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兒媳反目
第二年春天,王珍進行上訪,理由是自己的兒媳帶著孫子離開 T城,到廣州去了,她們沒法聯系,也沒有見到孫子,T城的房子聽說也出售了,聽說在廣州找了一個男的,這一下子自己人財兩空,當時的賠償款自己沒有拿到,要求民警為她追償,兩年的時間里,大隊、支隊都你推我,我推你沒有人管,老太太兩年時間里一有困難會來找大隊、支隊。民警、領導都很清楚,無法為老太太討回公道,陳好開始能聯系上,說孫子需要錢,老太太當時說過給孫子,但沒有證據,后來干脆連電話都不接了。
話說兒媳陳好,中學英語教師,夫妻感情很好,與王志育有一個三歲的男孩,小男孩活潑可愛,與同事關系相處很融洽,大家都說她們是幸福的一家人。
一場交通事故給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陰影,調查發現:王珍老公是一個退休職工,她是供銷社的營業員,兩人于二十年前離婚,自己與兒子生活,自己生活自理,經濟也相對獨立,可以說也不靠兒子生活,據鄰居反映,老太太不好惹,交道不好打,一般人都不和她來往,知道實情的人不多,不過聽說兒媳婦比她利害,真是強手遇見強手了。
凌風接到王珍的電話,按照事先約定,凌風沒有接,打過去,電話占線,過了一會兒電話通了,老太太說說話不方便,過會打過來,下午上班凌風將電話打過去,王珍一開口就和凌風較上勁了,事辦的怎么樣?錢拿到了沒有?聯系上陳好了沒有?一口氣說了一長串,凌風讓她說完,足足說了十分鐘,沒有讓凌風插上一句話,凌風將電話放在一邊,時不時好,好說一聲,他根本沒有心思接老太太的話,電話斷線了,凌風掛了電話,再一次打過去,這次老太太沒有說什么?凌風告訴她工作的進展情況,當然讓她失望,她需要結果,不需要過程,可能過程對她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也沒有什么新意了,凌風說完告訴王珍此事讓她放心一定會處理好,依法辦理,最后給她一個圓滿的答復。對方遲疑著,說了聲謝謝!凌風感到心情舒暢一點。
再說 19萬元死亡賠償金,陳好一人領取,沒有分給任何人,處理事故時只說家里有死者的母親,媳婦和兒子三人,老公公交通事故發生后也沒有來過,后來信訪時才知道有個老公公,理由是要兒媳拿走的死亡賠償金,凌風接手這起信訪案后,發現其中的緣由。也依法對此事展開調查,通過廣州警方聯系陳好,再說陳好因為工作出色,廣州學校將其安排到香港進行教學,聽說關系都轉過去了,不過始終沒有與她取得聯系,后來聯系的人可能是她現任老公吧!語氣很生硬,說讓警察不要影響他們的生活,以前的事他管不著,開始時給他們給過錢,但現在沒有關系了,經濟糾紛讓他們通過法律程序解決吧!再也沒有接通電話,可能是他們換了電話,這一條線斷了,讓陳好拿出錢來的希望破滅了。
凌風及時將此情況電話告知王珍,并安慰她,大家再想想辦法,看還有什么辦法?她向凌風提供了陳好在 T城的房子,凌風咨詢了其他人,據當地派出所反映房子已經出售給別人,都辦理了過戶,凌風及時將此情況電告王珍,眼看希望一次一次破滅,她有點絕望,凌風也陷入僵局。
一天下午,王珍再次來到凌風的辦公室,這次老人頭發全白了,身體狀況更差,可能由于天氣的原因,顯得比上次見時更黑,也顯得更憔悴。大家都躲開了,凌風怎么辦?凌風只能再次接待了她,講什么她已經絕望,只是要求要回屬于她的那份死亡賠償金,沒有更多的語言,除了嘆息,對往來領導的抱怨和民警的責備外,沒有對凌風提出更多的要求,她也許看凌風也不過如此,要求見領導,凌風帶她下去,領導都不在,最后還是那句寬心的話,你先回去,事后向領導匯報,妥善處理此事,希望得到她的理解。老太太走了,凌風也再度感到絕望。
凌風反復翻閱案卷,查看當時的辦案記錄,從筆錄中也反映出婆媳之間的矛盾,民警回憶,陳好說話有理有據,王珍當時害怕孫子不讓他們帶,沒有說任何話,但兒媳領走死亡賠償金后,告訴民警兒媳不好惹,怕以后不讓他們見孫子,讓民警要錢,但人都走了,民警當時說你回去和她協商吧!老太太沒有說什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