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田鹿品西游記
- 韓田鹿
- 1109字
- 2024-09-26 14:06:54
觀音的裝備
一想到孫悟空,我們就會聯想到金箍棒;一想到豬八戒,我們就會聯想到九齒釘耙。同樣地,一想到觀世音菩薩,凈瓶、楊柳枝、甘露水,恐怕就會立刻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之中。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觀音三件套”。
先說凈瓶。凈瓶與佛教有著密切的淵源,它是梵語的意譯,本來是印度民族用來洗手、沐浴等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但佛教徒也在使用,這就逐漸賦予了它法器的宗教意義,其作為法器的宗教意味逐漸壓倒了其作為日常生活用具的實用功能。至于觀世音菩薩本人的凈瓶,那就更是一個大法器了。觀世音菩薩手執凈瓶,瓶中有甘露水,表示菩薩普救世間的廣大悲行。眾生可憐,如居火宅,觀世音菩薩體察眾生之苦,時以瓶中的甘露水遍灑世間,使在熱鬧中的一切有情皆獲清涼。在《西游記》中,這個凈瓶也展示了它的強大功能。比如,在收服紅孩兒的故事中,觀世音菩薩就把整整一個海洋的水盛放在這個小小的凈瓶之中,真正體現了佛經中所說的那種“大中現小,小中現大”“于一毫端現寶王剎,住微塵里轉大法輪”的不可思議。
再說楊柳枝。觀世音菩薩隨身攜帶楊柳枝,應當是源自佛陀時代的僧侶隨身攜帶“齒木”的習慣。古代沒有牙刷,怎么除去牙垢和口中的異味呢?古人的方法是用纖維比較柔軟的樹枝,把一頭嚼軟,而后用這嚼軟的一頭來刷牙,講究的還可以蘸上一些鹽和香料。使用過后將已用的一段截去,下次再使用后面的一段。僧侶隨身攜帶楊柳枝,據說是因為有的僧侶有口臭,讓人討厭,于是就有人把這種事情告訴了佛陀,佛陀便告訴諸位比丘,應當用嚼齒木的方法去除口臭。佛陀金口玉言,從此,齒木就成為僧侶隨身攜帶的物品。當然,齒木的材質有很多種,除了幾種特定的,比如,或惡臭或有毒或有著特定宗教含義的樹木不行,其他的都可以使用。觀世音菩薩使用楊柳枝的主要原因,除了楊柳枝生命力頑強,在中國極其普遍,方便取用外,還有就是楊柳的枝條特別柔軟,可以象征觀世音菩薩對眾生的慈悲與同情。
最后說甘露水。在《西游記》中,這“甘露水”的威力是很大的。孫悟空推倒了鎮元大仙的人參果樹,別人無可奈何,觀世音菩薩瓶中的甘露之水,就能讓枯木重生。那么,甘露水是什么水?它從何而來?它到底是江河水,還是雨水?觀世音菩薩是來自佛教中的人物,所以答案自然就要到佛教中去找尋。在佛教中,所謂“甘露水”,其實就是水——不過要用《甘露咒》加持一下。你用瓶子也好,用別的容器也好,盛了水,對著水念七遍《甘露咒》,則此水就成為“甘露水”。根據佛經上說的,甘露水的威力是很大的,把它灑向四方,則“餓鬼咽喉自開,法界眾生一時皆得甘露飲食,諸鬼神等充足飽滿,歡喜無量”。
一言以蔽之,“觀音三件套”是凈瓶、楊柳枝、甘露水,但究其本來面目,其實也就是常見的生活用品和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