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瑜赤壁。亂石崖,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昔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后,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話說這篇詞乃《念奴嬌》,為東坡先生所做,說的是曹操起兵百萬之眾,水陸并進。被周瑜用火,孔明祭風,跨江一戰,殺得血染波紅,尸如山疊。
為何引這一段故事,將大比小,這段故事源自周瑜將計就計,以“群英會”為引子,生生給曹操來了段請君入甕的大戲。而穆家莊中,如今晁蓋、花榮、黃信、呂方、郭盛、劉唐、燕順、杜遷、宋萬、朱貴、王矮虎、鄭天壽、石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戴宗、張順、張橫、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童威、童猛、薛永一眾江湖群英,可不也是一出“群英會”?
西門慶在群英會上三問宋江,何等正氣凜然,何等義薄云天,直如把宋江踩到爛泥中一般。
群雄心中雪亮,自此江湖之上,“及時雨”和“西門吹血”再也不能相提并論。
不過,宋江就沒有死黨不忿?有!
“哇呀呀,氣殺俺也”,李逵暴跳如雷,躍倒大堂中央,黑頭一擰叫道:“小白臉,嘴上花里胡哨有個卵用,來來,你敢和黑爺爺扠一扠嗎?”
他與宋江關系最好,剛才被魯智深一招放倒,心里本就憋著一股邪氣,此時眼見宋江汗顏無地,跳出來給他宋哥哥出頭來了。
江湖上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若是雙方爭辯不成,那就拳頭之下見高低,任誰也說不出個“不”字。
武松和魯智深相視一笑,這夯貨顯然是見西門慶一襲儒衫,就以為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殊不知,西門慶身手了得,三兄弟武藝不相上下。
晁蓋與西門慶在金堤河畔交過手,知道西門慶絕非庸手,也不著急阻攔。
李逵見西門慶沒說話,向天一陣哈哈大笑,索性脫了上衣,露出蠻牛般的塊頭來,叫道:“黑爺爺也不欺負你,看你沒拿兵刃,想來只會給你家小妾畫眉,這樣,黑爺爺也不用拿一對板斧,咱們拳頭對拳頭賭一場,敢不敢?”
西門慶一笑,心道這黑廝方才被魯智深一招砸倒,如何能是自己的對手?想到這里,他隨即問道:“你要賭什么?”
李逵怪眼一翻,心道看這小白臉衣衫都是上好的絲綢,想來家里不缺銀兩,輸了也不會心疼,不如賭點能掃臉皮的事兒,也好為宋江哥哥出口惡氣。想到這里,他大喝道:“你若輸了,就跪下來給黑爺爺磕三個響頭再叫聲爺爺,以后早晚見到俺鐵牛都得接著叫爺爺。俺輸了也是一樣,公平吧?”
群雄最愛看人放對,這等熱鬧事可不多見,當下笑而不語。
宋江卻像個老好人般喝道:“鐵牛,不得無禮,西門大官人身子骨精貴,那是你能碰的!”
他這話看似喝止李逵,實則火上澆油,若是西門慶不敢應戰,那就做實了是個軟骨頭。
西門慶一笑,宋江之意他如何不懂?他踱步到大堂中央,笑道:“很公平!”說罷,撩起儒衫下擺扎個起手式。
眼見西門慶居然真敢應賭,李逵欣喜異常,大叫一聲“看拳”,掄起醋壇大的拳頭飛撲而來。
說時遲,那時疾,正如空中星移電掣相似,一點兒也遲慢不得。西門慶只略一側身,李逵拳頭就打在空處,待李逵招式用老,虛將左腳賣個破綻,身子一擰,兩手順勢在他后腰上一送。
李逵身子沉重,這一拳本就去勢極大,后腰受著一送哪里還收得住腳,蹬蹬幾大步飛撲出去,撲在一張席面上,飛濺了滿臉的湯汁酒水。
李逵轉過身來,摘掉額頭的一縷菜葉,叫道:“黑爺爺自己腳下拌蒜,這回不算,再打過!”說著,又縱身撲上。
李逵這回學了個乖,當先拳頭并不用老只是虛招,收在肋下的后手拳才是殺招。眼看臨近西門慶,他前拳一擺,后手拳掄圓了橫向擺來。
后手拳虎虎生風,若是砸實了,怕是西門慶得落個骨斷筋折。
西門慶卻不退反進,硬著拳頭欺身而上,躲過擺拳之余,左臂順勢從李逵肋下穿將過去,右手插入李逵腰帶,肩胛頂住他胸脯,把李逵直托將起來,頭重腳輕,以腳尖為軸借力便旋起來,旋得三七二十一圈,驀然停止,喝一聲:“下去!”把李逵頭在下,腳在上,直躥下肩膀來。
一旁群雄看了,齊聲喝彩。
李逵跌在地上,掙扎著爬起,嘴里嘟囔著:“爺爺毛兒都沒傷著一根”。誰知剛剛爬起,一萬只鳥兒卻在眼前縈繞不休,只覺回腸九轉頭暈目眩,撲地又跌倒了。
再跌再起,起了又倒,足足跌了三回,李逵干脆坐在地上不起來了,搖搖下巴頦道:“你這妖人,使了什么邪法,俺鐵牛咋腦袋忒暈?!?
