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披銀甲威風入校場 連珠箭技震程萬里
- 曹操穿越西門慶
- 虎嗅海棠
- 3084字
- 2024-10-06 08:18:44
話說時遷拜了西門慶為主,當下歡喜異常。西門慶又交代他趁夜將所盜金銀還于失主,時遷也是爽利性子,當下出屋而去。
次日一早,西門慶四鄰又喧嘩起來,紛紛在院中撿到包裹,這人三十兩、那人五十兩,蕭讓院中包袱最大最沉,各人清點失物俱分毫不差。
時遷自去街上買了一套書僮裝扮這才返回小院。西門慶看他模樣不禁啞然失笑,只見他一身開衩細綢圓領罩衣,頭戴一頂八角寬檐小帽,帽頂還有一個圓溜溜的絨球,配上獐頭鼠目的相貌,簡直有些沐冠而猴。
時遷拉著秦明嘚瑟:“咋樣,七錢銀子的成衣,不賴吧!”
秦明伸手摸摸絨球,笑道:“衣服不賴,就是人砢磣了點。”
時遷大窘,口中直言秦明不識貨,拿起掃帚抹布,把小院上上下下打掃得干干凈凈,又攀上樹去,連捉七八個知了摔死。
西門慶問他為何連知了也不放過,時遷一本正經道:“知了聒噪,主公鄉試在即,豈可被小蟲攪擾心神?”
西門慶哈哈大笑,回房讀書去了。他早已打聽明白,鄉試武舉僅為一天,將在眾目睽睽下分三場層層篩選定輸贏,先是一場馬射,而后是策論,再考一場馬戰,取前四名中第,而后四人團戰,獨剩一人時,此人便是此科武解元。而文舉鄉試則復雜得多,足足得四晝夜不能出入考院。
是日天曉,正是鄉試武舉的日子。
大宋武舉規模遠不比文舉,因應試者擅長兵器不同,官府準備不便,因而允許各人攜帶慣常使用兵器盔甲和馬匹。
武舉只在城外校場大考,并允許百姓遠遠圍觀,一來可顯國威,未來也防舞弊。
三更天里,西門慶就起身了,洗漱用膳卻不敢多飲水,無他,稍后需頂盔摜甲,小解可是件麻煩事。
秦明早早備好馬匹盔甲,西門慶這身盔甲,正是當日蔡京于汴京所贈,此時穿戴整齊橫槊跨上坐騎絕影,真個威風凜凜,但見他:
頭戴一頂鋪霜亮銀盔,上撒著一把青纓;身穿一副鉤嵌梅花榆葉甲,系一條紅絨打就勒甲絳,前后獸面掩心;上籠著一領白羅生色花袍,垂著條紫絨飛帶;腳蹬一雙黃皮襯底靴。背后一張絞銀皮靶弓,數根穿云箭,手中挺著沉沉大槊,胯下騎著赳赳絕影馬。
秦明雄赳赳牽著馬,時遷挺胸疊肚跟在馬后,西門慶橫坐馬上,天色未明就直奔城外校場而去。
城門外熙熙攘攘,但見四五百武舉應試者各提長槍大戟,項背相望向校場而去。
及至校場,天色微明,但見校場處于一處方圓二三里的旱谷中,谷邊人山人海,盡是看熱鬧來的百姓,谷內旌旗招展,數千人馬前遮后擁,圍住一處兩丈余高將臺,數名紅袍考官并戎裝武將坐于其上。
考生入校場處最為熱鬧,雖有持長槍軍卒一力維持秩序,卻架不住百姓蜂擁而至,大聲對入場考生品頭論足。
“看,那人瘦得猴兒一般,也來應試武舉?哈!”
“這個不得了,瞧胖得盔甲繩兒都系不住,一身肥肉怕怕不壓死馬兒?”
“這小白臉英俊,真個玉樹臨風,去戲園子里演個書生怕迷死多少妞兒!”
“這四五百人應試,登科武舉者不過四人,怕是多少人要雞飛蛋打!”
……
眾百姓指手畫腳,唾沫橫飛,個個宛如考官一般。還未進校場,有些個考生就被嘲諷得面紅耳赤起來。
考生能入校場,隨從卻進不得。秦明膀大腰圓,擠占了一處高地觀望,時遷干脆攀上一株大核桃樹,視野頗好。
西門慶騎著絕影,行至校場入口處,摸出保結文書遞上,一名軍士細細核對文書,另兩名軍士圍著西門慶人馬兵器細細檢查一番,放行時道:“進校場左行,尋丁字行排好隊,稍后考官先行訓話。”
西門慶提馬入校場,早有軍士指引先排了隊,偌大的校場上,已有四五百考生騎馬而立,卻個個大氣也不敢出,人人勒馬而立。
辰時到時,但見將臺兩邊,左右三五十對金鼓手一齊發起擂來。三通擂鼓震天響起,教場里面肅靜一片誰敢高聲。又聽三聲炮響,將臺上面豎起招展大旗晃了幾晃,軍列雁翅般分成兩陣,各自鏗鏘拔出刀槍向天,何其雄壯。
校場四圍圍觀百姓發一聲喊,人人喝彩。
擂鼓漸止,將臺后轉出一柄銀葫蘆褐羅三檐涼傘,傘下一名紅衣考官邁步而出,正是東平府太守程萬里,他立于臺前朗聲道:“奉皇上旨意,大宋武舉鄉試,上為朝廷挑選英才,下為黎民一展身手,今日東平府校場一眾考生,當以弓馬定高下,以策問定去留……”
西門慶于馬上昏昏欲睡,這等陳詞濫調他實在毫無興趣。他環顧四周,但見考生高矮胖瘦不一,遠遠地,卻有三人在頭排勒馬而立,果真雄赳赳氣昂昂,卻是陽谷祝家莊三兄弟。
西門慶暗道:“三兄弟同時應試武舉,倒也少見。”
紅衣考官講畢回身安坐將臺,一員武將登臺,環視一周后朗聲道:“擺箭垛,先催馬饒校場十周,回轉來于百步之外,應試第一項——馬射!”
