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們…”
伍延無言反駁。
本想反抗的他恍惚間發現周圍吳軍都在后退,無一人再去抵擋城外晉軍時便知道,大局已定了。
想要詐降反被敵軍成功攻克,這一計,可是貽笑大方了。
伍延無力反抗,也只得束手就擒。
城外的伍巢見此情形,立即帶人殺進去,大喝:“愿降者放下武器,反之,一律按反賊就地格殺!”
此言一出,吳軍什么顧不得,立馬照做,紛紛拋下武器,并嘴上言說著,愿意歸降。
杜尋也是命人把持住城門,伍巢則是把這些扔下武器表示愿意歸降的吳軍集合到一起,派人看管,自己帶人登上城墻,肅清城墻上的吳軍。
不多時,這座城門就已經被杜尋和伍巢二人迅速控制住了。
杜尋就守在城門口,時刻盯著這些個歸降的將領和吳軍士卒。
其中,最誠心歸降的留安湊到杜尋身旁說道:“將軍,城中將士皆迎天軍,并無反抗,無需這般謹慎。”
留安被晉軍這架勢子嚇得心里沒底,不知道是死是生,如此詢問的本意也是想試探試探敵軍對他們這些降將和降卒的處置。
留安本人屬于是很知足的那類,不求有官位,但求不死。
杜尋也是立馬就猜出了留安這么問的真實用意,不想和他廢話,便直接說道:“我軍乃仁義之師,非是孫皓那般嗜殺。”
聽到這話,留安心安了,只要不死就行,不只是留安,其他吳軍聽聞此言,心中都是松了口氣。
杜尋剛剛分配兵力守城門,必然是晉軍高官,他都這么說了,多半是真話。
又過一會,管定騎馬帶著一部分騎兵急匆匆趕來。
管定是收到敵軍詐降的消息迅速趕來的,靠近江陵城時沒聽到打斗聲,管定還以為杜尋和伍巢已經敗了。
就在管定不知是進是退時,遇到了杜尋、伍巢攻入城門后,杜尋派來的人。
那人向管定敘述了一遍新狀況,管定這才知道杜、伍已經攻入城了。
管定一邊命騎兵繼續前行,一邊帶幾個親信回去,向杜預報信。
是否大舉入駐,還要向杜預匯報后,讓杜預來決斷。
畢竟這是大事,當由荊州最高統帥的杜預做決定。
大規模調兵,并且還是入駐江陵這種大事,并非是管定可以私自決定的,
好在管定把他帶的騎兵派出增援杜尋和伍巢,也算是給二人補充了一些人手。
伍巢屬于是果敢的人,覺得這些人手加上還有留安輔助,足夠控制整座城,便留杜尋繼續守城門,他則是帶人繼續肅清城內其余吳軍。
杜尋也有勸說伍巢。但他堅持要去,杜尋便也沒再說什么了。
這邊伍巢積極肅清江陵城中反抗勢力,另一邊的管定還在去給杜預送信的路上。
等到管定一來一回得到杜預準許入駐江陵的命令回到南岸時,已經是第二天了。
待管定帶兵趕到時,伍巢和杜尋也已經把兵力部署到關鍵位置上了。
城墻上都是晉軍,旗幟在管定進城時,也已經換成了大大的晉字旗了。
管定來時,正好遇到了剛從城墻上巡視一圈下來的杜尋。
管定開口就問:“杜將軍,城內是何情況?”
“已掌控,城內吳軍多數歸降,那些還在反抗的已經解決,不過兵力太少,有些地方薄弱,管將軍來可是受命入駐江陵?”
“正是。”管定點點頭:“何處薄弱,仆去布防。”
杜尋一一告知。
杜尋不擅長殺敵,城內的反抗勢力都是伍巢殺的,杜尋主要負責部署城防。
這方面杜尋擅長,杜尋雖然比起父親杜預多了會騎馬、射箭,但都不精通,更擅長的其實是治軍。
讓杜尋帶兵可以,能穩住不崩,但打仗…不行,伍巢知道這點,所以就沒讓杜尋進城去肅清吳軍殘余勢力。
至于伍巢為什么會知道杜尋不擅長打仗,知子莫若父。
毫無疑問,是杜預告訴伍巢的。
杜預不僅把這件事告訴伍巢了,還告訴管定、周旨、樊顯他們了。
杜預這么做也是在提醒他們,與杜尋共事時,能不讓杜尋打就別讓杜尋打,容易出大事。
管定也不拖沓,匆匆和杜尋告別,便去那些杜尋說的薄弱處部署兵力了。
大軍進城,杜尋也可以放心了。
另一邊,杜預在下令讓管定帶兵入駐江陵時,也已經派人去通知還在樓船上的王濬、唐彬二人了。
讓他倆驅使樓船,在靠近江陵城的位置停下來,而后速速進城商議接下來的事。
杜預在部署好營寨的事后,也帶著親信去了江陵城。
午時,正值日懸高空,杜預進城,此時江陵城已經徹底安定下來了。
唯有伍延,不管歸降,杜預雖欽佩,卻還是遣人將其斬殺。
隱患盡除,確定攻克江陵后,杜預才遣使北上,送信回京師。
杜預辦事就很穩重,在沒有親眼目睹之前,杜預并未急著遣使回京報信邀功,而是等到確定后才這么做。
…
時至下午黃昏時,各方將領才匯聚一處。
樊顯、尹林、鄧圭以及襄陽太守周奇這幾個最早一批由杜預派出去的人也隨王濬、唐彬一同來了。
管定、伍巢、杜尋坐一列。
主位是杜預。
左右分別是王濬和唐彬。
作為荊州方面的最高統帥,在場的人都要受制于杜預,杜預不先開口,其余人自然不敢出聲。
“諸位放松,今日順利入駐江陵城,攻克了長江沿岸最大的重鎮,在座的皆是大功臣,無需拘謹。”
杜預儒雅隨和。
如若這話是其他人說的,在座的眾人自然不敢信,但杜預說的,那杜預絕對是真心的。
司馬炎以為杜預到荊州上任的時間短,便覺得杜預在荊州根基不穩。
殊不知,杜預雖然沒刻意和屯駐襄陽郡的將領們搞關系,無形中就已經獲得了他的敬重、欽佩。
“王將軍從益州率水軍而下,一路上破敵數城,可謂是勞苦功高。”
受到杜預夸贊,王濬心中很高興,但還是自謙道:“將軍謬贊了。”
“豈是謬贊?”杜預反駁道:“上游沿岸有數座重鎮,更有昔日陸抗經營多年,換做是我也無法保證能一一攻克。”
杜預夸贊王濬是真心,王濬的能力沒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