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初來
崇禎八年,正月初九。
剛過年關,北方的天氣依舊是極為的酷寒,尤其是這小冰河時期的冬季,更是冷的令人發指。
沿途所見,處處都是一片的枯黃,時不時有細小的灰塵被風吹的漫天飛揚,極目望去,似乎就看不到丁點的綠色,更看不見一個人影。
這種天氣下,估計也只有幾只已經餓的發瘋的野兔時不時出沒在田野之中,拼命的啃噬著不多的還帶著青色的草根,時不時警惕的看著四周。
突然,一只野兔似乎聽到了什么,正在吃食之時突然人立而起,只是略略的觀望一下,便即受驚而逃,轉眼之間便即沒了蹤跡。
過了一會兒,大地才開始出現些許震動,地平線上滾滾馳來一彪騎兵。
這伙騎兵人數大概在二十人上下,沒有統一的制式盔甲,帶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門,長短兵器都有。
所有人都是面紗遮面擋風,身上更是裹著厚厚的毛氈,看起來臃腫不堪,象盜賊更多過官兵。
“吁……下馬,在這山腳處在歇歇腳!”
為首之人并緩緩放慢馬速,看了看四周,這里是一處小山凹,一道突出的石壁擋住了呼嘯的西北風,是一處比較好的休息之地,便即舉手示意給其他人減速,揚聲高呼道。
這人名為李天易,滿臉風塵看起來已過三十,雖然聲音中帶著疲憊,似乎是被凜冽的寒風給凍的變了調,給人一種干硬的感覺,但是卻是實打實是一個年輕人的聲音,最多不過二十出頭。
畢竟這可是明末的小冰河時期,哪怕是臉上蒙著一層薄紗,還以豬油涂抹過,但是呼嘯的西北風依舊刮面如刀,令人覺得自己的臉,似乎都已經被凜冽的北風,給吹的處處都是血口子。
眾人顯然都是野外生存的專家,根本不用李天易吩咐,跳下馬后,數人便即主動四散撿拾干柴枯草,又有幾人將馬匹聚攏在一起,從馬背上掏出一小袋袋豆子,給戰馬補充精糧,順便形成了一道圍墻,將寒風擋在外面。
不多時,一個個篝火便即燃燒了起來,眾人紛紛掏出干糧或者肉塊,隨便找了根木棍便即在火上烤了起來,這鬼天氣要吃熱乎的東西,才能更多的保存體力。
李天易同樣默默的烤著自己的硬饅頭,看著搖曳的火苗,卻是不可扼止的開始浮想連篇。
他原本不屬于這個時代,但卻不知道怎么的來到了這個時代,既沒有遇到什么事故和危險,也不曾去什么穿越打卡處,只是一覺醒來便即到了這個時代。
一開始李天易在忐忑難安之時,也有一些小小竊喜,覺得自己能夠象其他小說主角一般,快速的開辟出一個新天地。
但是壁壘森嚴的大明朝,很快便即將他的期望給打沒了。
自從原本家中出現大變之后,他便一個人孤零零的流浪在這個亂世,而這個世界上的他,從小便讀圣賢書長大,完全就是一個四肢不勤的殘廢。
他處處碰壁難覓機會,最后差點餓死之時,在南陽城外稀里糊涂的被裹脅進了流寇之中。
渾渾噩噩,他已經在這人吃人的亂世之中,在最混亂的流寇隊伍中已經近年有余了。
多少次午夜夢回,他都覺得自己還能活著,委實是一個不小的奇跡。
畢竟身處流寇之中,人命是最不值錢的,生死是家常便飯。
很多早上剛剛認識的同伴,中午就可能在官軍的圍剿之下死去,或者在流寇攻城時當了炮灰死掉,或者其他的大大小小的意外中死去。
而李天易則是在這種不斷面對著生死的殘酷環境下,慢慢蛻變了出來,從一開始拿著簡陋的木棒鋤頭,面對著洶涌而來的官兵時嚇的全身顫抖,慢慢轉化成了如今將殺人當做職業的程度。
好在后世的他喜歡騎馬,為了實現馳騁在草原上的愿望,在草原上練了十多天的馬術。
因此在流寇之中,他這種專業人才,還是十分受歡迎的,得以從死亡率超過九成的饑兵,快速成為一名馬軍。
李天易則是在一次次的生死搏殺之后,慢慢積功,再加上相比常人了得的馬術,慢慢成了流寇中的核心精騎,然后再到如今的小頭目,手底下也聚攏了二三十條滾刀肉。
“頭兒,在想啥哩,你這炊餅都烤焦了!”
正在李天易回想這一路來如同地獄一般的噩夢時,一個粗豪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索。
“沒啥。咱在想,這鬼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咱們難道這輩子就這般逃逃殺殺的?”
