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0章 西門慶登頂龍虎榜 晁天王兵發安山鎮

九月秋高氣爽,草青沙軟,轉眼到了鄉試放榜之日。

一大早,西門慶沐浴更衣,潘金蓮打開箱籠,取出一件湖藍色儒衫,伺候西門慶穿上。但見此件儒衫以江南細綢為底,通體針線細密,巧設山河暗紋,絲毫不露邊縫,當真刺繡精妙光彩射目。

西門慶穿在身上,果然儒雅雄壯,容光更盛。

潘金蓮道:“官人休怪,此衫為宮繡⑴,是奴家來府城路上時,高價自一汴京衣商手中購得,只盼官人著此錦繡衣衫,今日取個錦繡前程。”

西門慶心中大慰,命秦明牽來絕影,一躍上馬,當真人如美玉馬如龍。

時遷打開院門,只見門外烏泱泱盡是秀才,個個喜笑顏開,潮水般向貢院而去。不少秀才見到西門慶,都紛紛拱手致意,一來西門慶本就是武解元,二來西門慶這些時日也做了不少善事。

原來,相當一部分秀才在鄉試結束后,明知中第無望,索性準備啟程回鄉。不過,其中有許多遠道而來的考生要么是囊中羞澀,要么是考完放縱一番花光了銀兩,而西門慶大名在東平府頗大,這些人就抱著試一試的想法,紛紛登門借銀子來了。

西門慶不是小氣人,這個借十兩,那個借二十兩,幾天工夫就借出去五六百兩銀子,他也懶得讓這些窮秀才打借條。如此一來,他在坊間聲名鵲起,在一眾讀書人心中簡直就是淡泊名利,義薄云天之人。

西門慶騎馬匯入人潮,帥氣高大,果真鶴立雞群一般。

這邊眾秀才喜氣洋洋前往貢院,那邊貢院里,程萬里卻是愁腸百結。

眼看就正午了,龍虎榜該如何排名?當真難煞了這位太守大人。

本來高衙內自當是鄉試解元不二人選,但……人頭也被割了去,還解元個屁!

喪子之痛讓高太尉暴跳如雷,但龍虎榜公布在即,程太守哪里敢怠慢,多少秀才居于府城,誰敢扔一根爆竹,那就能點燃火藥桶,將他一個小小太守炸得粉身碎骨!

怎么辦?怎么辦?……程萬里苦思冥想,腦海中砰地燃起一絲火花——“對,就這么干!”

臨近中午,陽氣正盛,貢院前早已是人山人海,一時三刻后就是鄉試即將放榜。

按照慣例,正午時分貢院大門前將會貼出巨幅榜單,在民眾面前將鄉試取中者的姓名按照成績順序一一當眾寫出并公示。這張榜單左右分別畫有栩栩如生的祥龍和猛虎,只在開頭處留有些許空白,等待主考官等人慎重決定后,再將前三名,也就是解元、亞元、經魁的名字予以公布。

一路上人潮洶涌,遠遠瞧見貢院旗桿的時候,西門慶等人就靠近不得了。時遷靈機一動,把帽子捧在頭頂,大叫道:“開水,開水,讓一讓啦,開水,開水……!”

果不其然,秀才們紛紛讓開,西門慶這才騎著絕影慢慢靠近了貢院大門。

眼看日上中天,心急的秀才已經吆喝起來:“為何還不放榜?”引來一片大聲附和,附和完了又相顧而視哈哈大笑起來。

不是秀才太心急,實在是壓力太大了,寒暑苦讀數十載,就在今朝賭輸贏,誰不想登上龍虎榜?

“放榜!放榜!”數百上千名考生的齊聲吆喝,不一會兒,貢院大門向兩側慢慢打開了。

遠遠望去,只見貢院大門打開后,先是一隊軍士昂首而出,學政官和一名副主考官身著紅袍神情嚴肅邁步而出,學政官喝問道:“誰人在貢院外喧嘩?”

剎那間,貢院外喧嘩聲戛然而止。學政官掃視一眼貢院外的人山人海,冷哼一聲,喝道:“讀圣賢書,行君子事,再有喧嘩者,革去功名!”

前排的考生聞聽此言,齊齊屏住呼吸,貢院門前落針可聞。

副主考官喝道:“貼榜!”身后兩名軍士答應一聲,手捧一張巨大的榜單走下貢院前臺階,解開榜文上的絲繩,將榜文張貼在衙前木欄上,這就是龍虎榜了。

西門慶等人伸長脖子看向榜單,榜單上除了兩側龍虎圖案,中間竟然無一字。

秦明嘀咕道:“為何是空榜?”

一旁一名秀才道:“莫急,按慣例將由學政官親自書寫榜文!”

時遷點點頭道:“那就好,他敢不寫上我家主公的名字,我詛咒他生個兒子沒……”話說了一半止住了,舉目都是讀書人,他不能太過粗俗。

西門慶當然知道時遷咽回肚里的是什么詞,故意問道:“沒什么?”

時遷一笑道:“沒頭發,嘻嘻!”

