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早就看中了這款電動車,車身小巧,價格實惠,簡潔大方。
假日騎車在一個縣鎮游玩時,路過此品牌電動車店。那時還沒下定決心買,只是想逛逛看看。
店里有一個40歲左右的女店員,看起來長得樸實結實,她熱情為我介紹了淺綠色的這款車。試騎了一下,感覺還不錯,于是便和她拉起來,順便了解一下電動車市場的行情。
她說店是她家開的,有二十年了。現在是因為有活動才用這款車促銷,平時都要高出幾百元。生意不好做,薄利多銷吧。談了一會不肯降價,說到最后,答應送頭盔和雨披。服務倒是也不錯,能送到市里的家中。
因為還猶豫著是否要買,我便走出店門說再考慮一下。她的兄弟在店外忙著給車充氣。此時正是中午時分,沒有其他顧客。為了挽留我,她的兄弟答應可以再降100元。可是仍然沒有達到我的預期。我在遲疑中離開了。
人真的很奇怪。從那以后,只要路過這個品牌的電動車店,我必看必問的總是這款車,其他的基本不打聽了。根據掌握的情況,縣鎮那家店要的價格比其他店要高200元。但其他店沒有任何贈品。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原本只是想了解一下的心理變成我要買一輛電動車的堅定想法了。雖然潛意識中覺得似乎不是必需品,但一旦你關注某件物品,早晚會成為你的目標。
不過究其根底,買電動車還是有緣由的。母親歲數大了,行動有所不便。閑暇時,我想騎電動車帶她走走看看,讓她了解生活區外面的世界,品味美食,觀賞城市精彩。當然自己也會有很多便利。
其實我原是有一輛舊電動車的,可是放在車棚有7年沒騎了。
還在那里嗎?有一天我突然冒出了這樣的想法。那個車棚是封閉管理的,很多年過去,估計我的電子匙早已無法打開大門。好在有熟人可以幫忙,打聽到還在里面,我可以推走。于是我找到了存放多年的車鑰匙。
在他人的幫助下,我走入車棚,它靠立在窗邊,車架上落滿灰塵。熟悉的車身,銹跡斑斑的鏈子鎖,看著它,是滿滿的對往事的懷念與感傷。是的,父親曾騎著它幫我打理家。可是如今,親人已逝,這也是我許久不愿觸碰這輛車的原因吧。不管怎樣,如今,我們總要與過去告別……
車胎是癟的。我費力地推到修車點。那個師傅很肯定地說車是好的,車胎沒壞,只是沒氣了,此言讓我心中一喜。他打好氣。但是試了下,我啟動不了。他也覺得奇怪,開始檢查線路。旁邊的一輛舊車引起我的注意。
“這輛車賣嗎?”
“哦,這輛車是我前兩天剛回收的,是一個老人的,她騎不了了,所以賣了。你想要可以給你。這幾天我一直騎這輛車回家。”師傅邊說邊收起充電線。
“多少錢?”
“我150收的,你要就給300吧。”
我想馬上有輛車騎,想法如此強烈。
“那好,我把舊車抵了吧。”
“你這輛車不好修了。能抵100。你再給我200元吧。”
試了一下,感覺還可以。我留戀地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車,狠下心來扭頭而去。
就這樣,我擁有了一輛可以騎的舊電動車。
但是在幾天后騎出辦事的路上,車沒電了。沒電的電動車推著走覺得好沉,那天又沒帶充電器,我沿途問了幾家店鋪,都無法幫忙,真是讓人無奈又著急。經歷這次事件,看著第一次經我充電后滿血復活的舊電動車,我又開始心動曾經看過的新車了。
二
那家店就在路邊。我騎自行車經過時順便進去看了看。有我曾經相中的那一款。看起來是夫妻店。老板娘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少婦。因地段位處市中心,修理加售賣模式讓他的丈夫在門外接著一樁又一樁生意。
我問了一下那款車的價格,老板娘說的倒是實在,報了托底價,沒要虛,讓我心生好感。當問到舊車能抵多少錢時,她說要看電池和款型。我加了她的微信,說拍照給她看看。
微信返回的信息,我剛花300元買的舊車,老板娘說因為是鋰電池,只能抵200元。罷罷罷,先騎一段時間舊車吧。
有一天我突然收到老板娘發的促銷信息,恰恰是我看中的那款車做起活動來了,顯示降了200元。這是入手的好時機啊。因為經過這段時間的打問,我了解那款車的價格此前還一直保持著。
事不宜遲。這天下班后,我騎著舊電車來到這家店。那款車果真降價了。而舊車也只能抵200。老板吃著飯,幾乎是奚落了一番我的舊車,說只能抵這些了,讓我心里變得不舒服起來。既然是連鎖,各家店肯定都有活動,沒必要將話說得如此決絕。于是我在暮色中頭也不回地奔赴下一家。
三
我要去的地方地處鬧市,是這個城市的電動車售賣中心。
當我找到連鎖店,看到顧客你來我往,熱鬧非凡。好不容易過來一個服務員接待。是的,沒錯,那款車都在做活動。服務員的答復是已經賣空,如果要買需要預定,大約明后天到貨。
“舊車抵多少錢?”我充滿期待地問。
“什么車?哦,200元。”她看了一眼說道。
“這是我剛買的,很好騎,再加點。”
“這種電池沒人要,就這個價。”她的語氣干脆利索。
“不會吧,我這輛車可沒有任何毛病。”
“主要看電池,給這個價都夠意思了。”
“那你看看我的電池吧。”我說。
“不用看了,最多260元。”
我有點驚喜,他們畢竟多給了點。但相比我前兩天的買車費,自己還是覺得有點虧。
旁邊一個女店員來來回回很忙碌的樣子。我扭頭問她:“再加點可以嗎?”