群雄大笑,都道:“鐵牛輸了,趕緊認祖歸宗!”
李逵掙扎著站起,從一旁桌上取了一壇酒兜頭倒下,撲棱撲棱腦袋,橫著一顆濕漉漉的黑頭,徑直向西門慶跪倒,“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叫道:“西門爺爺,孫兒給你見禮了!”
眼見李逵如此爽利,西門慶也不禁莞爾,趕緊上前扶起李逵,道:“玩笑罷了,何必當真!”
李逵脖子一梗,道:“愿賭服輸,不但今天要叫爺爺,今后俺照樣還要叫爺爺?!?
群雄又是一陣大笑,唯有宋江黑著臉,似要滴出水來。
晁蓋大踏步上前,挽住西門慶臂彎拉回席面上,倒滿一碗酒舉起,朗聲道:“西門押司好武藝,晁某有一不情之請,朝廷昏聵無能,押司何不與我等一同去梁山泊同樂?只要西門押司愿上梁山,晁某立刻讓出頭把交椅,專請押司上座?!?
晁蓋說這話是眼神堅定,一看便知是真情實意,群雄心內皆贊,晁天王果然好氣魄,梁山好大的家業,說讓就讓了!
西門慶也知晁蓋是重情重義之人,略一思量也判斷出晁蓋的用意。
眼前二十六名好漢都將同歸梁山,算算數字來看,其中花榮、黃信、呂方、郭盛、李逵、張順、張橫、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童威、童猛、薛永等人皆是宋江籠絡下的好漢,而梁山原來不過十八位統領,若這些人全都上了梁山,怕只怕客大欺主,晁天王不一定鎮得住。
而晁蓋讓賢可就不同了,一來不墜聲名,二來西門慶名頭實力明顯在宋江之上,誰能不服氣?誰敢不服氣?
不過,西門慶之志,豈在一個小小梁山之主。他端起酒碗,回敬給晁蓋道:“晁天王果然高義薄云天,只是我志不在此,還望原諒則個?!?
晁蓋問道:“西門押司可是看不上我小小梁山?”
西門慶擺擺手,道:“此言羞煞我也,梁山泊群雄匯聚好生興旺,晁天王又有古將之風,放眼天下誰人敢小瞧梁山泊?只是我志不在此,兄長切莫再言?!?
晁蓋又追問道:“西門押司可是愛惜官身?”西門慶搖搖頭并不說話。
一旁李逵叫道:“俺說爺爺呀,當官有個屁用,人前穿錦袍戴高帽,開口知乎,閉口者也,背地里卻干的都是些豬不吃、狗不聞的勾當,你要是想當官往上爬,俺鐵牛以后可不給你當孫子啦!”
眾人一陣大笑,都看著西門慶怎么說。
西門慶環顧四周,一字一頓道:“對,我西門慶的確要當官,還要當個大大的官。”
此言一出,四下駭然。
殊不知,西門慶此言一出,一眾好漢駭然變色,須知,這些好漢中十之八九吃盡了貪官的虧。
西門慶如何分辨?且看下回分解。
這正是:
力大如牛黑旋風,愿賭服輸認祖宗。
西門押司有大志,一語落地震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