西門慶大笑。

榜文前,學政官喚來手捧筆墨和硯臺的軍士,副主考官展開一張描金紙帖,念道:“恩科鄉試武昌府中第者,第一百一十二名,梁山縣,蕭讓……”

西門慶大喜,他心里佩服蕭讓才華,蕭讓榜上有名他是當真替他高興。

學政官提起筆來,在榜尾濃墨重筆寫下“蕭讓”二字。

“第九十六名……第九十五名……第九十四名……”學政官按著順序,朗聲念下中舉者的名字。后面的考生聽不清,前排考生就齊聲重復學政官所念籍貫和姓名,一時間,貢院門前聲勢極大,更有被念到名字的中舉者欣喜若狂,手舞足蹈。

第十名……第六名……第四名……,學政官一路念下來,卻始終沒有西門慶的姓名。

學政官朗聲道:“前三名籍貫姓名,半個時辰后公布。”說罷,與副主考官一同又回轉貢院。

眾考生明白,前三名人選已定,只是程萬里太守要與學政官和副主考官好好商議一番,為這三人排個位次罷了。

半個時辰說過就過,貢院大門終于在一片歡呼中又打開了。這一次,程萬里當先邁步走出大門,學政官和副主考官緊隨其后。

貢院大門外,數千考生紛紛躬身行禮問好,按照大明慣例,程萬里可是這一科鄉試中所有取中者的座師,今后即使這些考生飛黃騰達,也必須對他萬般尊重。

程萬里身穿赭紅色暗花錦袍,微笑著雙手虛按,笑道:“鄉試大考,為國選材,爾等還當孜孜不倦苦讀圣賢書,為我大宋開萬世之太平才是。”

眾考生齊聲答應。

程萬里一揮手,學政官手捧描金卷冊走上前來,程萬里接過卷冊,大跨步走到木欄前,接過一支象牙毛筆,打開卷冊叫道:“第三名……第二名……第一名,陽谷縣,西門慶!”

眾秀才“哄”的一聲喝起彩來,熾熱的目光看向高頭大馬上端坐的西門慶。

文武鄉試雙解元,大宋開國以來,頭一遭啊!

……

接連三日,西門慶的手幾乎就沒有離開過酒杯,當真是酒不離手,耳不離曲……喝到盡興處,他與眾人猜拳行令,吆五喝六,哪里還有什么文武雙解元郎的樣子。

直到三日后日頭西斜,西門慶才經蕭讓提醒,換上一身簇新儒衫,與他前往貢院去赴“鹿鳴宴”。

西門慶看著“鹿鳴宴”的席面,不禁撇撇嘴,心道官家就是摳門,弄些個毛豆、鹵肉、青菜、豆腐也上得了臺面,看起來一桌也算滿滿當當,也不知一桌宴席能不能值二錢銀子。

“鹿鳴宴”開始了,程萬里先是帶領一百一十二新科舉人向著汴京方向拜謝皇恩,而后一舉手,屏風后絲竹音樂響起,演奏的是《詩經》中“鹿鳴”一章,這是歌頌天子招待群臣時的專用樂章,許多新科舉人聽著樂章就興奮起來,仿佛自己已經封侯拜將,功成名就一般。

說起來,《鹿鳴》原出自《詩經·小雅》中的一首樂歌,一共有三章,三章頭一句分別是“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呦呦鹿鳴,食野之嵩”,“呦呦鹿鳴,食野之芩”。其意為鹿子發現了美食不忘伙伴。

程萬里舉杯說道:“鹿為吉祥之獸,發現美食而不獨享,發出‘呦呦’叫聲叫來同類與其同食,這本身就是一種美德。天子覓才、重才,你等一百一十二人有幸同科進舉,日后也當如鹿群一般相互扶持,為國分憂才是。”

眾舉子同聲答應。

程萬里舉起杯中酒,又道:“明年三月間汴京會試,望我東平府諸舉子人人高中進士。”

眾舉子一同舉杯稱是。

鹿鳴宴本不只為新科舉子餞行、勵志儀式,程萬里也有意借此次宴會與自己親點的舉子相互熟悉一番。他已經是這些人的座師,這些人若會試高中,對他也是一大助力。

西門慶對“鹿鳴宴”的本質看得通透,他一邊與眾人推杯換盞,一邊心中暗自尋思,什么“相互扶持”,什么“為國分憂”,這些舉子考上功名不就是為了升官發財嗎?但自己可不同,文武雙解元,不過是登上權力巔峰的第一步棋罷了。

程萬里與眾人正吃著鹿鳴宴,不料一名軍士慌慌張張跑來跪下稟報道:“程大人,大事不好!”

程萬里面色一沉,道:“何事驚慌?”

軍士上氣不接下氣,道:“梁山賊人來犯,兩萬賊軍已至城西四十里安山鎮扎寨。”

程萬里大驚,道:“賊首何人?賊將何人?”

軍士道:“已探明,梁山賊首晁蓋,率林沖、劉唐等數十員賊將傾巢而至,言稱‘借糧兩萬石,否則踏平東平府’。”

“啊!”程太守駭得手中酒杯墜地,摔得粉碎。

西門慶心中一凜,暗道:“宋江那黑廝怎的沒來?”

預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這正是:

東平府里出英豪,文韜武略本天驕。

他日縱起凌云志,敢叫日月換新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宁市| 黔江区| 喀喇沁旗| 营口市| 来安县| 富蕴县| 哈尔滨市| 墨竹工卡县| 梁山县| 同仁县| 土默特左旗| 荆门市| 长阳| 焉耆| 齐齐哈尔市| 郧西县| 汉阴县| 怀柔区| 西贡区| 鄯善县| 自治县| 博罗县| 卢湾区| 博乐市| 邻水| 镇巴县| 邹平县| 孝义市| 天气| 盐源县| 阿拉善右旗| 任丘市| 桂平市| 教育| 团风县| 台湾省| 富裕县| 广东省| 保亭| 广宁县|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