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西門慶躬身答應,管家掀起門簾,西門慶入了蔡京書房。
蔡京為何召西門慶入書房,說穿了,他一生工于心計,朝中與童貫、王黼、李之純等朝臣明爭暗斗,只有寄情于書法時方能身心愉悅,偶見西門慶挽救了一幅廢扇,心情大好,是以召見賜茶。
蔡璇親自倒上一杯茶來,蔡京撕開信件,一目十行讀了讀,其子蔡九在信中除了請安等等,還特意提到押運生辰綱之人武藝精熟,曾在江州城外獨敗梁山數名大將。
蔡京能成一國之相,也是愛才之人,不過若西門慶只是個莽漢,同樣入不了他的法眼。
西門慶抬眼望去,見書房內陳列懸掛字幅若干。但見筆墨多以斜切尖鋒入紙,行筆力道豐沛,筆畫瘦硬端莊,的確是難得一見的大家風范。不過他是何人?心頭也只是略加欣賞罷了。
蔡京略略問了幾句江州梁山劫法場之事,西門慶如實回答。蔡京問道:“聽聞宋江在潯陽樓上提了反詩,你可記得?”
西門慶道:“記得。”
蔡京指指書案,道:“寫來一觀。”
蔡京為何不要西門慶說出來,而要他寫出來,他這是要看一看西門慶的書法優劣。在他看來,眼前之人雖有蔡九引薦,但若是文筆粗劣,仍入不得法眼,賞些金銀也就打發了。
西門慶躬身應允,提起筆來,懸腕寫出“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蔡京越看越驚,眼前之人所書筋骨俱全,姿態奇逸,筆墨藏鋒處自有一股金戈鐵馬之氣。
蔡京本是書法大家,對西門慶好感頓生,又問起他在江州城外獨敗數員梁山大將之事,西門慶仍據實回答,一一講述。
蔡璇在一旁聽得入神,笑道:“爹爹,方才大刀關勝也來送上壽禮,你說這二人誰更厲害些?”
蔡京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接過西門慶手中折扇,蓋了一方小印又交還給他,端起茶來。
西門慶自知端茶送客的規矩,當下起身辭出。
出得相府,西門慶與眾人尋了家客棧入住,汴京繁華,眾人都想耍樂幾日。
西門慶算算時日,距八月東平府鄉試應考還有些時日,小住幾日自然無妨。
次日魯智深一早來叫西門慶和武松,說要去見見故人。西門慶交代花榮等人自去玩樂,只是不要惹事。
花榮等人自去了,魯智深帶著西門慶和武松直奔大相國寺,卻見寺后菜園已經荒廢,就連當年倒拔垂楊柳時的樹坑也被填平。
魯智深與林沖關系極好,一路打聽直奔林娘子家,卻見宅院荒廢,聽聞林娘子半年前被高衙內逼迫,已懸梁自盡,林沖的岳父遭受這場大難,也憂憤而亡,使女錦兒也不知所蹤。
魯智深仰天長嘆,武松也垂下淚來,兩人痛罵世道昏暗豺狼當道。
西門慶唏噓不已,他在金堤河畔見過林沖身手,心道他一身絕頂藝業卻落得個家破人亡,忒也窩囊。
三人回到客棧,卻見一名軍卒前來傳話,蔡相相召,請西門慶明日一早,前往城外校場。
西門慶不知何意。次日一早早有軍卒前來客棧,引著他來到城外校場。
蔡京民間名聲太差,魯智深和武松等人不放心,各自騎馬相隨,若有不利,這七人就算千軍萬馬也敢一戰。
校場外,武松等人被軍卒攔住,西門慶只身入內。到得校場中,許多官員站立場前高臺,蔡京曲領大袖與一人共同居中而坐。
此人偉岸壯觀,腮下長著十多根胡須,皮骨勁如鋼鐵,正是樞密使童貫。
蔡京與童貫站起身來,掃視校場,但見臺下指揮使、團練使、正制使、統領使、牙將、校尉、副牌軍頂盔貫甲分列左右,數千軍馬各挺刀槍肅立,真個兵馬整齊,校場里面誰敢高聲。
日升三竿,團練使發了三通畫角,棋牌軍打了三通擂鼓。將臺上面豎起一面凈平旗來,前后五軍一齊整肅。將臺上把一面引軍紅旗磨動,只見鼓聲響處,五百軍列成兩陣,各執器械在手。
軍卒引著西門慶站在臺下一側。只聽傳令兵大叫:“蔡相有令,即日盜賊猖狂,國家用人之際,今日校場比武,勝者可拜先鋒剿滅梁山,他日立功另計。”
西門慶立在高臺下,心中暗道:“今日原來是選將,待要剿梁山!”
卻見擂鼓響起,卻見兩匹健馬沖出,兩名武將頂盔貫甲各挺長槍斗在一起,一陣乒乒乓乓,一將臂膀中槍敗下陣來。
又有一將沖出,與勝將斗在一處,翻翻滾滾許久不分勝負。
西門慶看著眼前爭斗,心中暗道,不過一群土雞瓦犬爾。
驀地,一將暴喝沖出,但見馬上人堂堂八尺身軀,細細三柳髭髯,兩眉入鬢,鳳眼朝天,手中一把大刀,宛如戰神一般。
來人大喝:“你二人休要爭斗,一齊與我關勝比試就是。”
西門慶心道:“關勝?此人長相與關羽道有幾分相似,不知本事如何?”
