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答策問顯威占頭名 一對三決戰爭解元

話說偌大的校場上旌旗招展,經馬射考校后,四五百考生或馬術劣、或射術低,清出校場后,只剩下百余應試考生。

西門慶上一世馬射本就不弱⑴,今世又得花榮指點,射藝已然大漲。

將臺之上,一通擂鼓震天響起,董平請示太守程萬里后,立于臺邊朗聲道:“余眾考生下馬,稍緩馬力后再行考核后續,即刻開始第二場考核策問,一刻鐘后入場。”

考生聞言,紛紛下馬卸甲,自有軍士列隊上前,牽過馬匹送至校場邊,校場邊設石馬槽數個,每槽長丈余,內置清水專供飲馬。

西門慶下得馬來,將大槊在地上插了。環顧左右,眾人皆挺胸抬頭,志得意滿。

不料馬槽邊卻嘶鳴陣陣,眾人抬眼望去,只見絕影獨占一槽飲水,有其他馬匹夜來飲水,卻被絕影連踢帶咬趕得亂散開來。

十余軍士跑上前去,死命拉住馬韁,馬群這才平復下來,只是再無一馬敢與絕影同槽。

片刻工夫,一隊軍士抬出百余桌案置于校場中央,并置紙筆于桌案上。

董平高叫:“策問出題主考經義、政事精髓,為著公允請程大人當眾抽題。”

程萬里自銀葫蘆褐羅三檐涼傘下邁步而出,及至將臺邊緣一揮手,自有軍士呈上托盤,盤內放置厚厚一摞書籍。

董平朗聲道:“托盤內為七冊武舉必考書籍,曰《孫子》、《司馬法》、《尉繚子》、《六韜》、《吳子》、《三略》和《三國志》,請程太守出題。”

有軍士手持一條紅絹,自后蒙住程萬里雙眼。程萬里伸出手來,隨意摸取一書,嘩啦啦打開書頁,指向其中一行定住不動。

軍士去掉蒙眼紅娟,程萬里身后考官武將俱向前,看向所指書頁行間,數人紛紛簽字確認后,旗牌官高喝:“今日考題已出,《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有云‘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然雖超世之杰矣,終未天下一統’。”

程萬里朗聲道:“諸位武舉考生,今日策問之題,問:魏武帝一生戎馬,為何未能一統天下?請自選一由,無需面面俱到,試論之。”

西門慶心道:“這可問道正主了,我自評我,有趣!”

片刻之間,四名軍士高舉大牌,大牌上斗大的字將題目寫得明明白白,軍士緩步繞場一周示眾。

董平高叫:“考生入案!”

包括西門慶在內,百余考生紛紛來到校場中桌案前。

董平又高叫:“限時半個時辰,超時、接耳、污卷者扠出校場,開考!”

校場肅立,眾考生提筆作答,蹙眉思考者有之,喜上眉梢者有之,走筆急書者有之。

西門慶略一思考,命題即為“任選一由”,那什么曹姓非正統等等原因就貽笑大方了,宋氏坐天下也是黃橋兵變而來,說什么正統不正統?嗯,且找旁人不曾想之路子行文就對了。

略一思索,曹操提筆而答:“魏武帝雄才大略,未能一統緣由眾多,須知為帥者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曹卻失察醫理,甚為憾也,須知漢末瘟疫流行,北方尤盛,賊中瘍氣疾病,夾江涂地,恐相染污……⑵”

西門慶筆走龍蛇,一氣呵成,直把三國時蜀、吳瘟疫橫行一一道來,一刻鐘收尾寫道“蓋操為帥,行軍遇瘟屢不逢時,此非天意呼?否。”

寫罷擲筆于案角,有軍士上前收起考卷。

將臺上程萬里喚過一名旗牌官低語幾句,旗牌官匆匆跑下將臺,親自取了西門慶考卷,道:“程大人要親自審閱你的考卷。”

一旁考生極為羨慕,須知程萬里身為太守,提前閱卷是對考生莫大的榮耀。

將臺上,旗牌官將西門慶考卷呈于程萬里,程萬里邊看邊點頭,又傳與董平和一眾武將考官,眾人閱罷紛紛頷首,贊道:“此卷書法堪稱大家,更兼思路清奇言之有物,實乃佳卷。”

程萬里等為何對西門慶考卷贊賞有加。說白了,終宋一朝,誰敢捋歐陽修和司馬光虎須?這二人影響極其深遠,文臣武將莫不敬服。

歐陽修的《正統論》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都直接表明“帝魏”的思想。二人認為:曹操才是三國的“正統”,而劉備、孫權之流不過是叛亂者而已⑶。

西門慶的答卷,只尋三國瘟疫說事,毫不避諱說曹操正統,與歐陽修司馬光異曲同工,更兼有理有據,程萬里看得不斷點頭稱贊。

半個時辰轉瞬即逝,軍士上前一一收取考卷呈送將臺。

時值午時,軍士提來大食盒,先與考生用膳。將臺上程萬里等文武官員卻無暇用膳,緊盯考卷一一過手過眼,足足兩個時辰,百余考卷才盡得眾人批閱。

及至日頭偏西,旗牌官這才領命登上將臺,高叫道:“程大人等閱卷完畢,凡叫到姓名者留下,未叫到姓名者即刻離場,稍后爾等考卷將全部貼于校場外,可自行一觀。”

西門慶心道,這法子倒也公平,知曉將全部考卷貼在校場外,優劣一目了然,誰敢不服?

