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精準飲食抗癌智慧:生了膽道癌,怎么吃作者名: 何裕民主審 孫麗紅 王秀主編本章字數: 1440字更新時間: 2024-09-27 17:50:19
膽囊癌、膽管癌發病率攀升
2020年全球癌癥統計數據顯示,全球膽囊癌新發115949例,其中男性41062例,女性74887例;死亡84695例,其中男性30265例,女性54430例,均居消化系統腫瘤第6位(圖2)。2020年我國膽囊癌新發數量為28923例,占全球的24.9%,其中,中晚期占比高達80%。全國大約每10萬人中就有6.8人患膽囊癌,疾病進展異常兇險。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膽囊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5%,中位生存時間只有6個月。也就是說,一個進展期的膽囊癌患者從確診到最后死亡,活過5年的可謂是寥寥無幾,多數患者1年后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復發轉移。

圖2 2020年全球膽囊癌患者不同年齡及性別發病、死亡情況
數據來源:單天昊,安瀾,徐夢圓,等.2020年全球肝癌和膽囊癌發病死亡分析[J].肝癌電子雜志,2022,9(4):46-51.
根據中國膽囊癌研究小組(CRGGC)建立的中國膽囊癌多中心回顧性臨床資料數據庫中42家醫院收治2010—2017年的6159例膽囊癌患者的臨床流行病學特征、診斷、治療與預后情況的調查顯示,就地域分布而言,34.973%的患者來自中部地區,11.447%的患者來自東北地區,31.969%的患者來自東部地區,21.611%的患者來自西部地區。2010—2017年間,6159例患者在42所醫院的年均診斷與治療數為(18.3±4.5)例,且呈逐年升高趨勢,也就意味著膽囊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膽管癌是來源于膽管上皮細胞的常見腫瘤,在所有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中占比10%~20%。近20年,膽管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圍內都呈上升趨勢,且該病尤其“偏愛”亞洲人。據報道,膽管癌高發區的日本男性患者死亡率已由1972年的3.3/10萬升至1992年的5.3/10萬,女性由3.5/10萬升至5.3/10萬;瑞典、芬蘭、意大利等國家的死亡率亦有所升高。
在世界范圍內,我國也是膽管癌發病人數最高的幾個國家之一。據《2018中國癌癥報告》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消化道腫瘤占全部癌癥發病率的43.3%,其中膽管癌的占比為3%,每年約有4萬人確診膽管癌。
不僅如此,膽管癌也是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到底有多兇險?
這些讓人觸目驚心的數字和報道卻絲毫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因為從總體而言,膽囊癌和膽管癌的發病數與其他腫瘤相比仍屬少數,而且對于引起膽囊癌和膽管癌的重要危險因素——膽石癥、膽囊息肉的發病,只要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大家一般都會聽之任之,甚至幾十年都不做任何處理,覺得這根本不算什么病,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給膽系腫瘤的發生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空間!
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何裕民教授長期在上海民生中醫門診部從事腫瘤防治工作,2013—2022年接受癌癥患者求治近4萬例,其中膽囊癌和膽管癌患者共計572例,約占總癌癥患者人數的1.43%(圖3)。何裕民教授的門診經常發現膽囊癌患者都是在膽石癥或者膽囊息肉手術后接到病理報告單時,才驚知自己得了腫瘤,且都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預后非常不好!近年來的數據表明,膽囊癌和膽管癌的發病數量劇增和低齡化趨勢愈加明顯!
隨著膽囊癌和膽管癌發病比例的增高及發病年齡低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到膽囊癌、膽管癌的發病因素上來,以期從源頭上對其發病進行研究,降低發病率。何裕民教授的門診中,只要遇到膽石癥、膽囊息肉的患者,何裕民教授都會叮囑患者做好定期監測,密切關注結石和息肉的大小,如果短時間內出現急劇增大,或者患病超過一定年限,一定要及時處理!

圖3 2013—2022年上海民生中醫門診部癌癥患者病例分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