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華爾街(原書第13版)
- (美)伯頓·G.馬爾基爾
- 1395字
- 2024-09-11 16:24:57
1.2 如今,投資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行文至此,我最好先解釋一下我所謂的“投資”是什么意思,以及我如何區分這種活動與“投機活動”。我將投資視為一種購買資產的方式,其目的是獲得可以合理預期的收入(股利、利息或租金),或者在較長時期里獲得資產增值。投資與投機的區別,通常就在于對投資回報期的定義和投資回報的可預期性。投機者買入股票,希望在接下來幾天或幾周內獲得一筆短期收益;投資者買入股票,希望股票在未來會產生可靠的現金流回報,在幾年或幾十年里帶來資本利得。
在此,我要鄭重說明,本書并非為投機者而作,亦非為超短交易者(超短交易者受零傭金的誘惑,而在股價以小時為單位的波動上下注)而作。實際上,若給本書加上一個副標題“穩步致富”,恐怕就很貼切。請記住,僅僅為了保值,你的投資就得產生與通貨膨脹率持平的回報率。
21世紀最初一二十年間,美國和多數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降至2%以下的水平;21世紀第三個十年初始,通貨膨脹率直線飆升,而很多分析師卻認為,物價水平將復歸相對穩定。他們表示,通貨膨脹只是例外,而非普遍情況;在接下來數十年期間,很可能幾乎不會發生通貨膨脹。但我認為,投資者不應拒絕考慮這樣一種可能性:引人關注的通貨膨脹將成為未來的一個特征。盡管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生產率加速提高,但歷史告訴我們,生產率提高的速度總是不平衡的。況且,在一些以服務為導向的經濟活動中,生產率的提高更是難以實現。在整個21世紀,要表演弦樂四重奏,照例需要四位音樂人參與;要做闌尾切除手術,照樣需要一位外科醫生操刀。倘若音樂人和外科醫生的工資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增長,人們在音樂會門票和闌尾切除手術上的支出也會水漲船高。因此,不能忽視物價上行的壓力。
即使通貨膨脹率保持在2%~3%的水平——遠低于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這樣的水平對于我們購買力的影響也是破壞性的。從表1-1中可以看出平均接近4%的通貨膨脹率在1962~2021年期間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我早晨閱讀的報紙已上漲59倍,下午吃的好時巧克力棒漲了近20倍,而它的大小還不如1962年我讀研究生的時候。如果通貨膨脹率保持不變,到2030年買一份像今天這樣的晨報,就要花費5.5美元以上。顯而易見,即便為了對付溫和的通貨膨脹,我們也得著手制定策略,以維持我們的實際購買力,否則,我們的生活水平注定要日益下降。
投資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在這一點上萬萬不要搞錯。一些富于浪漫色彩的小說中充滿了這樣的故事:因為疏于管理錢財或欠缺管理錢財的知識,巨額家族財富化為烏有。誰能忘記在契訶夫的偉大劇作中,那滿園的櫻桃樹被砍倒的聲音?自由企業制度造成了朗涅夫斯基家族的衰落——這個家族的人并未付出努力去保住自己的錢財。即使你將所有的資金托付給一家投資顧問公司或共同基金,你也得明白哪家顧問公司或共同基金最適合管理你的錢財。若以本書所包含的信息來武裝自己,你會發現做投資決策時就會容易些。
表1-1 通貨膨脹的嚙噬

①1963年的數據。
資料來源:1962年價格數據取自1997年11月1日《福布斯》雜志,2021年價格數據來自各類政府和私營機構。
一1加侖=3.785升。
不過,最重要的是,事實上投資非常有趣。與投資界的眾人進行智慧較量,并因此獲得資產增值的回報,豈不快哉?看到回報以高于薪酬增長的速度不斷積累,不亦樂乎?而且,了解關于產品和服務的新理念以及金融投資方面的創新,也是頗為刺激的。成功的投資者通常都是全面發展的個體,他們將天生的好奇心和對運用智慧的興趣融入賺錢的努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