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復情緒的100項藝術練習
- (美)利婭·古茲曼
- 1504字
- 2024-09-24 17:58:18
藝術治療的價值
藝術治療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創造性的過程來獲取自我意識和自我反思,促使人們獲得個人洞察力,并增強情緒控制力。藝術作品是思想和感受的視覺化表達,通過藝術化而產生的心理意象可以為人們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并洞察產生這些感受的原因。這些洞察為人們接納感受和學習如何對情緒做出恰當反應,提供了一個起點。這一過程可以提升自尊、增強自我力量,對參與者來說可以長期受益,并且能發展應對未來生活挑戰的技能。
認知行為藝術治療領域的研究有力佐證了藝術治療的優勢。瑪西婭·羅薩爾(Marcia Rosal)在其著作《認知行為藝術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Art Therapy)中提到,循證研究證明認知行為藝術治療是治療焦慮、抑郁和創傷后應激障礙最有效的方法。認知行為藝術治療的目標是幫助人們提升應對技能和環境適應能力,以適應不同的生活狀況。
藝術治療也可以提高人們的自尊心。完成一件藝術作品可以給患有抑郁癥的人帶來成就感、賦能感和滿足感。通過反思自己創作的藝術作品,并遵循本書中的提示,人們可以獲得對潛意識的洞察。
討論藝術作品也可以提高人們的自我意識。如果有人正處于抑郁或焦慮狀態,欣賞藝術作品并進行討論,會引發對自我的反思,這會提高自我意識并增強對自我的控制。更多的情緒控制有助于提高情緒彈性(emotional resilience)。情緒彈性能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想法及其驅動因素。情緒彈性好的人擁有自我調整(self-regulation)能力,能夠自如應對壓力情境,選擇用建設性的方式來管理情緒,而不是選擇用那些事后會后悔的破壞性方式。學習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會帶給你心靈上的療愈。
藝術治療能幫助人們識別產生情緒壓力的原因,培養應對情緒壓力的建設性能力。以創傷后應激障礙患者為例,此類患者需要探索與其創傷相關的激發性因素。而創作藝術作品能夠喚起患者的記憶,可以說是一個認知過程。此類患者需要與最原始的壓力源打交道,并進行情緒調節。通過探索這些情緒并整合進自己的內心,患者就能夠應對生活,與創傷和解。
藝術治療還可以提高人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在治療過程中,有些練習旨在讓你找到應對各類情況的替代性方法。瑪西婭·羅薩爾認為,伴隨著人們認知技能的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她認為,創造性的過程也能夠增強你的決策能力,因為當你在完整的藝術創作過程中,不停地考慮顏色、細節和布局時,你有很多機會自己做出決定。
團體性藝術治療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使來訪者在治療過程中練習溝通能力,由此提升自己的社會性。在團體性藝術治療中,我最喜歡的環節是來訪者與其他團體成員討論自己的藝術作品的意義。當來訪者分享自己的故事時,其他成員有機會深入了解他,并通過傾聽、提供反饋和建議為他提供支持。這個過程創造了個體與他人聯結和共享的感受。
☉ 藝術治療之于身體的益處
上文論述了藝術治療對心理健康的許多益處,其實它同時也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積極影響。壓力每天都會在身體上有所反映,我們的生理癥狀可能表現為頭痛、背痛、肌肉緊繃、肩膀酸痛、胃部不適、疲勞、高血壓、暴飲暴食以及失眠等。了解產生壓力的原因,并提升應對壓力的能力,我們將會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吉里賈·凱馬爾(Girija Kaimal)2016年的一項研究證實,藝術對緩解參與者的壓力水平具有積極的作用。在這項研究中,在參與者進行藝術活動之前,先測量他們的應激激素皮質醇。經過45分鐘的藝術創作活動之后,參與者再次被測量了皮質醇水平。研究者對比兩次測量結果發現,75%的參與者在藝術創作活動之后皮質醇指標下降了。這項研究中最有趣的是,參與者均沒有任何藝術學習的背景或創作經驗。藝術創作在你未曾意識到時,就已幫助你緩解了身體上的壓力。在實踐中我發現,雖然來訪者平時很難抽出時間來創作藝術,但他們大多數人都很享受藝術創作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