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因應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創新人才的新要求

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舒爾茨(Theodore W. Schultz)研究認為,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資本最主要的形式,也就意味著,教育是一項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投資。所謂人力資本,也即負載于勞動者身上的資本,其表現形態為知識技能、文化技術水平與健康狀況等。盡管人力資本思想早在古典政治經濟學對勞動價值的研究中已有所體現,但是舒爾茨系統闡釋,并使之家喻戶曉。近年來,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埃里克·哈努謝克(Eric A. Hanushek)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提出,知識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關鍵,人的認知技能,即一個國家的“知識資本”對經濟的長期繁榮至關重要。埃里克·哈努謝克,盧德格爾·沃斯曼因.國家的知識資本[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76.他們通過一系列對比性實證研究得出一個重要結論:認知技能與經濟增長之間具有非常穩定的關系,且這一關系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樣適用。埃里克·哈努謝克,盧德格爾·沃斯曼因.國家的知識資本[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38-39.諸多的研究成果反復提醒我們,學生的受教育年限只是一個量的確證,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學校學到了什么,學的效果、質量如何,即是否掌握了相關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尤其是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已經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迫切需求,這幾乎已經成為國際教育界的共識,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將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性思維作為21世紀重要的教育責任。早在2005年,我國就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發展戰略。2006年,全國科技大會提出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頒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立了“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15年科技目標。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進入新時代,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但依然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2018年,英國科學博物館學者統計,從舊石器時代到2008年之前全世界共產生1001項改變世界的重大發明,中國有30項,占3%。這30項全部出現在1500年前,占1500年前全球163項重大發明的18.4%,其中最后一項是1498年發明的牙刷。在1500年之后五百多年全世界838項重大發明中,沒有一項來自中國。出自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于2017年7月1日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畢業典禮上所做講演《推動和捍衛自由》。中國要全面建成創新型國家,就必須有創新的教育,培養創新的人才,唯有如此,才會有創新的技術、創新的成果,在國際競爭中保持優勢。這就要求我們的各級各類教育在實現基本均衡、基本公平的基礎上向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方向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西青区| 田东县| 正阳县| 扬州市| 龙山县| 竹北市| 福建省| 宜川县| 双辽市| 禹州市| 塔城市| 安阳县| 西畴县| 巴林右旗| 兴宁市| 延安市| 东宁县| 茶陵县| 新野县| 宜丰县| 德化县| 沿河| 镇巴县| 黄冈市| 三门县| 台中县| 峨眉山市| 保山市| 普格县| 密山市| 岳池县| 双辽市| 迭部县| 楚雄市| 峡江县| 宜兰县| 永春县| 台南市| 宝丰县|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