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渭水河畔(求追讀)
書名: 我,大唐異姓王,從揭皇榜開始作者名: 孟七年本章字數: 3286字更新時間: 2024-10-09 00:04:50
夜幕籠罩下的營地,篝火熊熊燃燒,橘紅色的火光搖曳著,映照在圍坐在旁的眾人臉上。
溫暖的氛圍中,卻似乎彌漫著一絲對過往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許。
顏子善擺了擺手,神色堅定地說道:“顏家人皆是如此。在大義面前,從不會退縮,無論讀書習武,皆會盡己所能,為家國奉獻。”
他挺直脊背,長袍在微風中輕輕飄動,那腰間的黑色腰帶愈發凸顯出他的利落與果敢。
褚遂良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贊賞:“有顏師古大人在,顏家人又會差到哪里去。顏氏一族,德高望重,為天下讀書人敬仰。其嚴謹的家風,深厚的學養,培育出的后輩皆是人中龍鳳。”
他捋著胡須,目光在顏子善和顏末身上流轉,心中對顏氏家族的敬重之情愈發濃厚。
顏末緩緩抬起頭,望向深邃的夜空,那點點繁星仿佛勾起了他內心深處的思念。
沉默片刻后,他輕聲問道:“家里祖父安好?”
顏子善微微側頭,回憶著家中的情景,眼中閃過一絲溫情:“祖父身體還算硬朗。只是,他老人家時常念叨著你,對你思念至極。每日里,他會在書房中靜坐片刻,手中拿著你曾讀過的書籍,眼神中滿是期待。他會向家中眾人詢問你的近況,每聽到關于你的一絲消息,他的臉上便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顏末的眼神變得愈發柔和,心中更是涌起一股暖流。
有人惦記,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顏末微微低下頭,仿佛在努力壓抑著內心的情感:“等回了長安,就去看望祖父。這些日子,讓他老人家擔憂了。我定要好好陪伴他,聽他講述那些老故事和人生的智慧。”
風吹過,顏末的聲音微微顫抖。
“小時候,經常坐在祖父腿上,聽他老人家講家里老祖宗的故事,可惜老祖宗已經不在了,我們也沒見過他的真容。”顏末繼續說道,回想小時候的味道。
顏子善嘴角微微上揚,說道:“是啊。”
顏子善看著顏末,繼續說道:“末弟,祖父知道你如此孝順,定會十分欣慰。我們顏家人,無論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記家族的教誨和親人的牽掛。”
篝火依舊熊熊燃燒,顏末和顏子善的對話在夜風中回蕩。
褚遂良聽到他們的對話,不禁插話道:“老祖宗很久沒露面了,我也想去看望。”
說話間,他的臉上露出崇敬之情。
褚遂良口中的老祖宗,正是顏末的祖父顏孔歸。
顏孔歸作為顏回第三十六代世孫,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地位至高無上。他不僅僅是一個家族的長輩,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
天下讀書人,在他面前皆是晚輩,甚至孔府弟子見了他,也得恭恭敬敬地叫一聲老祖宗。
而顏末口中的老祖宗,乃是顏之推。
顏末微微點頭,答應了褚遂良的請求。
顏孔歸的存在,對于顏氏家族乃至整個天下的讀書人來說,都是一種巨大的鼓舞。
他的智慧和品德,如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指引著后人前行的道路。
篝火在夜風中跳躍著,發出輕微的噼啪聲。眾人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各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
夜漸深,風漸涼。
……
一轉眼,八月漸盡。
渭水河畔,旌旗獵獵,李世民身著金色鎧甲,龍行虎步,帶著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等眾臣來到了陣前。
對面,頡利可汗率領著八萬多東突厥軍隊嚴陣以待,軍威浩蕩,氣勢逼人。
李世民眼神冷峻,微微抬首,望向對面的頡利。
他一揮手,沉聲道:“走,去會一會這頡利可汗。”
說罷,便帶著幾位大臣大步向前,向著戰場中央走去。
頡利可汗見李世民如此氣魄,也不甘示弱,帶著幾位東突厥首領迎了上來。
眾人于戰場中央席地而坐,氣氛瞬間緊張起來。
李世民作為東道主,面不改色,鎮定自若地吩咐手底下的人端上美酒佳肴。
頡利可汗看著面前的美酒佳肴,眼中閃過一絲貪婪,他毫不客氣地抓起一塊肉,大口咀嚼起來,又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然后,他一抹嘴,大聲說道:“中原地大物博,這酒如此烈,肉如此美味,當真讓人羨慕。”
李世民微微瞇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威嚴。
他直視頡利可汗,語氣堅定地說:“頡利,你帶著大軍入侵我大唐,是不是有點太看不起我朕了?”