兩將罷手,齊挺兵刃與關勝戰作一團,只聽噼噼啪啪一陣砍殺,二將俱被砍翻下馬來,卻都是刀背所擊并無損傷,兩人抱拳謝道:“多謝關巡檢手下留情。”
關勝大叫:“還有何人?”
又有一將沖出,挺大刀直取關勝。
關勝喝道:“在我面前耍大刀嗎?”斜拖著大刀,待來將至馬前,突地暴喝一聲,戰馬人立而起,人借馬勢一刀劈下。
來將舉刀格擋,“當”的一聲巨響,卻連戰馬也劈跪在地上,來將在地上打了幾個滾兒,嘴角鮮血流下,內腑已受重傷。
關勝傲立校場中央,環視一圈,余人戰戰兢兢,誰敢惹這個殺神?
半炷香的工夫,依然無將應戰。蔡京先與童貫耳語一番,又喚過身邊一名團練吩咐幾句。
團練躬身領命,在臺下尋到西門慶,道:“蔡相與童樞密問你,可敢與關勝一戰?”
西門慶唱個大喏,道:“有何不敢?”
團練隨即回高臺復命,須臾,有傳令兵大叫:“有一人勇武異常,曾與梁山賊將廝殺得勝,今日愿與關將軍一戰。”
眾人大嘩,只見臺下緩步走出一人,正是一襲儒衫的西門慶。
關勝一擺大刀,笑道:“秀才哥兒,可是要我這大刀給你剔剔牙?快回家尋你家娘子去吧!”
校場一片笑聲。
西門慶負手而立,道:“關將軍,你方才力敵三將,想來也有些累了,我不占你這個便宜,你且歇息片刻,待我取戰馬兵器來。”
關勝刀柄在地上一頓,叫道:“等你便是,莫要趁機開溜。”
片刻工夫,有軍卒去校場外取了馬匹大槊,西門慶翻身上了絕影,周身文氣盡去,殺氣頓顯。
這邊關勝叫道:“你不著盔甲,我也不占你便宜。”遂卸去頭盔鐵甲,只著貼身布衣挺刀于馬上。
擂鼓響起,二人催馬奔騰,八個馬蹄翻盞撒鈸相似,于校場中央殺作一團。
且說蔡京為何召西門慶校場比武,原來秘密都在昨日蔡九的親筆信中。蔡九外放出京時,蔡京曾令他留意各處英才,蔡九親見西門慶武藝無雙,是以舉薦給蔡京。
校場比武,不過是蔡京要眼見為實罷了。
再看校場中央,卻是好一陣廝殺。但見兩馬錯鐙相交,大槊大刀并舉,四條臂膊縱橫,金戈之聲不絕,這邊大槊舞動黑霧濃濃至,那邊大刀舞得黃沙漫漫連,一個疑是南宮來猛獸,一個渾如北海出驪龍……
兩人槊來刀往,招招不離心頸要害,校場中央塵煙四起,殺氣遮天。
西門慶和關勝兩個斗到五十余合,不分勝敗。高臺上蔡京看得呆了,兩邊眾軍官看了也喝彩不迭都叫“好斗!”,陣面上軍士們遞相廝覷,心道:“我們做了許多年軍卒,也曾出了幾遭征,何曾見這等一對好漢廝殺!”
蔡京、童貫與眾將越看越心驚,只恐兩個內傷了一個,慌忙招呼旗牌官拿著令字旗,與他分了。高臺上忽地一聲鑼響,西門慶和關勝斗到酣處,各自咬碎銀牙,哪里肯回馬。
旗牌官飛來叫道:“蔡相和童樞密有令,卻住手。”西門慶、關勝方才收了手中軍器,勒坐下馬,立馬在旗下,只等將令。
眾將官都向蔡京和童貫言說:“據這兩個武藝,皆可重用。”
蔡京心頭大喜,心道蔡九真是舉薦了個好人才,定要收歸己用。
當下喚來二人,童貫先問關勝道:“明年春末夏初平定梁山賊寇,你可愿往?”
關勝唱個大喏,道:“末將愿為先鋒。”
蔡京又問西門慶道:“你可愿從戎?”
一旁童貫也說道:“如此武藝,何不沙場建功?”
蔡京和童貫這是都拋來橄欖枝了,只要西門慶答應,一條通天的前程就在眼前。
在蔡京身后,一名俊俏小廝望著西門慶,卻是璇兒喬裝打扮而來。
璇兒望著西門慶,滿目含情,她久居相府,何曾見過這等風采人物?只盼西門慶答應下來。
眾人都眼望著西門慶,卻見他抬起頭來,朗聲道:“謝蔡相、童樞密抬舉,恕小可難以從命!”
此言一出,滿場皆驚!蔡京和童貫俱權傾朝野,誰敢當面駁他二人?
西門慶為何拒絕蔡童二人?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有道是:
馬蹄錚錚能伏虎,鐵槊霍霍可誅龍。
蔡京本待施恩重,豈知臺下立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