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認識自己
發(fā)現(xiàn)你的優(yōu)勢

1.工作是探索和表達自己的生命意義的方式

每個年輕人,尤其在踏入社會的前幾年,無不懷抱著初出茅廬的一腔孤勇,期待著這個世界能夠給予自己一份同樣熱忱的回報。然而,在遇過幾座山、碰了幾次壁之后,很多人悲哀地發(fā)現(xiàn):原來世界的參差并不是說說而已,雖然各種傳奇在身邊輪番上演,但真正能改變人生的機會其實少之又少,而且稍縱即逝。

當理想撞擊到現(xiàn)實,偏離了曾經(jīng)預設的軌道時,迷茫與焦慮的情緒便會席卷而來。

我在工作中經(jīng)常接觸到一些優(yōu)秀的年輕人,即使他們有很好的學歷和工作,也讀了很多書,懂得很多道理,但仍然在巨大的精神內耗中受困于心,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所在,以至于在茫然無知中放棄了對命運的主控權,錯過了成長的最佳時機,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狀態(tài)。

如果你也曾經(jīng)或正在為這種情況所困擾,不要自責、不要恐慌,這并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更與你的能力毫不相關。

回顧我過去50余年的職業(yè)生涯,我當過兵,當過警察,當過機關干部,在國辦律所任職過,創(chuàng)建了合伙制的律師事務所。這些經(jīng)歷讓我的身份從郝律師、郝主任、郝書記轉變到郝會長、郝大姐。放棄已經(jīng)耕耘多年的陣地,轉而投身到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從零開始、從頭再來,這樣的選擇我做了很多次,很多人震驚于我的瀟灑和勇氣,同時又深表困惑:“你膽子太大了,難道你都不會猶豫,不知道害怕嗎?”

我的答案也非常明確——絕不猶豫、從不害怕。

這并不是因為我對自己的能力過度自信,而是源于我對自我的清晰認知,以及“工作”一詞于我的不同定義。

在我看來,工作并不等同于一種謀生手段,而僅僅是一個幫助我們探索和表達生命意義的外在媒介,幫助我們釋放內在潛力,尋找與構建與世界交流的通道。讓我們得以在一個正確的位置,汲取到生命所需的激情與能量。

如果當下的工作已經(jīng)無法滿足內心對成長的需求,我就會毫不猶豫地停下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當下的生活,并立刻做出決定,規(guī)劃出正確的前進方向。

那么,如何開始這段探索和表達的過程呢?

?第一步:遵從內心。

1976年,我從部隊回到地方,被分配到北京市公安局警衛(wèi)處,編制是公安干警,工作內容是一名便衣警察。這個工作不但離家近,而且還是個市屬大機關,條件非常好,工作內容也十分新穎。

雖然在當時選擇這份工作是我自己最稱心的意愿。然而,我卻從來沒把這份工作當作事業(yè)的終點,甚至在我入行的第二年,我就清晰地知道,這種工作雖然很風光,但并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方向。

我希望的是事業(yè),不是職業(yè),我渴望能去一個更大的舞臺發(fā)光發(fā)熱,影響更多的人;我渴望被更多的人看到,但我不需要借助別人的光環(huán),我自己便是一束足以照亮我前程的光。

?第二步:鏈接自我。

相對于熱熱鬧鬧的工作,我更希望擁有一份能夠把個人興趣、工作能力和工作需求融合在一起的職業(yè),這一職業(yè)能夠成為我終生的事業(yè)和未來奮斗的目標。

什么樣的職業(yè)才能完美符合我內心的期待呢?

在我彷徨猶豫的時候,一部外國電影《流浪者》讓我眼前一亮。影片中慷慨陳詞、伸張正義的女律師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激發(fā)了我對律師這一職業(yè)的夢想萌芽和職業(yè)崇拜。幾乎是靈魂深處的一記共鳴,讓我立刻鎖定了內心的答案。

雖然聽上去有些一時沖動,但這種認知不是憑空出現(xiàn)的,而是憑借我對自己的清晰認知得出的最終結論。

原因有三。一、我從小善講、能講、會講,能說會道是我的特長,我的語言能力和組織能力都是一流的,我的天賦符合律師的職業(yè)特點;二、律師行業(yè)最大的特點,永遠需要跟著時代的脈搏更新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需要一直學習,永遠沒有止境,這符合我愛拼搏的上進心;三、成為律師,可以在更大的舞臺上用知識幫助和影響更多的人,展示個人能力,這對我來說確實是個很大的誘惑。

事實證明,我這一選擇確實是正確的,在從事律師行業(yè)的40年中,我汲取了很多成長的養(yǎng)分,我與這個行業(yè)極高的匹配度,讓我至今依然享受著這一選擇給我?guī)淼木薮蟮墨@得感和幸福感。

?第三步:循聲而動。

雖然我非常篤定地給自己確定了一個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但在當時,律師還是一個非常不被重視的職業(yè)。要知道,我國的律師制度1979年12月才恢復,當時的公檢法隊伍都在完善和建設中,遠沒有現(xiàn)在成熟,全國上下的律師人數(shù)加起來也只有212名。

