改變,臉上也已看到久違的笑容。
“那個扔掉!”
王福生看郭琦紅習慣性的將一些廢棄的東西收納起來,一個皺眉苦笑,說道:“你要慢慢學會斷舍離。”
“斷舍離?佛教的東西?”
“和那無關,這斷,是指人跟自我的關系,也就是要斷自己的煩惱;舍,說的是人跟物的關系,把不需要的東西,統統扔掉。離,則是你個人和他人的關系,離開那些讓你不舒服的人。”
郭琦紅似懂非懂,只是明白王福生不喜歡她這種習慣,順從地將東西掃進畚斗,扔到垃圾箱。
忙完,二人洗凈手,坐下來包餃子。
“目前餃子和餛飩,合計每天都會有一斤半到兩斤的剩余。這該怎么辦?”
冰箱!
郭琦紅這里確實是非常需要一個冰箱,以后其他人跟著發展也需要配備冰箱。
可現在路邊賣冰棍冷飲的都還沒有冰柜用,全都是前世抖音看阿三將飲料扔進大冰塊里降溫。
王福生覺得二手冰箱其他地方可能很難。在魔都這里應該沒太大問題,就是數量多少而已。
1937年魔都就已經大批量生產電冰箱,光緒年間魔都生產家用電器的企業都有幾十家,電風扇、電熨斗、電爐、電灶、電炒鍋、電熱水壺等各種產品。
60年代末魔都還大量生產風扇、冰箱、空調、洗衣機這些產品出口。其中魔都電氣冰箱廠不僅生產冰箱,還是全市唯一一家能生產空調的廠家;
后來就不值得說了,今年已經開始恢復冰箱、空調、洗衣機這些生產線,明年和小日子洽談合作,兩三年后滿大街都可以看見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了。
王福生想了想,既然暫時沒有冰箱保鮮,那就吃和送吧。
“如果你不怕吃膩了,那剩下的就當做晚餐吧。”
“這哪行,每天賺的錢利潤也就這一斤兩斤的水餃,我給吃了,豈不是要虧本。”
“你現在不能急著想賺錢,做生意賺錢,越是想賺錢或者賺快錢,往往很容易摔跤。得一步一步慢慢來。”
“可如果繼續這樣,每天都在消耗,都在虧錢,我……我……”
“都說了,目光要放長遠,況且這些我已有計劃安排,屬于正常狀態,你呢第一只管做,第二有剩的第二天一定不能賣,那是砸牌子的行為。只能吃,自己也會吃膩,那么就送。送誰呢?你這附近不是有孤寡老人或者一些困難家庭,給他們。”
郭琦紅聽傻眼了,自己吃,吃不完送,你這簡直就是活菩薩!
王福生不管她怎么想,總之,你只管執行就是了。說話的時候口氣難免有了些命令的口吻:
“你照我說的去做,自己母女吃膩,煮好了送孤寡老人和困難家庭。”
王福生繼續交代她:“記住要煮好了送,免得他們舍不得吃,到后來餿了再煮了吃,一旦吃出問題大家都講不清楚。”
前世從事餐飲行業,見多之后,明白為什么許多企業寧可倒掉也不拿去贈送,你倒掉啥事也沒有。送,吃出問題麻煩事可就多了。
郭琦紅送王福生離開后,回到房間和母親閑聊。這時還沒到煮飯時間,街坊一般不會上門買水餃。
“他說的沒錯,一個斷舍離,我們是該跟過去做個了斷,這樣才能向前看。二是送吧,送給孤寡老人和困難的家庭。”
“嗯,我知道該怎么去做。”
“琦紅啊,記住千萬不能出問題連累到福生。”
郭琦紅母親看女兒近期變化極大,臉上也有了些血色,稍有往日的風采,心中感嘆,女兒大了,該出嫁,卻不知誰會看上我們這樣的家庭。
王福生來到肉丸作坊,看劉茂林拉回來的豬肉,正在分切。
張耀武回頭要帶姚海波他們來看生產過程。
姚海波速度很快,第二天就弄好場地,聽他說以前是個工廠,眾所周知的原因現在廢棄在那,交通方便、水電設施一應俱全。
現在天天催著張耀武將機器給他送過去,還纏著要看生產過程。
王福生說要看就得這里做些安排,于是弄了好的豬肉回來加工。
“就你們三個人?一天干三萬多斤?真特么的牛批!”
姚海波他們到場地一看,嗤之以鼻,小不拉幾的。聽說他們三個人一天干那么多量,這才傻眼。
“都學學,回頭機器開起來,你們都得下去干活。”
姚海波在他們當中一直充當老大,說話也毫不客氣。
豬肉分切洗凈預備上絞肉機,每一個步驟,張耀武和王福生都給他們做了詳細的講解。
肉泥通過輸送帶傳到攪拌機,王福生將淀粉、鹽、味精、還有各種添加劑都倒進去進行攪拌。
姚海波一眼就看出其他東西都算不上什么,唯有王福生后期添加的那些才是要點。
“耀武,以后我們做,這些材料怎么弄?”
“買唄,自己想辦法弄批文,去買唄。”
“你小子,不夠意思,那些哪買的?”姚海波說著指向王福生的添加劑。
“內個,是我們從香江買回來自己調配的。”
王福生已經告訴張耀武,添加劑也沒什么好隱瞞的,可以讓他們知道是化工原料,但不會告訴對方是如何調配的。
“自己調配?”
姚海波暗暗稱奇,這年頭會技術的真不多,沒想到張耀武身邊竟然有這樣的奇人。
不過,張耀武說了配方是秘密,不能說,但會根據他們的用量賣給他們。
看來這些肉丸味道那么好,和這些添加的東西有關,否則食品廠的丸子也不至于相差那么大。
一個叫阿明的小弟看出姚海波的心思,低聲問到:
“波哥,咱們想辦法把這些配方搞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