只聽旗牌官高叫道:“西門慶、祝彪……”直叫出三十六人名字,方才又叫道:“未叫到姓名者即刻離場!”

多數人悻悻離場,卻有兩人不愿離場,大叫不公,董平眼睛一瞪,對左右喝道:“扠出去,戴枷示眾!”

頃刻間,兩隊軍士如狼似虎撲上,將兩人拖出校場一腳踢跪在地,又尋了兩面重枷鎖住。

校場當中,只剩三十六名考生,個個身材雄偉、如狼似虎。最終四名武舉,將在這三十六人中產生。

棋牌官高叫:“考生披甲上馬,分為四隊,即刻開始馬戰,每隊取優勝者一人中舉。”

自有軍士提來考生盔甲,考生一一穿戴持兵器上馬,隨機分作四組,被軍士引著來到校場東南西北四片空地。

一通擂鼓響起,每組九人混戰于一處。

西門慶被分在第三組,混戰這東西上一世他不知道經歷過多少回。按上一世亂軍中磨煉出的經驗,他當然知道先四下游走,保存實力的竅門。

一名鐵盔考生挺長槍襲來,西門慶與他戰作一團,略一試探后心中冷笑,自己只需一招就能將他打落馬下,但又轉念一想,何妨先拖一拖?

果然,西門慶只守不攻,走馬燈一拖住鐵盔考生,另一邊,七名考生一團亂戰,刀槍劍戟并舉殺聲震天,半炷香的工夫,只剩一銀甲考生勝出。眼看時機已到,西門慶再不留手,大槊舉火朝天“嘭”的一聲直砸下去,鐵盔考生應聲落馬。

銀甲考生催馬來戰,西門慶橫槊相迎,戰不三合,大槊利刃已經架在他脖頸處。

銀甲考生長嘆一聲,棄槍服輸。

西門慶傲立當場,再看其他三組比試,也只剩三人挺槍而立,正是祝龍、祝虎、祝彪三兄弟。

馬戰過后,按規矩四人以全部武舉中弟,四人最后再戰一場,優勝者便是武舉解元。西門慶心頭一凜,看來要拿解元,已是一對三的局面。

校場外,眾百姓連聲喝彩,秦明卻一拳頭砸在地上,他也看出此戰兇險異常。

不遠處,欒廷玉也站在一處大石上,望著校場似胸有成竹一般。

程萬里起身至將臺邊,朗聲道;“此次鄉試武舉,校場中西門慶、祝龍、祝虎、祝彪中弟,按照慣例,四人再戰一場以爭解元。左右,清理校場中央!”

一隊軍士奔來,將校場中央方才比試后落地的雜物一一清理干凈,又提來十余桶清水潑灑清洗,片刻工夫,校場中央干干凈凈。

眾軍士人人緊攥兵器,個個屏息凝視,誰是今科東平府武解元就在此一戰了。

片刻間,擂鼓震天響起,隨后又是三聲炮炸響,旗牌官持手中大旗一晃,高叫道:“四人入場!”

山呼海嘯般的喝彩聲中,四人緩緩入場,所不同者,西門慶自一人一馬,而祝家三兄弟則并排而入,三人盔甲兵器一般無二。

但見,祝家三兄弟果是英雄,怎生打扮?但見:

三人各自頭戴一頂熟銅獅子盔,腦后斗大來一顆紅纓,身披一副鐵葉攢成鎧甲,腰系一條鍍金獸面束帶,前后兩面青銅護心鏡,籠著一襲緋紅團花袍,垂兩條綠絨縷頷帶,真個三員虎將一般。

再看三人胯下,也是三匹棗紅馬,只見鬃分火焰,尾擺朝霞,兩耳對攢紅葉。蹄迸四點寒星,就地一滾,就是三團火塊。

圍觀百姓,早有人得知三人乃是親兄弟,紛紛鼓噪起來,時遷在核桃樹上破口大罵:“直娘賊,三打一嗎?這是哪門子狗屁規矩?”

校場之內,旗牌官也急報與程萬里知曉,程萬里沉吟片刻,道:“歷來武舉規矩如此,不可破也。”

當下,旗牌官大喝一聲:“戰!”

祝家三兄弟等的就是這一聲,三人各挺長槍,縱馬而上。

殊不知,這一戰,卻讓多少人白瞎了雙眼!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有分教:

三兄弟聯手下校場,雄赳赳個個猛如狼,

卻不知即刻要遭殃,只因為對手是曹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平县| 汕头市| 读书| 绵竹市| 涡阳县| 隆德县| 富阳市| 遵义县| 昌平区| 长春市| 永城市| 皮山县| 卢龙县| 平利县| 塘沽区| 华安县| 江永县| 嘉禾县| 涞源县| 富源县| 乐昌市| 仙居县| 鹤岗市| 万荣县| 久治县| 延长县| 雷波县| 新丰县| 大埔县| 辰溪县| 达日县| 龙岩市| 湟中县| 溆浦县| 宝鸡市| 大田县| 华阴市| 临猗县| 安图县| 织金县|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