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前言:心靈的建構

在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就經常思考,人是怎么“運作”的。

為什么面對同一件事情,有的人會很激動,有的人則能鎮定自若?

為什么不同的人行事風格如此迥異?

為什么在我的班級里有的同學很勤奮,有的同學卻很懶惰?

為什么我會無緣無故變得心情不好?

我該怎么做才能一直保持好心情?

當時我還不知道,我已經在思考一些基本的心理學問題了,即:我們如何感知自己以及如何感知他人。

我們在追求什么?

我們在恐懼什么?

我們在思索什么?

我們是誰?

我們怎樣做才能被喜愛?

什么在激勵著我們?

又是什么在阻礙著我們?

早晨醒來我們會興致盎然地迎接新的一天嗎?

還是會感到生活索然無味?

我們相信什么?

我們又懷疑什么?

我們如何構建自己、構建我們的關系、構建我們的生活?

這一切都和心理學有關,或者把問題再抽象一點,這一切我們都可以稱之為哲學。很多人認為這個古老的學科可能已經不太適用于日常生活了,甚至認為它已經脫離了現實生活。然而事實是,哲學往往能幫助人們走出生活中的困境。比如哲學家威廉·施密德[1],著有《冷靜》和《對自己友善》,有著和我的心理療法相差無幾的理念。他想要“找到理解生命的方式,從而能將在生活中遇到的情況分門別類并找到應對它們的姿態”。

在回答生命是如何被構建的這一問題時,人的組成往往是繞不開的話題。

到底什么組成了人?

我的答案是心靈和肉體。然而每當看到“心靈”這個詞時,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它的另外一個意思“鬼魂”[2]。也許這并不是巧合。不管是心靈還是鬼魂,人們都很難從唯物的角度去理解。所以,為了避免語言上的混亂,我將答案更改為“心靈(Psyche)與肉體”[3]。大腦則是心靈的物質載體。

我將探討以下問題:

我們心靈的結構是什么樣的?

它是如何被構建起來的?

是否存在一個人人都一樣的“基本心理框架”?

這個“框架”又是怎樣的?

科學研究所提供的數據十分復雜,并且尚不能對回答這些問題提供一幅獨立的參照圖景。心理學中的概念、模型、理論和研究結果也非常龐雜。這種復雜性一方面源于心理學眾多的學科分支和研究領域,另一方面可以歸因于心理學發展歷史中層出不窮的心理學派,這些學派分別有著不同的學說,這些學說給出了關于人類基本圖景的不同答案。不同的學派在此基礎上確立了不同的基本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著名的學派有:

● 心理分析學派

● 認知心理學派,其學說支撐了所謂的行為療法

● 人文主義心理學派,談話療法發展于此

系統模型和家庭治療模型后來在這三個基本分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20世紀90年代以來,神經科學的研究變得越來越重要,這與醫學的進步息息相關。通過神經科學人們可以更加清晰透徹地研究大腦的運作。

人類如何感知?

情感如何產生?

情感如何在大腦中被處理?

我們的思考過程如何展開?

動機如何出現?

這些過程又是如何交互影響的?

神經科學拓寬了我們關于大腦運作的認知。然而神經科學只能描繪大腦運作的過程,并不能描述出這個過程對于被實驗者有何意義。諸如被實驗者聽到音樂的時候,他在想什么?他感知到了什么?這段音樂會勾起他的哪些回憶?這些都是神經科學無法回答的問題。

而且至今科學家都沒有發現,我們對自我價值的感知發生在大腦的哪一個區域。同樣,我們的基本心理需求,如建立聯結和保持獨立的需求,也沒有被精準地定位到大腦的某一個區域。

按語:自我意識和大腦

很久以來,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者一直持此觀點:大腦中有三個區域參與了自我意識的形成,即腦島皮質、前扣帶皮質以及內側前額葉皮質。美國的神經科學家則認為這種定位方式似乎太過簡單。在一個病人的這三個區域被破壞之后,其他的大腦區域也能接手“自我意識的形成”這項工作。這項研究表明,自我意識的形成是大腦許許多多的區域共同作用的結果。

心理療法研究學者克勞斯·格拉沃(Klaus Grawe)的研究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認為人們應該將神經科學的知識更廣泛地運用到心理療法中。除此之外,他還主張在心理療法中找到一個跨學派的支點。格拉沃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我們的心理結構在進化的過程中以何種方式被構建。這個研究的出發點對我很有啟發意義。同時,我也贊同他的另外一個主張,我們應當跨越學派,找到一個對治療心理問題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我同樣能夠想象到,心理療法在眾多的領域不過是充當了一個過渡性的角色。在遙遠的未來,對大腦的研究進一步發展,相應的醫學技術不斷進步,像恐慌發作、抑郁或者強迫癥這種心理障礙也將能夠被精準地定位到大腦的某個區域。

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逃離精神上的痛苦,畢竟苦悶、憤怒或者恐懼等情緒的產生并不僅由基因決定或者由腦神經元的錯誤聯結所導致,而更多地由我們所生存的環境和我們過往的經驗所造成。心愛的人去世和痛苦的童年都會留下傷痕。而去應對和消解這種命運帶來的打擊與創傷所需要的時間則有著很強的個體差異性。所以每當保險公司或者立法者提出建議,治療每種精神疾病的時間應當提前被規定好時,我都會強烈反對。這明顯違背了個體心理的差異性。

注釋

[1]威廉·施密德:《理解生命:從一個哲學牧師的經驗出發》,蘇爾坎普出版社,2016。

[2]Geist在德語中既表示心靈,也表示鬼魂(Gespenst)。——譯者注。

[3]Geist和Psyche在德語中沒有語義之別,Geist常用在哲學領域,Psyche多用于醫學、心理學。——譯者注。

為你推薦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會員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會員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三體全集(全三冊)
會員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天之下
會員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棺香美人
會員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沂市| 永宁县| 历史| 乌鲁木齐县| 章丘市| 墨竹工卡县| 宁远县| 白银市| 满洲里市| 江华| 政和县| 若尔盖县| 望奎县| 永昌县| 吴堡县| 章丘市| 东平县| 金平| 陕西省| 湘潭县| 新宾| 伊春市| 长葛市| 新乡县| 南充市| 达尔| 汕尾市| 邢台市| 亳州市| 台北县| 湘阴县| 凤阳县| 顺义区| 自贡市| 巴彦县| 雅安市| 太保市| 贺州市| 台东县| 武川县| 夏邑县|