1983年,當我毅然從公安局調到司法局,第一天去司法局人事處報到時,領導問我的第一句話就是:“你這么好的條件為什么要當律師?”我立刻反問:“這么好的條件不能當律師嗎?”領導說:“我們這里還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你,你是否服從分配?”就這樣,我因為“條件好”而被留在北京市司法局黨委辦公室。從司法局黨委辦公室到律師工作管理處,從兼職律師到專職律師,直到1993年我被調入國辦所,才正式開始了專職律師的生涯。

面對這一選擇,很多人說我勇敢,我并不這樣認為。正如前文所說,工作對于我來說,已經(jīng)不再是一種簡單的謀生手段,而是一種我和世界對話的方式,也是我自己探索和表達自己生命意義的方式。內外統(tǒng)一,是我始終保有激情和能量的秘訣。

?第四步:堅定選擇。

回溯曾經(jīng)走過的道路,我眼前經(jīng)常會浮現(xiàn)出一幅畫面:我沿著一條小路出發(fā),眼前的道路逐漸清晰、寬廣,我享受走在這條路上的每一種感覺,也感恩路邊的風景給予我的每一份回饋,當鏡頭拉遠,從天空俯視,在起點與目標之間,畫出了一道幾乎完美的抵達路線。

此時,如果讓我選一個關鍵詞來概括我是如何走到了現(xiàn)在這個地方,是如何在眾多誘惑中尋找和表達出生命的篤定意義的,那就是“選擇”。

我經(jīng)常和身邊的人說,人的一生就是“選擇”的一生:大到很多人生重大事件的方向定奪,譬如工作、婚姻、創(chuàng)業(yè)等;小到每一個案子的律師團隊人選的敲定,每一個方案的邏輯用詞;每天面對各種會議、活動的安排,“選擇”無時無刻不如影隨形。這種“選擇”的能力,需要在年輕的時候培養(yǎng),但并不是只有年輕時才需要做的課題。直到今天,我依然每天都要在很多龐雜的信息中做出快速選擇和決斷。

要想擁有這種選擇的能力,并不需要你比別人更聰明,而是需要你建立更清晰的自我認知,這樣你才能在關鍵時刻清楚自己應該選擇什么、放棄什么,以及怎么去做!從而順利通過種種試煉,以一種強者的姿態(tài)掌握生命的主動權。這也是為什么我“從不后悔”“毫不猶豫”“從不害怕”的根本原因——我為每一個選擇負責,并接受這一選擇帶來的所有結果。

面對工作、事業(yè)上的諸多考量和選擇,很多人在探索的第一步,就不由自主地陷入無盡的內耗之中:別人說體制內工作安穩(wěn),就頭腦一熱地去考公考編;別人說主播賺錢又多又快,立刻又想去做自媒體。當迷茫和搖擺阻止了探索的腳步,這并不是你的問題,而是每個年輕人在成長之路上需要跨過的第一個關口。

比如在律師行業(yè),很多剛入行的年輕人會將收入當作選擇的唯一標準,哪個領域賺錢多,就一窩蜂地搶著去、擠著去,當熱點消失,又一窩蜂地趕去下一個熱門領域。我之所以反對這種思維方式,并不是反對大家去賺錢。相反,我鼓勵大家在面包與理想之間,先去解決面包的問題,但這并不意味著要為了面包而去放棄探索自我真正生命價值的可能。

當你在探索的過程中感到迷茫時,一定要牢記一個基本的判斷標準:你當下所做的選擇,是否能夠表達出你真正的人生態(tài)度,是否能夠激發(fā)出你生命中的潛能和熱情,是否能夠成為你的一個工具,幫助你去連接、創(chuàng)造和表達自己,最終創(chuàng)造出自己理想的工作形式?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已經(jīng)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工作目標與生命意義的完美匹配。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也不要氣餒,所謂“成長”就是如此,必須經(jīng)歷一段探索和試錯的過程,才能在越過種種困惑和不安之后,掌握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建立起屬于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從而在各種矛盾中尋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佇立于世的錨點。

只有建立這樣的信念,從原來那種無知、渾然不覺的狀態(tài)中抽離出來,懸浮于虛空,成為自己的感受、思想、行為的觀察者,才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去主動地調整自己,讓奇跡在自己的生命中發(fā)生。

那么,未來就從這一瞬間發(fā)生了改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高邑县| 民丰县| 厦门市| 汨罗市| 泽库县| 循化| 云林县| 海晏县| 遂川县| 龙山县| 阿拉善左旗| 高青县| 宣城市| 岳普湖县| 呈贡县| 邹城市| 正蓝旗| 茂名市| 赤城县| 汕尾市| 克拉玛依市| 那坡县| 红河县| 闸北区| 临西县| 旬阳县| 山阴县| 平潭县| 南宁市| 塘沽区| 金湖县| 手游| 丹东市| 双牌县| 罗源县| 林芝县| 黔东| 拜泉县| 永吉县|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