頡利可汗微微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李世民,你大唐雖地大物博,但如今內亂剛平,你以為我會怕你?草原的勇士會怕大唐?”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霸氣的笑容:“頡利,你以為我大唐是那么好欺負的嗎?朕自太原起兵,一路征戰,歷經無數艱難險阻,如今大唐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昨日之犯,他日必究。”
頡利可汗臉色一沉,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他知道李世民的厲害,也知道大唐的實力不可小覷。
但他又不甘心就這樣放棄入侵大唐的機會。
至少不能空著手回去。
李世民看出了頡利可汗的心思,繼續說道:“頡利,你與朕之間本可以和平相處,共同發展。但你卻偏偏要挑起戰爭,這對你我都沒有好處。”
頡利可汗沉默片刻,說道:“李世民,你說得好聽。但我東突厥鐵騎天下無敵,你又能拿我怎樣?”
李世民站起身來,負手而立,霸氣十足地說:“頡利,你可別忘了,我大唐將士也不是吃素的。朕有信心,也有能力保衛我大唐的每一寸土地。你若識相,就趕緊帶著你的軍隊離開,否則,朕定讓你后悔莫及。”
頡利可汗看著李世民那堅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有些動搖。
李世民的底氣究竟是什么?
難道他有信心打贏我這八萬東突厥勇士?
一旦真的打起來,東突厥未必能占到便宜。
就在這時,長孫無忌站起身來,說道:“頡利可汗,你可要想清楚了。如今大唐國力強盛,百姓團結一心。你若執意要打一場,大唐將士不介意戰一場。到時候,你不僅得不到任何好處,還會損兵折將。”
杜如晦也接著說道:“頡利可汗,你應該知道,這是大唐境內,數十萬大唐軍隊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你覺得,若是今天打起來,你還能逃得了嗎?”
頡利可汗聽了幾位大臣的話,心中更加猶豫了。
向來文臣不主戰,但眼下,這幾位大唐的文臣似乎都有要打的意思,難道世道變了?
頡利又看了一眼李世民帶來的大臣,沒有一名武將。
果真如此,大唐這是上下一心,準備打這一場仗。若是沒猜錯的話,李靖、李道宗、秦瓊……他們應該就在附近。
經過一番思考,頡利可汗終于做出了決定。他站起身來,對李世民說道:“李世民,你的話我會考慮的。不過,既然我帶著大軍來,自然不會空著手回去。東突厥的勇士沒有這么的狼狽。”
戰場上,馬蹄聲漸息,氣氛卻依舊緊張。
李世民微微揚起下巴,盯著頡利可汗,沉穩開口道:“頡利,你既說不能空手而歸,那你且說說,你究竟想要什么,只要不過分,朕可考慮賞賜于你。這樣你回去也會有面子。”
頡利可汗一聽,眼中瞬間閃過一絲貪婪之光,他挺直脊背,大聲說道:“李世民,我要五十萬兩銀子,五萬擔糧草,還有足量的布匹。”
此言一出,大唐眾大臣們心中皆是一震,臉上露出震驚與憤怒之色。
長孫無忌微微皺眉,暗自思忖這頡利可汗當真是獅子大開口。
杜如晦輕輕搖頭,心中直呼頡利腦子有問題。
房玄齡差點沒忍住笑了出來,這頡利胃口可真大。
李世民的臉色沉了下來,眼神中透露出威嚴。他微微瞇起眼睛,冷冷地看著頡利可汗,說道:“頡利,你的要求過分了。我大唐雖地大物博,但也不是任由你肆意索取之地。五十萬兩銀子、五萬擔糧草和布匹,這絕無可能。”
頡利可汗卻不甘示弱,梗著脖子說道:“李世民,我東突厥勇士千里迢迢而來,若不得些好處,豈不是白費力氣?這些東西,于你大唐而言,不過九牛一毛。”
李世民怒極反笑,聲音洪亮地說道:“頡利,你當我大唐的財富是大風刮來的嗎?朕告訴你,朕只能給你三千擔糧食,別的一樣都沒有。你若不滿足,那便開戰。我大唐絕不畏懼戰爭。”
頡利哪里肯依,怒目圓睜,大聲吼道:“李世民,你如此小氣,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開戰!”
話音剛落,遠處突然傳來陣陣如悶雷般的馬蹄聲。
頡利心中一驚,連忙打眼望去。
只見地平線處,塵土飛揚,李靖、李道宗、徐世績等大唐名將身著鎧甲,威風凜凜地率領著身后數不清的大唐精銳奔騰而來。
馬蹄聲越來越近,大地仿佛都在顫抖。
李靖等人如鋼鐵洪流般席卷而來,他們的身影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金屬的光芒。
頡利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不安。
大唐人果真狡詐。
頡利身后各部落首領皆是站了起來,臉色蒼白。
這種情況,已經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這次入侵大唐,無非是為了獲得物資,而現在,物資能不能要到還是一回事,若真的打起來,東突厥不一定能贏。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他負手而立,眼神堅定地看著頡利,說道:“頡利,你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大唐的實力。你以為朕毫無準備嗎?朕早就料到你不會輕易罷手,所以早已布置好一切。今日,你若敢開戰,我大唐將士定讓你有來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