這名武將相貌英俊,雄赳赳、氣昂昂,有百姓叫道:“看,今日副考官乃兵馬都監,雙槍將董平!”
秦明在校場外雙眼一亮,他本是青州指揮司統制,當年在汴京述職時,與董平甚是意氣相投,相交莫逆。
將臺一側,一隊膀大腰圓軍士抬出十個大箭垛,西門慶抬眼望去,只見箭垛牛皮蒙面,約三尺見方,上畫同心圓形標尺,垛心畫著碗口大一顆紅心。
考生隊前,有軍卒開始點名叫號,點出數十人來,并排上前縱飛奔,但見煙塵翻翻滾滾,十馬你追我趕繞著校場奔馳起來,一周、兩周、三周……十周過后,馬匹間早拉開差距,騎馬之人也顛簸得盔松腦脹,有軍士高叫:“按次各尋箭垛,每人限射箭矢十支,違者叉出。”
及至間垛百步之外,領頭十人刷刷刷各自引弓射箭射而出,一陣喝彩聲響起,十個箭垛之上歪歪扭扭,釘入若干箭矢。
早有軍士跑上前來,頂著大盾迅疾間抬起箭垛。自第十一名起,已是無剁可射,急得在一旁兜馬亂轉,稍有喧嘩,即被軍士喝止。
少時,有軍士觀剁報數:“甲字箭垛中箭八支,一箭中紅心;乙字考生箭垛中箭六支,一箭中紅心;丙字考生箭垛中箭三支,無箭中紅心……”
圍觀百姓發出一聲哄笑,時遷在樹頂笑得打跌,摘下手邊青皮核桃用小刀削皮挑瓤吃起來,摘下幾顆扔給秦明,笑道:“這幾個夯貨,就這準頭也趕來應試?”
秦明自知西門慶武藝絕倫,捏開青皮核桃,笑道:“稍待且看主公威風!”
乙、丙兩列射罷,輪到丁列馬射,西門慶隨著其他九人縱馬而出,也不見絕影如何加速,一陣馬蹄翻飛就沖到最前端,身后考生只能隨后吃馬蹄灰。
十周轉眼即過,絕影一騎絕塵,甩后馬何止一周?
待至百步外,西門慶勒住絕影,寧心靜氣,回身取出絞銀皮靶弓,探手取出三支穿云箭,開弓滿月,三箭連珠而出。
三箭如流星趕月一般,啪啪啪盡數射在箭垛紅心之上。
西門慶又是三箭同發,再中紅心,不待馬勢減速,又是三箭射中紅心,只見九支箭在紅心上整整齊齊畫出一個圓形來。
圍觀百姓炸雷般喝一聲好,只見西門慶又抽出一支箭,于馬上抬腰站起,拽滿弓,覷著九箭中央,颼的一箭射去,不偏不倚正中紅心正中。
校場軍士們互相廝覷道:“這等箭法簡直聞所未聞,真若上陣那還不是殺神一個?”
將臺上,雙槍將董平也點頭贊許,程萬里頷首微笑,道:“此子當真箭法了得,且看后面馬戰與武略如何!”
有軍士跑上前,四圍早已歡聲大作。時遷喜得在樹上蹦跳,叫道:“武解元非主公莫屬!”
戰馬如風,箭矢穿梭,足足一個多時辰,四五百考生馬射比試完畢。
將臺上,旗牌官臺邊朗聲大叫:“馬射頭名,陽谷縣西門慶,次名,陽谷縣祝彪……按鄉試武舉令,凡饒場十名開外者,馬射中七箭以下者,未中紅心一箭者,脫靶兩箭者,俱下馬,速退出校場。”
這三類人,明顯鄉試武舉在馬射環節已經淘汰。
眾考生聞言,興奮者有之,嘆氣者有之,垂淚者有之,早有軍士按冊尋人,將淘汰考生清出校場。
西門慶環視左右,僅此一項馬射考核過后,四五百考生就僅剩百余考生了。
將臺上,程萬里聽聞旗牌官之話,心中卻一陣狐疑:“西門慶?此名好似有在哪里見過?哦,江州太守蔡九曾來信提及過,只說暫借此人護送生辰綱入汴京一用,只是卻不知是不是此人?”
殊不知,校場武舉鄉試,西門大官人正要大顯神威!
預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這正是:
連珠箭初試身手,誰人不抖上三抖?
若要問武舉掄魁,哪個敢插標賣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