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改觀
- 紅樓宗室子
- 二也是素數(shù)
- 2189字
- 2024-11-26 18:35:39
“若只是姨丈家,千里迢迢的,自是不需特意派人送一份報喪文書的。”
用了兩份早飯,又喝多了茶水肚子脹得難受,不愿坐著,站在少年身邊看少年寫著一份份報喪文書的禮親王劉濤,笑著應(yīng)和道。
林如海一家若是在京里,給林家送報喪文書乃是應(yīng)有之義,可林家一家都遠(yuǎn)在維揚,不送也不算失禮。
“那為何要特意另送一份?”
少年有些不解。
“特意送一份,自然有非送不可的緣故。”
劉濤佯裝神秘地笑笑,看著似是知曉些內(nèi)情,故意不說,等著少年來問。
“林叔?”
說話說一半的老頭最討厭了。
劉剡偏不如他的意,轉(zhuǎn)頭問起了旁邊的管家林安。
“當(dāng)年咱們郡王還在的時候,給您定了一門親事,定的便是您姨丈林大人家的長女。”
雖有禮親王在一旁使眼色示意,但他又不是自家的主子,劉剡相問,林安自然一五一十地回答。
林黛玉,林妹妹,成了我的未婚妻?
哪怕已經(jīng)穿越到了紅樓世界,劉剡還是有些難以置信。
若說穿越一回,還是穿越到自己喜歡的書里,不會幻想一二,那是不可能的,然而劉剡一過來,第一眼見到的,就是躺在床上,剛?cè)ナ罌]多久,尸體還是溫?zé)岬脑砟赣H賈攸。
作為紅樓主角團(tuán)的姨母姑媽,賈攸也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美人,哪怕因生病而形容憔悴,甚至已然仙逝,也無法掩蓋她的姝色。
可是,一睜開眼看到的就是死不瞑目的尸體,這種感覺誰能理解?
哪怕這具尸體是原身的母親,還很漂亮。
原身本就體弱的身子,在換了個芯子之后,又差點原地去世。
好在劉剡還活著,本書并不用經(jīng)歷主角去世后再次原地復(fù)活的靈異事件。
短短一日的功夫,窩在這具并不康健的身子里,照料年幼的妹妹,設(shè)法給賈攸辦一場隆重的葬禮,書寫“曬鹽法”把其送到皇帝手中,盡量裝得弱小沒有什么野心,盡可能的降低皇帝及其他人的關(guān)注度,迎著風(fēng)雪出門做完這一切后,回府還得安撫府上下人們的心,處置身在朝營心在漢的王嬤嬤...
忙了一整日的劉剡,并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思考其他。
昨日吃過飯才去的宗人府,為了維持人設(shè),在宗人府又吃下了一盤多點心,賺了個擅長點心的廚子的同時,也撐得不輕。
回來之后吃了兩丸消食丸子,晚飯都沒吃不說,直至半夜,胃里的不適之感方才減輕。
這具身體,委實太弱了些。
辦完母妃的后事,一定要好好調(diào)養(yǎng)一段時日,把身體養(yǎng)好來。
劉剡一不留神便想得有些遠(yuǎn),出了一回神,在劉濤二人看來,便是對這道婚約有些不滿。
劉濤眼看著少年自知曉這一樁婚事后便開始發(fā)呆,并且臉色有些不好,心下暗道。
“這小子!還是太年輕了些!不知道有林如海做岳父,對他現(xiàn)在的情形來說,是一件多么有利的事。”
卻是把對少年的疑慮,打消了大半。
這小子,一來宗人府,便引起了太子的注意,幾句話的功夫,還能讓太子主動幫他在永康帝前說話,為他張目,還有自家那看似好說話實則難以親近的婆娘張倩,不過第一回見這小子,也能把他當(dāng)做自家子侄親近。
若非昨日,太子乃是臨時起意來的宗人府,劉濤都要忍不住懷疑是這小子使了什么手段了。
本來還想著這小子心機城府果然不淺,沒怎么出手呢,悄無聲息地就籠絡(luò)了這么多人。
昨日連夜派人去查了這小子最近的動靜,發(fā)現(xiàn)這小子幾乎不出門,除了正常的采買,延平王府的下人也極安分,沒有什么不同尋常之處,昔日的東宮舊部,更沒有接觸過延平王府的人。
現(xiàn)在看來,還是自個兒想太多了。
一個連列侯出身、高中探花、仕途眼見的一片坦蕩的岳父,都能不放在心上的人,怎么可能是自己原先以為的心機深沉之輩呢?
看著少年略顯消瘦身子,蒼白無甚血色的臉,劉濤不禁為自己陰暗的思想感到愧疚。
多么優(yōu)秀的少年郎啊,連太子都說他“赤子之心”,我怎么會以為他是心機深沉之輩呢?
果然是延平郡王那個老陰比誤我啊,原來全身長滿了心眼子的人,也能養(yǎng)出如此單純的兒子。
胖乎乎的禮親王很容易就說服了自己,懷著三分愧疚,忍不住提醒少年道:
“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現(xiàn)今管著鹽政。”
“啊?”
劉剡有些轉(zhuǎn)不過彎來,自個兒也沒說要退婚吧?
劉濤恨鐵不成鋼地看向這個便宜侄子,眼中滿是急切:
能成為探花,說明林如海才貌雙全,在維揚擔(dān)任鹽政,更是簡在帝心,這種好親事,你小子可別不知好歹給退了呀!
延平郡王在時,兩家自然是門當(dāng)戶對,現(xiàn)在他不在了,劉剡能否襲延平郡王爵都是個未知數(shù)。
宗室子弟不能參加科舉,劉濤也不知道少年是否有讀書的天分,可看著少年那一筆極出色的字,倒是可惜了。
“你小子,可長點心吧!一點都不像你爹的兒子!”
禮親王劉濤怒其不爭。
劉剡有些莫名其妙,這位堂伯父今日見面伊始,便對他懷揣著莫名的敵意。
雖然很淡,但是劉剡還是看出來了。
可能是昨日給他的印象不佳,劉剡在心底默默猜測道。
昨日他進(jìn)入那側(cè)廳后,便察覺到暗處有人在觀察他,只是人微勢弱,只能隨機應(yīng)變,在劉熾出來后,劉剡發(fā)覺,暗處還有人在,便猜可能是宗正劉濤。
畢竟遇上劉熾乃是意外,沒人知曉太子會在昨日下午微服出現(xiàn)在宗人府。
可既然遇上了,劉剡自然也不會放棄唾手可得的機會。
是以示弱、賣好、獻(xiàn)“曬鹽法”、求恩典一氣呵成,九真一假,劉熾根本不會發(fā)覺有什么問題。
因為本就什么問題都不會有,除了“曬鹽法”的來歷,其他的一切都是真的。
點心好吃是真的,獻(xiàn)曬鹽法以求母妃風(fēng)光下葬也是真的,希望劉熾善用此法,讓百姓能夠吃得起鹽,作為一個見識過后世繁榮的人,說這個請求的時候,更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憑借著原身對太子劉熾的幾分了解,利國利民的曬鹽法,以及劉剡隨機應(yīng)變的能力,賈攸以該有的品秩下葬,幾乎沒有懸念。
可能作為一個旁觀者,劉濤會認(rèn)為是劉剡別有用心,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可如今一瞧,他怎么突然對我改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