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小灶
- 四合院開局就搬家
- 夜雨八月
- 2038字
- 2024-10-28 20:55:29
三食堂的規矩,可不只有這一條。
后面才是重頭戲。
共三點。
“招待的剩菜,食堂眾人,人人有份,是大家伙一塊分,還是輪著拿,大家伙拿個章程出來。”
不會像上一世那樣,周建設一個人獨吞剩菜,鬧得整個食堂都對他怨天尤人。
要不是他主角光環顯著,早身死道消多少年了。
這一世,吸取了教訓的周建設,從根上斷絕了這一危險。
“打飯過程中,不允許出現人為抖勺現象,一經發現,立馬離開三食堂。個人的衛生,要搞好,衣服啥的,換勤快點,不能出現前腳去上廁所后腳回來給工人抓饅頭的現象?!?
屋內響起了一陣笑聲。
吃飯。
眼不見為凈。
“食堂的規矩,吃飯不要錢,這一點,我遵從,也可以用飯盒帶飯,這是帶的飯,要付錢,別以為我在刁難你們,大家都不是傻子,有些事情,一旦上綱上線,吃不了兜著走。”
“周師傅說的沒錯,上綱上線,那就是侵吞國有資產?!?
劉志輝的話,讓三食堂的人齊齊變了臉色。
“往輕了說,得罰錢,廠內抬不起頭,往重了說,就如劉師傅說的那樣,侵吞國有資產,不死,也得蹲好多年,家里人也得跟著你倒霉,所以我們要花錢帶飯,別的食堂,我不管,三食堂內就要守我周建設的規矩,劉班長,這件事你負責起來,弄個臺賬啥的,誰花錢帶飯,記誰的名字。”
劉志輝接下了這個差事。
他對自己的定位,十分的清楚,配合周建設,輔佐周建設。
“我沒什么說的了,劉師傅,你有什么講的沒有?”
劉志輝擺了擺手。
“在場的眾人,誰有說的,暢所欲言?!?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人吱聲。
周建設見狀,宣布了解散。
劉志輝湊到他跟前,就臺賬的事情,問了問周建設,別看剛才應承的很痛快,怎么弄,一頭霧水。
根據腦海中的記憶,周建設針對性的說了幾條。
茅塞頓開的劉志輝,朝著周建設舉起了大拇指,他心悅誠服。
......
三食堂的門。
嘎吱一聲開了,一個廠辦裝束的小伙子,將做小灶的食材送了過來。
有眼力勁的雜工,快步迎接了上去,可不會讓周建設或者劉志輝親自動手,都想給周建設留個有眼力勁的印象,繼而拜到周建設門下,當一名學徒。
“同志,多嘴問一下?!敝芙ㄔO沖著送食材的小伙子,問道:“領導都是哪里的人?幾位?”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得問清楚。
各人有各人的飲食習慣,有些人喜歡魯菜,有些人喜歡山西菜,將魯菜送到山西人面前,山西人嫌棄,山西菜送到廣東人面前,廣東人嫌棄味道重。
問清楚是哪里的人,根據地域決定做什么菜。
上一輩子,周建設可犯過這方面的錯誤,弄了一桌子味道清淡的菜給山西人吃,就算他使出了家傳的把式,人家嫌棄味道不酸,最后沾著醋才吃完。
“一共六個人,是西北來的,加咱紡織廠的領導,一共十二位,其中有一位喜歡吃素?!?
小年輕把他知道的內容,一五一十的跟周建設說了一遍,隨后離去。
周建設也開始張羅。
食堂一眾人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
選了幾個靈活點的幫廚,讓他們幫自己清點小伙子送來的食材。
因食而定。
有什么材料,做什么飯。
結合幾位客人的家鄉特色,最終決定做什么菜。
莫說三食堂,就是二食堂的那些人,都在關注著這里,這一炮,必須要打響。
沒什么技術含量的活,周建設交給了周圍的那些人,像切肉,切菜之類的差事,懶得動手,他一心一意的在配料。
得了周建設指使的那些人,變得亢奮起來,說出去,也是一種資歷,我配合大師傅給領導做過小灶,意義不一樣。
燒火,烹飪,出盤。
大家也看出來了,周建設對他們真是不設防,一舉一動都在人們的關注下,怎么炒,怎么炸,怎么翻,怎么溜。
雖然沒有細說,但人們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周建設無私的行為,瞬間征服了三食堂的一干眾人,卻不知道廚藝之道,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累積,看過無數遍不等于你就會做。
喊菜的聲音,在食堂內回蕩。
“紅煎腰段?!?
“三鮮魚。”
魚打頭,腰追隨。
一蒸一炸兩個菜,冒著熱氣,被學徒端進了三食堂包廂。
“幾位領導,嘗嘗,咱們邊吃邊聊。”
一把手身為東道主,招呼著大家。
廠長作為二把手,緊隨其后的附和道:“上一次菜剛上來,老許聞了一下味道,就斷定菜是柳師傅做的,這一次別聞,先嘗,看看是不是柳師傅的手藝。”
老許開玩笑的用手指了指廠長,用筷子夾起一塊魚肉,放在嘴內,品味了起來,保留了魚肉的香味,卻將魚的那種腥味去掉,大師級手筆。
“換廚師了嗎?這味道和以前不一樣了?!?
“先說味道怎么樣?”
“最起碼五十年的功底?!?
紡織廠領導的心,徹底有把握了。
臉上泛起了幾分驕傲之色。
老許又用筷子夾了一塊腰花,嘗了一下,一臉的陶醉。
“美味,絕對的美味。”看著紡織廠的兩位老伙伴,“不是老柳的手藝,別看老柳在你們紡織廠有一刀的綽號,這菜的味道,他做不出來?!?
“更絕的是這道菜,看似肉,其實不是肉,咬在嘴內,勁道十足,是豆腐,豆腐能做到這程度,你們兩個就別賣乖子了,啥時候弄了一個國宴大廚回來?”
紡織廠的幾位領導。
臉色一時間有些動容。
說話的老許,在吃方面,比他們有研究,而且數次受到老人家的接見,他說新廚子的水平達到國宴標準,那一準沒錯。
兩人對視了一眼,眼神中都有喜悅之情在浮現。
今后的小灶,看樣子,還真要以三食堂為主。
“來來來,喝酒,不提其他?!?
“咋能不提呢?必須要提?!?
“老許,你們軋鋼廠好廚多,別在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