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雙向奔赴!交戰永平!
書名: 明末:開局百門紅夷炮,梟雄崛起作者名: 開門問策本章字數: 2166字更新時間: 2024-11-02 23:01:31
就在多爾袞決定繞開李定國朝著喜峰口的方向朝北京攻去的時候。
此時的山海關,常心也開始聚集軍隊進行撤退了。
山海關留了十萬人,皆由龍乾野所帶領,各個關隘分別部署,以防多爾袞再度轉戰。
實際上,和騎兵打仗就是這樣的,不斷地更改陣地。
常心帶著五萬常家軍精銳,開始從秦皇島撤兵,朝喜峰口而去。
喜峰口距離山海關是120里路,常心的行伍大約需要十三四個小時的樣子才能趕到。
但是多爾袞的行軍速度可就快多了,騎兵大多雙馬配置,一個白天就能跑三百里路。
到凌晨十分,多爾袞就已經趕到了喜峰口。
多鐸比他速度快很多,已經挺入關內,目前多爾袞連多鐸的影子都找不著。
借著月光,多爾袞看清了喜峰口這道關口的樣子,他想起了遙遠十多年前的往事。
那個時候,皇太極、崇禎都才剛上位不久,袁崇煥也還活著。
當年的己巳之變,皇太極便是從這里繞開山海關,直取北京。
喜峰口主要有三大關口,分別是龍井關、大安口、洪山口。
這三個關口規模并不大,隸屬于喜峰口。
當時皇太極的對手是袁崇煥,袁崇煥當時也是在駐守著山海關,卻不料皇太極直接從喜峰口下來,打到了北京。
把袁崇煥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也險些讓大明提前滅了。
也好在滿桂、孫祖壽等人勤王及時。
最主要的還是袁崇煥回來了,也讓皇太極在河北打了不少城池,圍了數日之后,最后只能是無功折返。
但期間,皇太極散播謠言,說袁崇煥與他們建奴有約,反間計,讓崇禎疑心加重。
所以事后,勤王保駕的袁崇煥卻被崇禎給處死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袁崇煥可是直接在山海關正面打退了努爾哈赤,甚至把努爾哈赤一炮轟殘了。
袁崇煥一死,多年部署的關寧錦防線也慢慢失去維護,直到松錦之戰,同任遼東總督的洪承疇慘敗,錦州斷裂。
關寧錦,也只剩下半個。
皇太極這般“伐明同砍大樹”的策略確實奏效,此消彼長下,才有了后來的清軍入關。
想到多鐸已經入關,多爾袞并沒有急于去支援,而是直接向著東面行軍而去。
“大明目前總共是三支軍隊。”
“一支負責出關偷襲盛京。”
“一支在負責鎮守山海關。”
“還有一支在留守京師。”
“我若去支援多鐸,那山海關那支部隊必然會圍剿而來。敵軍火器充沛,一旦形成圍剿之勢,大八旗必然死傷慘重,折戟中原。”
多爾袞分析著現在的局勢,認為去支援并不可取。
“但,只要我堵住這喜峰口,再東進攔截山海關那支火器部隊,大明境內便只剩一支大軍。”
“以那十萬人的實力,根本對付不了我軍的六萬鐵騎,多鐸突破潼關應當不難。”
“他們也皆是步兵,打了許久,未見騎兵,想來,行軍速度遠不及我八旗大軍。”
多爾袞的腦子在轉,思考了許久之后,很快就做出了決策。
幾乎與常心的想法不謀而合!
夜逐漸深,多爾袞的大軍歇了又跑,跑了又歇,朝著山海關的方向急速攔截而去。
而常心的五萬大軍,則正朝著西面喜峰口打去。
愛是雙向奔赴,仇恨也是。
正月十九的早晨,多爾袞與常心的軍隊撞了個滿懷,相遇在永平府。
兩人此時皆是驚疑不定。
“這多爾袞行軍速度竟然如此之快,已然已經突破了喜峰口?”
常心在看到多爾袞的軍隊時,詫異萬分。
他之所以去喜峰口,就是為了攔截多爾袞的騎兵大隊。
但是萬萬沒想到,多爾袞已經完成突破。
李定國沒能拖住一點嗎?
而多爾袞的心情則更是復雜了。
“此等對手,實在棘手,竟然看破了我要奇襲山海關,直沖我軍而來。”
“這才不過一天的時間,便能做出反應,實在可怕。”
多爾袞有一種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被對方監視的感覺,全身上下像是有螞蟻在爬。
而且多爾袞并不知道常心究竟有多少兵力,只能大致推測對方是一支精銳火器部隊,人數在一萬以上。
不過在他心里,這會是一場勢均力敵的交鋒。
他無論贏不贏,只要拖住常心支援北京,為多鐸爭取足夠多的時間,那就夠了。
兩軍交鋒,并沒有第一時間展開斗爭,而是隔著永平府的青龍河隔江相望。
常心的軍隊停在青龍河東面的盧龍縣。
多爾袞的軍隊停在青龍河西面的遷安縣。
“真是沒想到,我和多爾袞居然會在這種地方相遇上了。”
常心展開衛星視野,直接將多爾袞的兵力一覽無余。
“竟然只有三萬騎兵嗎?”
“那其他的軍隊呢?”
常心見到多爾袞竟然只帶了三萬騎兵,心中不免疑惑。
目前京師還沒有傳來傳遞來任何消息,這也讓常心感到陣陣不安。
到了正午時分,多爾袞終于動手。
他派出了一支三百余人的騎兵,直接過橋,開始對常心的陣地進行探查。
“踏踏踏……”
清脆的馬蹄聲在岸邊響起,引起了負責看守河堤的常家軍極大警惕。
“敵軍來襲,做好應戰準備!”
看守河堤的常家軍,總共是六個百戶,也就是六百人左右,皆是鳥銃手。
而領頭的百戶,手上則拿的是栓動式步槍。
眾人躲在樹后,聽著馬蹄聲漸近。
而渡河而來的建奴士兵,同樣警惕無比,這三百人中,有手端鳥銃,四處環顧者。
也有已對弓箭上弦,雙眼死盯叢林者。
眼神皆兇惡萬分。
清軍的騎兵,向來都是冷熱兵器混用,這三百騎兵有這樣的配置并不奇怪。
六位百夫長,呈南北夾擊狀。
雙方皆屏息凝視,等待著一個良好的出手時機。
“砰——”
一發栓動式步槍的子彈從叢林里高速射出。
直接將三百人的領頭者腦袋射開了花。
此舉,瞬間點燃了這劍拔弩張的氛圍。
建奴士兵迅速分隊展開清繳,分兵朝南北兩面殺去。
“咴咴——”
慘烈的馬鳴聲在河岸響起,也驚動了兩邊的軍隊。
“十四爺,這,是不是該動手了?”
吳三桂在多爾袞邊上,焦慮道。
多爾袞卻抬手。
“再等等,還未刺探到敵軍具體數量,不能貿然動手。”
“如果渡河之后,發現敵軍人數極多,火器精良哪該如何應對?”
多爾袞絲毫沒有上頭,靜待著局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