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巴草名之考證
比起漫長的夏天,漫長的冬天才是人間的真相。比如那些破冰而行的捕魚人,竹篙從水里拔上來,瞬間就結滿了滑溜溜的冰。
比人更艱辛的是那些畜生們,雞好辦,它們會去尋找灰堆扒食。狗也好辦,因為它鼻子好使。
豬是最難受的了,它飯量大,偏偏飼料總是滿足不了它。人都吃兩頓了,泔水還能有多少?好久不去碾米廠碾米了,米糠眼見著往下少。稻草軋出的草糠是非常難下咽的。母親就和上幾勺子漚好的芋頭莛(父親深秋時分連夜用鍘刀鍘出的芋頭莛泡出來的特殊飼料)。芋頭莛的味道肯定也是不好的,但豬還是吃下去了。
漚泡在瓦缸里的芋頭莛也少了許多。村莊里除了公雞的打鳴聲,就是豬們在拼命喊餓的聲音。本來可以年前賣掉,可太瘦了,賣掉很不劃算。要是在夏天,我可以去拾豬草,一筐又一筐,往豬圈里背。一半被豬吃掉了,一半被豬踩成了肥料。
冬天里,田野里沒有綠茵茵的豬草。
父親卻要求我們去撿拾那些枯在灌溉渠邊的鹽巴草。灌溉渠有淺淺的水,鹽巴草長得好。
那是大年初二的早晨,別人家過年走親戚,我們一家卻在破冰,搖船去田里扯鹽巴草。父親說,豬瘦了,但鹽巴草里有葡萄糖!不信,你們可以嚼鹽巴草,最后嘴巴里是甜的!
的確有點甜……可又是誰,告訴了文盲的父親鹽巴草里有葡萄糖?也許是父親猜的。因為我們村莊的人,都迷信葡萄糖。
大年初二,村莊是滿的,田野是空曠的。田野里沒有人,那寒風吹得更為猖狂。扯鹽巴草的手指都凍僵了,根本用不上力——熬到冬天的鹽巴草的力氣比我們還要大!
村莊那邊時不時傳來鞭炮的聲音,那是人家辦喜事。也有鑼鼓的聲音傳來,那是舞龍隊過來了。而我都無法去湊熱鬧了。父親說,有什么好看的,豬養肥了,賣個好價錢,比什么都強。還有,都打春了,還能玩嗎?
父親說的打春就是立春。我這才知道,那個大年初二是立春,難怪原來很堅硬的土變得比過去酥軟了許多。剛才來的路上,破冰也比前幾天容易多了。冬天的堅硬,正在慢慢地改變。
很多很多的立春忘掉了。但我一直記得那年立春。本來我給自己的正月初二的任務是讀春聯。喜歡讀春聯的我剛剛把全村人家的春聯讀了一遍。那些黑字紅底的春聯看久了,眼睛一團團花。但我還是堅持看一遍。我想遇見令我動心的好春聯。這些好春聯我會抄下來,留到來年的春節,在自家的門上也寫上一副。
但這個計劃還是被滿船的枯鹽巴草打敗了。我們從荒野中扯了很多鹽巴草。可每到夏天,還會有許多鹽巴草蔓延出來。鹽巴草,多像窮日子里的那些頑強。
后來有很多年,我一直想把鹽巴草的學名找出來。終于有一天,我在亂山似的書房里找到了鹽巴草的學名。鹽巴草只是它在我們那里的小名,在其他地方它并不叫這名字。它的標準學名叫狗牙根。也有的地方叫它為爬根草。云南人則把它叫作鐵線草。
鐵線草,我喜歡這個名字,像鐵線一樣,扯不斷,也得用力扯的鐵線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