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爺爺,孫兒今日察覺宮中裹足之風盛行,正所謂上行下效,自然難以杜絕,而裹足這個問題的根源,能追溯至三百年前,深深的影響了數十代人。”
“皇爺爺有所不知,女子裹足危害極大!”
“凡女子裹足者,身大而腳小,軀體極不協調,常有站不穩的情況發生,練功先練下盤,若是連下盤都不穩,那即便是再如何強的功夫,都只會成為空中閣樓。”
“就如同咱們腳下的皇城一般,當年皇爺爺填湖建造,如今不過幾十年,已經出現地基不穩,南高北低的情況。”
“宮中苦活累活不少,內臣畢竟有傷天和,因此宮中女子數量,要比太監多出許多,而這些人若是不裹足,手腳會更利索一些。”
“因為裹足之風盛行,宮娥忙碌不過,就需要多加人手,這人數上升了,宮中的開支用度也隨著飛漲,而且最重要的是,裹足的后遺癥很大!”
以前朱雄英從沒想過這個問題,甚至他都不知道,明朝裹足之風會如此盛行。
穿越過來十年,他見過的女人攏共就沒幾個,更別提看姑娘家的腳丫子。
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而且,普通農戶子女因為家中有田畝需要耕種勞作,多半都不會選擇裹足。
朱元璋吸了兩口氣,平息心中的余怒,輕蔑笑道:“你以為,這樣就可以解決裹足的風氣?”
“不能嗎?”
朱雄英滿腹狐疑。
“裹足的事情,早在你皇祖母在世時,她就提過了!朝廷也想過解決辦法,但有些東西,你越是禁止,就越是盛行,懂嗎?”
朱元璋輕咳兩聲,扶著朱雄英手腕進了養心殿。
老太監端著火爐,快步跟了上來。
“皇爺爺,那是為什么?朝廷既然有過禁止,難道裹足比生死還重要?”
對此朱雄英非常不理解,以老朱定下的嚴刑峻法,應該不至于控制不了事態吧?
難道朝廷旨意下去,還有人敢造反不成?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裹足,確實和生死有極大的關系,不裹足就要餓死,裹足還能賣個好價錢,而且裹足最盛行的地方是在牙行。”
“他們坑蒙拐騙,或是從農家買走小女娃自幼裹足,等長大時,再賣給那些達官顯貴,亦或是賣給青樓煙花之地。”
老朱對裹足的事情,早就有過禁止的明文規定!
但奈何有些事情,真的不是靠法律就能完成的,就算是嚴刑峻法,也控制不了民間裹足的事情發生。
除非掀起一場鐵血殺戮。
殺到人心惶惶,殺到無人再敢裹足,到時人人膽怯,再行此舉時就會思量再三。
可值得嗎?
這樣很明顯是不值得的!
新朝剛立,如果將屠刀對準百姓,恐怕要不了多久,大明就得亡國了。
朱雄英心中沉悶,按照老朱的說法,似乎真沒什么好辦法來解決這件事。
二人進了養心殿內,朱元璋在椅子上坐倒。
隨身侍奉的老太監趕忙遞上火爐,年紀越來越大,老朱的身子也越發的差了。
坐在椅子上,朱元璋吁了兩口氣,饒有興致地看著操心小伙。
“大孫對女子裹足意見很大?”
同時,邊上的朱雄英點了點頭,答道:“裹足之后等上了年紀,那真的就是痛不欲生,生不得死不能,這種陋習,朝廷是一定要完全禁止的……
咱們大明想要強盛,首要就是百姓能活的更好,至于風俗習性,有則改之!自古以來,老百姓早飯無外乎是過的不如意,但凡生活過得去,沒人會不擁戴朝廷。”
“就像皇爺爺在民間廣辦學堂,不就是為了百姓活的更有奔頭?”
“正是如此。”朱元璋欣慰的點了點頭。
老朱心里很高興,不等朱雄英說話,老爺子就順著自己的思路繼續說了下去。
“咱大孫心比天高,好,好!”
“當初討論如何解決這件事的時候,你皇祖母曾經說過,咱們新朝就應該打破以前的不好風氣,建立起新的、好的、對百姓有利的習性來!”
“之所以民間無法禁止,反而愈演愈烈,只因為一點!”
“那就是愚民政策!從古至今,自兩漢時起,世家大族掌握著話語權,把控著國家,制約著思想,為了更好的統治,便濫用儒學愚民,大行其道!”
“你皇祖母給咱的主意是扶持教育,讓天下的人都能讀書,知禮,曉利,明事,等到天下人都知道一件事情,是壞事,對自己有害處的時候,自然就能更好的禁止陋習的發生。”
提起馬皇后,老朱神色有些緬懷。
貧賤時候的夫妻,感情是毋庸置疑的好,說著對方曾說過的話,老爺子心里也感觸頗深。
只不過,邊上的朱雄英聽著就有些犯愁了。
一方面是對老爺子的話有些質疑,哪有封建帝王不愚民的嘛?在他看來老爺子不也在愚民嘛?只是方向不同,角度也不相同。
但本質上,跟之前的帝王可沒什么區別。
另一方面,則是驚喜于,老爺子居然真考慮過裹足風氣的問題。要知道,上輩子的朱雄英對裹足就很不理解,現在有機會改變改變,那感覺可真的太酷辣。
“皇爺爺,那還要等多少年啊?”
“而且,怎么會有人心理如此扭曲,竟然喜歡三寸金蓮?真是腌臜至極啊!”
聽老爺子說完,朱雄英也感嘆了一下。
推行教育,大明二百七十多年一直在推行,從未間斷過,在教育民眾這一塊,可謂是歷朝歷代最上心的一個王朝了。
后世對于學生的管理規章制度,大多出自朱元璋的手筆,比如統一服裝、學分制度,包括目前還沒有發生,但即將就要發生的——
南北榜案!
經此之后,大明推行全國不統一試卷。
老朱的功績,總體來說還是瑕不掩瑜,是很突出的。
良久之后,朱雄英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方才抬頭看著老爺子。
“就算如此,咱們也不能放任不管啊,孫兒想著可以先將宮里給清理干凈,反正宮中女眷上了年歲,也是要外放成婚的。”
“將這些裹足女子,全部送出宮去,以后對宮娥的選取錄用,也應該嚴格杜絕裹足女子進入皇宮才對……”
“同時再約束官員,不得有此癖好。”
朱雄英想的也算簡單,只要頂層社會不再需要,自然可以潛移默化的讓民間女子,逐漸摒棄裹足這般陋習。
三寸金蓮,哪里是好看?
簡直惡心至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