“300元吧。”她抬頭看了一下。“你這種車不值錢。”
OK。我不禁欣喜。
“我這里還有一輛車的定額,馬上就能給你裝。”
完美。我開始激動起來。
“諾,就是這一輛,車架剛組裝好。”
一旁確實有輛新的黑色的電動車,不過車輪上有灰痕。算了,就是它吧。我感到有點疲累。
“好的。”女店員打開電瓶箱,指揮著另外一個員工安裝電瓶。她長著一張方形的臉,體壯身粗,能言善辯,看起來一副豪爽做派。我甚至把她當成了店長。后來知道就是店員。
大約忙碌了1個小時,電瓶安裝好了,氣充了,調試完成,帳付了。該返還舊電瓶的錢了。
“300元,你發到我微信吧。”
“你的電車呢。”
“那邊。”
“那個嗎?150元。”她的聲音聽起來很兇悍。
“剛才不是說300嗎?怎么變成了150?”我有點著急。
“剛才我沒看,不知道是這款電池。”
“你怎么沒看,不是-不是都說好的嗎?”我開始結巴。
“你這個就值150,不然新車的錢我退你吧。我不賣了。”
我懵了,握著新車把的手不情愿地松開了。
“等了這么長時間,你怎么不早說。”我變得憤怒。心里同時充滿了對新車的渴望。今天折騰了如此之久,我屬實不愿再耗費精力了。“200吧,你不能給砍一半啊。”我堅持。
200元,她答應了,看起來似乎她吃了虧。
我不愿再看那張讓我感到鄙陋的臉,騎上我的新電車緩緩離開這個讓我不愿再踏入的店。
幾天后,如果不是同事買電車也遇到我同樣的情況,我似乎還不能充分確定,我的經歷是以舊換新時車行的慣用套路。
不過這款新車畢竟是自己心儀已久的,對車還是滿意的。它有著黑色的車身,大眼睛車燈,流線的造型。愛了愛了,姑且稱它為車公子吧。
四
畢竟很多年不騎電動車了,關于車公子我了解的還不是太多,也不想費神看說明書。且騎且熟悉吧。
比如說電量指示。一開始示屏有25%,50%,75%,100%的全亮的燈。我騎了很久感覺都沒變。電量消耗如何看呢?我有點不知所以。我想,這個顯示不會是壞的吧,什么時候該充電呢?直到100%部分的電位使用完,這個燈不亮了,只剩其他三部分時我的心里才有了底,然后三個燈隨著電量損耗依次消失。
喇叭似乎不是很響。有一次晚上騎車回家時,路上遇到一只貓咪,我下意識地按動喇叭。可是貓咪對鳴笛聲毫不在意,仍在車前方大搖大擺地走。我不免覺得這是只不怕人的貓。等再靠近點,我又打喇叭,貓咪猛地回頭,受驚般逃離,我才明白原來是貓咪沒聽到剛才的警報。車公子啊,你的聲音不免太輕柔了吧。
還有就是騎行時會感受到車身隱隱一沖一沖的,似乎有點失控,但又能控制,就是不太平穩吧。
啟動方式是握一下車把。我總是奇怪為什么有的時候停下來了,我握車把、加檔它能跑,可我明明沒握車把的時候,加檔它也能繼續向前。時間長了才知道,車停后會有一點延時才會自動脫檔,并且脫檔時會發出一聲“滴”的提示音,同時示屏板上出現字母“P”,表示脫檔停車了。再啟動就需要握車把了,同時字母“P”消失,這樣就可以加檔前行了。
至于鎖車倒是簡便。按照店員教的,拔掉鑰匙,再按一下車把上的鈕就鎖定了。其他人再碰它,會發出循環警報聲。可是車把上有兩個鈕,我忘了按哪個,好多天后才發現一個鈕上標識有“P”的英文字母,另一個畫著一個喇叭,而我一直按的是喇叭。
總之,隨著時間的延長,我對車公子的了解與日俱增,也從開始的小心翼翼慢慢變得駕馭輕熟。我想,做為新主人,車公子將帶給我更多的精彩,幫助我實現寄望的夢想,收獲一個又一個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