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王妃
書名: 紅樓宗室子作者名: 二也是素數本章字數: 2055字更新時間: 2024-11-27 11:45:03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承天序,司牧黎元,思弘風化,用建親賢。今延平郡王妃賈氏,淑德昭彰,性行溫良,克盡內助之責。昔有太姒之賢,輔佐文王,廣施德惠,致周室之隆盛,其德馨遠播,流芳千古。今爾之賢,頗有太姒遺風,宜家宜室,協理王府諸務,深孚眾望。今溘然仙逝,朕心甚憫。特旨加封延平郡王妃為延平王妃,賜以王妃之尊榮厚葬。一應喪葬儀制,悉依王妃之禮而行,務使哀榮備至。且許朝中官員前往吊唁,以彰其德,表朕追念之意。望王府上下謹遵朕命,悉心操辦,使王妃得以安息長眠。
欽此!
“臣接旨!”
禮親王夫婦與延平王府眾人一塊接了這道加封賈攸的圣旨,在宣旨內監離開后不久,欽天監陰陽司那邊也擇好了日子,送了過來。
擇準停靈七七四十九日,第三日開喪送訃告。
有了旨意,還有禮親王夫婦,以及禮部與宗人府的一眾官員在,賈攸的后事便有條不紊地操辦下去。
王妃的喪儀,都是有例可循的,除了延平王府的兩個小主子年歲尚小,做不了太多事以外,其余之事都有專人辦理。
賈璉夫婦便是在這時候來的。
賈璉二人乘馬車進了延平王府,還沒下車,鳳姐兒便感覺有些不同尋常,坐在車上拉著賈璉的袖子,悄聲道:
“二爺,我瞧著這有些不對勁,底下人來去匆匆,卻是分毫不亂,瞧著各有分工,都有自個兒的一攤事在忙。各處的布置也都妥當了,不像是主子年少不經事,無人主持喪儀的模樣。”
賈璉心思更粗糙些,未曾注意到這些個細節,如今經鳳姐兒這么一提醒,也發覺了些不對,卻還是有些不信:
“這不太可能吧,兩個小孩子,能做成這么大的事兒?”
便是有人在一旁提點,喪事禮儀也是極繁瑣的,兩個幾歲的孩子,能主持得下來?
鳳姐兒倒是更謹慎些,問道:
“二姑媽與咱們府上來往得不多,只知道姑媽做了王妃的,卻也沒見過那兩個表弟表妹,他們如今幾歲了?”
“額,大些的是表弟,今年該滿十歲了,小一些的那個,應該才四五歲。”
賈璉也有些不確定,延平王府正得勢的時候,榮國公府與其來往得算是頻繁,前些年姑丈去世后,姑媽閉門謝客,這幾年連娘家都沒回過了,是以賈璉只能根據前些年的記憶來猜測,并不能十分肯定劉剡兄妹的年紀。
“大些的也只有十來歲嗎?”
這個年歲的孩子,應該是撐不起這么一攤子事的,難道是我的錯覺嗎?
鳳姐兒有些懷疑。
主子若是立不住,便是有再能干的下人在一旁幫襯著拿主意,,也是壓不服底下那群比猴還精明的下人的,這個年紀的少年,便是有再大的能耐,又能如何呢?
璉二爺嘆了口氣,攥住了妻子的手,囑咐鳳姐兒道:
“說起來,這兩位表弟表妹也算可憐,小小年紀就沒了父親,如今姑媽也不在了,不說今兒個姑媽的喪禮,就是以后有什么求到咱們這兒,能幫一把的,盡量幫襯些。”
鳳姐兒俏臉微紅,抽出被丈夫攥住的手,笑睨了賈璉一眼:
“在外面呢!姑媽的靈前,莊重些!這些個事情,你不說,難道我還不明白嗎?”
看著新婚不久的妻子,素衣荊釵,頭上只插著兩根銀簪,不施粉黛,粉面含嗔的模樣,賈璉心下有些癢癢,訕笑一聲:
“不過白囑咐你一聲,待會兒下了車,咱們先看看,若是不用咱們幫襯,表弟自個兒就能安排好,那自是再好不過了。”
“二爺說的極是。”
在外面,鳳姐兒自是不會駁了自家二爺的面子。
“二爺、奶奶,到了。”
趕車的馬夫停下馬車,小廝興兒在車廂外喚道。
“走吧,先去給姑媽上柱香。”
賈璉說著率先掀開簾子下來,而后轉身攙著鳳姐兒下了馬車。
有了禮親王夫婦在延平王府主持賈攸的喪儀,府里的下人們各司其職,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賈璉夫婦的馬車到門口時,便有腿腳快的小廝去通傳過了,待他們下馬車,早有人在下車處候著,引著二人前往靈堂。
“請賈二爺、二奶奶安,我家大爺在靈前給王妃娘娘守靈,請您們隨小的來。”
賈璉夫婦二人甫一下車,便有婆子上前請安道。
鳳姐兒與賈璉對視一眼,均從對方的眼里看到了十分的震驚,王妃?!
這可不是能隨口說出來的,還是在這種時候。
不說延平王府名存實亡,雖說賈攸身上確有延平郡王妃的爵位,但在這種特殊的時候,也該稱呼她為郡王妃,而非王妃才是。
普通人不懂得其中的利害便算了,郡王府里的婆子,如何會不清楚?
還是說,其中有什么隱情不成?
“我們正要去給姑媽上香,勞煩帶路。”
還是鳳姐兒反應最快,上前兩步,把手腕上戴著的銀蝦須鐲褪了下來,塞給了帶路的婆子。
年輕媳婦兒,哪怕來參加丈夫姑媽的喪禮,不能戴什么首飾,卻還是忍不住戴了個銀手鐲在手上,如今倒是派上了用場,要不一時間還真找不到合適的東西給這婆子。
負責帶路婆子假意推脫了一番,便揣進了懷里。
待二人更加殷切了兩分,若不是正處于賈攸的喪期,怕是會忍不住笑出來,便是現在,那張板著的臉,嘴角也悄悄揚起了一個弧度。
“二爺、二奶奶這邊請。”
榮國府長房奶奶手上戴著的鐲子,不說這個銀鐲子多重,單論做工,便能值不少錢!
大戶人家的婆子,哪怕不是主人家身邊侍候的,見識也少不了的。
單是走這一趟,便比她半年的月例還多了。
從門口到靈堂這短短的一段路,賈璉夫婦便發覺了不同之處,這府里往來的,不止有延平王府的下人,還有內監以及朝中的官員,看來在他們過來的路上,發生了些他們不知道的事兒。
果然,在鳳姐兒送出去那個鐲子后,從帶路的婆子口中得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