李天易回過神來,看著已經烤的有些發黑的饅頭,卻并沒有將烤糊的部分扔掉,而是如同看不見一般吃了起來。
近年的光景,無數次餓的眼睛冒綠光的經歷,早就讓他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絕對不浪費丁點糧食。
“頭兒,想那么多干啥?俺孫大牛就從不想這些,要不是頭兒在沙河鎮救了俺,俺這會兒骨頭都已經爛成渣了,沒說的。俺就跟著你,反正多過一天便多賺一天!”
問話的人叫孫大牛,他咧嘴傻笑一下,一邊咀嚼著食物,一邊回答,聲音都有些含糊不清。
孫大牛的話說到眾人的心底里,在這個亂世,誰也不知道有沒有明天,還不如活的灑脫一些。
對于他們來說,這話題有些太高端,眾人一時不知道如何接話,只剩下不斷的咀嚼聲。
“再休息半個時辰,天黑前必須到達十里亭,隨機應變,刺探官軍的動靜。大家都不是新手了,別他娘的陰溝里給我翻了船了!”
看著眾人都吃的差不多了,李天易小心的將手中的饅頭渣倒入嘴里,沉聲下令道。
眾人應了后,便即舒服的躺在火堆旁邊,活動著手腳,心大的甚至已經開始打起了呼嚕。
“頭兒,你說大掌舵是咋想的,咱們不去油水更足的湖廣,反而折向這鳥不拉屎的鳳陽府?咱可是聽說,這鳳陽十年九年荒,聽咱村老人說,前些年咱們那邊還太平的時候,這鳳陽府就沒少逃荒的。”
李天易正在扒拉著火堆,讓其燒的更旺一些,一人卻是湊了過來,有些不解的問道。
“咱們八大王心氣高,這是想干一票大的,想成為闖王(高迎祥)那般的天下大寇!”
李天易看著身邊的這個還帶著一臉稚氣的半大小子,一想到這家伙十多年后的風光,他臉上那復雜驗明的表情,就始終沒有辦法消去。
不僅僅是因為,這人是他身邊唯一還帶著腦子上戰場的手下,更不是因為他還讀過幾天私塾,比剩下這幫只懂得莽著沖的家伙們強太多,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眼下雖叫張定國,但十多年后的本名卻是鼎鼎大名,李定國!
當然,眼下他還只是一個十四歲,剛剛從張獻忠孩兒營之中,稍稍展露頭角崢嶸的小角色而已。
“鳳陽府有啥的,不就是一座小城么?打下來能名揚天下?”
李定國頓時瞪大了眼睛,有些不理解的問道。
“鳳陽府城雖然小,但老朱家的祖墳可是在那,還有太祖洪武皇帝出家的皇覺寺也在那。若是將老朱家的祖墳給刨了,再將皇帝寺一把火燒了,你覺得八大王之名在大明會怎么樣?”
李天易輕輕攪動著篝火,似乎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一樣,漫不經心的說道。
“啥?!”
這話一出,不僅僅李定國驚叫了起來,其他還在休息的人也頓時驚的跳了起來,人人都不可置信的看向一臉平靜的李天易。
雖然他們這幫人已經事實上的走上了造反這個很有前途的職業,但大明朝兩百多年的積威,在這幫流寇心中依舊是巨大的。
他們雖然已經造反了,但許多人心底或多或少都還有一些奢望,希望日后形勢不順之時,還能來個投降或者招安這條退路。
但若是李天易說的是真的,那他們就徹底跟大明撕破臉了,皇帝招安誰,也不可能招安他們這支刨了自家祖墳的家伙們啊!
看著這些相顧之間都有些畏畏縮縮的部下們,李天易卻并沒有再多說什么。
他大略知道明末這段歷史的走向,知道這是必然要發生的事情,同樣多少也能猜到張獻忠這般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心理。
這不是一個愿意屈居人下的巨寇,他既沒有高闖出來混的早,也沒有羅汝才那般,手底下有著一大批跟隨他的逃亡邊軍官兵為核心的強悍騎兵力量。
若是不能做一件大事出來,他便會處于二線地位。
名頭不夠響亮,哪里會有小弟來投?
張獻忠的心氣比較大,起碼這會兒將李天易這些手下都給震的不輕,幾乎個個都有些忐忑難安。
但李天易的心中并無畏懼,與其說他對大明朝廷沒多少畏懼,還不如說他對于皇權都沒有多少敬畏。
“時間差不多了,收拾一下,出發!”
在眾人不斷的議論聲中,看著已經漸漸燃盡的篝火,李天易長身而起,翻身上馬,下令道。
眾人立即應命,各自上馬,一行再次頂著風寒,向著已經不遠的鳳陽城急馳而去。
在他們身后十數里,則是一望無盡的流民大軍,如同密集的蟻群一般,覆蓋著整片大地,向著鳳陽城滾滾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