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金短情長
人總是要老的,一個失去兒子的母親,站在凌風面前,讓人總感幾分悲涼,年邁體弱,走一步好像要倒下,總不能看著她倒在自己的辦公室吧!凌風想著,又來了新的任務。
單位總是比個人好一點,凌風針對辦案中的瑕疵,建議支隊為老太太支付屬于她的那份死亡賠償金,共計 14000余元,老公公的賠償金按退休工作有生活來源為由不予支付。并找了一些法律條文,本著以人為本的執法理念,處理這起信訪案。
在隊務會上,大家都說了各自的想法,當然有人堅持不能支付,這樣可能會助長類似的信訪案,一些人認為凌風提出的方案依法有據可行,偉業也說老太太把他們罵過好多次,現在看人挺可憐的,單位還是比個人好一點,向上打個報告,處理一下,也算做點善事吧!大家表示認可,最后由交警大隊支付屬于王珍的 14000元死亡賠償金,王珍表示滿意,再也沒有來過。
人走了,意外的交通事故將人性的弱點暴露無疑,到底陳好需要什么?她一月有五千元(當時凌風的工資才二千元),老公公有退休工資,和兒子生前沒有任何關系,都離婚二十年了,此時怎么能想到要死亡賠償金,這是人命錢,花的能安心嗎?凌風怎么也想不通,但事實就是如此,讓人無言以對。
面對紛繁的交通事故,讓人體味到生命的脆弱,也感悟到人生的無常,一次次趕赴交通事故現場,縱使人加深對生命的認識,每一次奔赴是一次人生的趕考,每一次歸途是一次深深的洗禮。
多少回從現場走過,目睹那慘酷與悲涼,那撕心裂肺的啼哭聲,那泣不成聲的無助,讓凌風深感交通事故猛于虎,交通安全重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