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王濬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功利,太迫切想要立功了。
當然,這也和王濬的年齡有關,他歲數大了,再不借此立功怕是沒機會了。
···
“將軍確實是謬贊了,能攻克那么多的重鎮絕非仆一人之功,更有麾下將士的功勞,而且···”
王濬適時開口,話鋒一轉道:“若是沒有將軍提前布局,讓孫皓臨陣換將,仆也不可能這么快就攻克西陵。”
…
這番話可不是王濬奉承,而是攻克西陵確實有杜預的一部分功勞。
原來,早在杜預接替羊祜到荊州任職時就已經在為今年的滅吳做準備了。
杜預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針對西陵。
在積極進行軍事部署,同時派兵奇襲西陵。
西陵確實不好攻打,之前西陵之戰羊祜就被陸抗擊退。
杜預自然知道自己也無法攻克西陵,他派兵奇襲西陵是為了借刀殺人。
借孫皓的刀,除掉守在西陵的張政。
張政有名將風范,杜預以為,不除張政,西陵難克。
奇兵突襲,確實打了個張政措手不及,來不及收縮防線,被抓走了幾人。
張政怕這件事事被孫皓得知降罪于他,便隱瞞戰報,同時積極布防,嚴加防范晉軍再來突襲。
讓張政沒想到的是,那幾個被抓走的吳軍反倒是成了他的催命符。
杜預派人把俘虜的吳軍送去離建業近的吳國邊境,那些俘虜跑回建業,將此事告知孫皓。
孫皓果然中了杜預的計策,按照杜預的心意撤換張政,依孫皓的性格。
張政就是不死,也得被貶。
也正是因為換上來的新西陵督能力稀疏平常,才使王濬輕松拿下西陵這個陸抗經營多年的重鎮。
杜預很有先見之明,提前拔除了阻礙。
…
杜預對張政之能多有惋惜,并說道:“張政是個人才,只可惜孫皓昏庸無道,為人殘暴,不識人才,不嚴防荊州,反寵信奸佞,如腐木般壞透了。”
“將軍所言極是。”王濬贊同杜預之言,緊接著又問:“不知我等接下來當如何?”
“先安定江陵附近,等待陛下命令。”
就在這時,外面忽來一人,匆匆匯報道:“稟將軍,有京師來使。”
“快請。”
杜預第一時間就知道,多半是關于周旨的事。
因為算算時間,周旨幾天前就已經到洛陽了。
杜預立馬傳見那人,正好諸將領都在,一起聽聽陛下的旨意。
那使進入堂內后,諸將也包括杜預紛紛起身。
使者可不敢在杜預等諸多將領面前耀武揚武,忙施禮道:“諸位將軍辛苦了,仆奉命攜陛下旨意前來。”
使者拿出旨意,當眾念。
杜預等人也是趕緊躬身接旨。
“周旨生擒樂鄉督孫歆,實為大功一件,杜預部署得當亦有功,江陵堅固不可松懈,當與王濬聯合,共克江陵,待克敵制勝而還朕有重賞。”
使者念完,合上旨意,說道:“仆來時還未收到諸位將軍已經攻克江陵的消息,只知道杜將軍麾下周旨生擒樂鄉督孫歆,此外陛下還特命仆帶美酒肉食來分于諸將食用。”
在場幾人唯有王濬臉色有些不自然。
他在攻克樂鄉時,未按規定受制于杜預,而是私自遣使北上,并帶去消息說,樂鄉督孫歆已被斬首。
王濬當時不知道孫歆去哪了,就這么上報了,也不知道是被周旨生擒了。
王濬臉色瞬間變得不自然也是因為知道他這件事做錯了。
而且還錯的離譜。
“王將軍,陛下賜美酒肉食,我等不如先吃飽喝足再議事吧。”
王濬神態略顯恍惚的點點頭:“好。”
…
幾日后,京師洛陽。
王濬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王濬派回來的人送回了孫歆被斬首的消息。
而早在幾天前,司馬炎就已經見到了活著的孫歆。
司馬炎也不傻,立馬就明白王濬沒搞清楚狀況就亂上報。
不用司馬炎氣憤,群臣就先譏諷起了王濬。
無非是說王濬貪功、虛報戰況、不似君子、小人無恥諸如此類的話。
好在這件事很快就被攻克江陵城的這一好消息給掩蓋下去了。
司馬炎也順勢把王濬虛報戰功這件事給翻篇了,下詔給杜預。
命人快馬急前去江陵。
哪怕是快馬行,等到在江陵的杜預收到詔書時,也已經是將近五日后。
杜預讓送詔人下去休息,連忙召見王濬等人,打算部署戰事。
詔書上,司馬炎讓杜預繼續鞏固江陵,然后自行決斷是否讓水軍繼續東進,如果可以就分兵給王濬、唐彬,并遣將隨王、唐東進。
杜預不能離開荊州,但要繼續南下。
眾將到齊后,杜預便當眾念出詔書內容。
唐彬遲疑道:“建平尚未攻克,荊州沿岸重鎮還需經營,也不知揚州內是何情況,且孫吳掌江南多年,根基已成,恐難短時間攻克,仆以為,還是應再多等些時日。”
唐彬這么做也是為了求穩,沒有錯。
王濬這會反倒是沒說話了,估計心里在想著京師的事。
這幾天,王濬腦子里全是這件事,悔不當初啊。
唐彬的話,樊顯、管定等人也很贊同,主要就是他們不清楚揚州境內的情況。
這次,一向求穩的杜預倒是提出了激進的見解。
“唐將軍所言有理,諸位說的也都各有道理,但我倒是覺得江陵一破,可趁勢下揚州,一舉入建業!”
杜預此言一出,在座眾人齊刷刷看向了他,就連王濬也不得不拋去心中的擔憂,向杜預投去了疑問的眼神。
似是在詢問杜預。
杜預也給出了合理的答復。
“昔,樂毅藉濟西一戰以并強齊,今兵威已振,軍中士氣正盛,譬如破竹,最難的江陵城已經攻克,之后城池即可迎刃而解。”
出口即成詞。
杜預此言落下后,眾人紛紛思索時,杜預又說:“至于上游的建平,有我坐鎮荊州,定不會讓他掀起風浪。”
“此時正是好時機,王將軍、唐將軍,你二人應趁勢東進,入揚與王安東合兵一處,共克建業,大業可成。”
王安東是時任安東將軍的王渾,入揚州后,王濬就要受王渾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